陕西省京剧院创建于一九五八年,其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四军文工团。一九五八年在上海京剧院、中国京剧院支持下充实阵容组建新团。一九五九年,京剧大师尚小云先生来陕,担任陕西省戏曲学校艺术总指导,一九六四年,“戏校”京剧班与陕西省京剧团合并,组建陕西省京剧院,尚小云先生任院长,徐碧云先生任副院长。之后,尚长荣先生担任院长数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誉为“全国五大京剧院团”,涌现过王金璐、王玉田、孙钧卿、尚长荣、孙明珠、田中玉、史美强、王熙萍、王筠蘅、钮承华、储金鹏、王俊鹏、郑万年等一大批著名演员,为陕西文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京剧艺术也不断面临困境。陕西省京剧院于2009年完成转企改制工作,面临着人员不全、行当不齐的困境,陕西省京剧院仍不断探索京剧的发展道路,克服种种困难,创排出了多部优秀经典剧目。
2009年10月转企改制后,陕西省京剧院创排了京剧新编历史剧《藜杖行》。
2010年11月,原创现代京剧《风雨老腔》从全国100多部剧目中经文化部遴选为36台晋京展演剧目之一。 该剧并2011年11月在武汉参加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受到了戏迷观众的好评。
陕西省京剧院在遵循传统艺术创作规律的同时,大胆创新,对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经典名著《雷雨》进行了改编,2005年成功搬上京剧舞台。多年来,不断对这部戏进行修改、打磨、提升,修改后的京剧《雷雨》在唱腔、舞美、灯光等方面进行了改进,融合程派、马派等多种唱腔、并加入了更为丰富的舞美灯光手段。2008年参加了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荣获了优秀剧目奖。2014年9月,受邀参加“第三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展演引起轰动,被誉为是对《雷雨》发表80周年最隆重的纪念。
2013年,陕西省京剧院又在二十余个剧本中筛选出《铜牛记》一剧,经过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对剧本进行讨论后,于2014年搬上了舞台。2014年10月,京剧新编历史故事剧《铜牛记》在陕西省第七届艺术节大放光彩,引起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戏曲采风”栏目的关注并录制了专题片《三秦大地菊花香——陕西省京剧院侧记》,在央视播出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4年11月,《铜牛记》代表陕西省赴天津参加由文化部、天津市政府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受到了专家评委及观众们的极高赞誉,演出反响强烈,该剧又被省委宣传部列入陕西省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
2011年至2013年,陕西省京剧院又复排了《文昭关》、《赤桑镇》、《贵妃醉酒》、《拾玉镯》、《盗仙草》、《杜十娘》等40余出经典传统折子戏和《红鬃烈马》、《龙凤呈祥》、《四郎探母》、《勘玉钏》等10余部经典本戏。
5年来,陕西省京剧院各类惠民演出覆盖全省,受益观众10万人次,逐渐积累了固定观众群,扩大了京剧在陕的影响力。在陕西演艺集团“周末大荟彩”、“国粹•雅韵”小剧场演出中,率先推出“10元”惠民低票价,共计演出315场,观众高达6万余人。
2013、2014年连续两年开展“京腔京韵扬国粹,文化惠民下基层”赴陕南惠民演出,在安康市、汉中市、西乡县3个演出点演出24场,观众3万余人。
陕西省京剧院在继承、发展传统经典的同时,还不断开展京剧的普及事业,于2012年率先在西安市小学、中学、大学等校园开展了“京剧进校园”活动,让青少年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为万余名学生普及京剧知识。
陕西省京剧院如今所取得的成绩,充分展示了转企改制后的表演实力和陕西省文化体制改革的丰硕成果,为陕西文化“走出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