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经常泡在剧院看演出的非专业戏迷,于5月6号和7号在梅兰芳大剧院看了两场由北京京剧院演出的新编历史剧《屈原》。北京京剧院发微博征求看了演出的观众意见,姿态还是不错的。既然征求,那就说说我的意见:
1、关于立意选择的问题:首先这次能把屈原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有姓的文化名人搬上京剧舞台确实不错!(不过好像不是第一次,上世纪50年代奚啸伯的啸声京剧团曾演出过这个戏,剧本是赵循伯根据郭沫若的同名话剧改编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台湾陆光国剧团的吴兴国也演出过)出发点还是不错的,至少没有忘记这位战国时期的辞赋家。两天的演出演员很卖力气(6号的演员是张建峰,窦晓璇,方旭,王怡,梅庆羊等,7号的演员是杨少彭,郑潇,孟宪腾,常秋月,黄柏雪等),很认真的对待这次演出,唱念铿锵有力,拦驾的圆场,吊毛,开打的枪花,都很精彩。
2、关于主题的问题:新编戏历来是小戏大主题,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也是因为他是诗人,但编剧没有选择这个标签,选择的是屈原作为政治改革家的身份(历史上屈原作为政治家的身份,是失败的),作为左徒,施行“美政”对内治理腐败,对外合纵六国(好像屈原只是联齐),估计编剧认为树立一个改革者,反腐败会有特殊含义!但整出戏表现的都是屈原如何如何的合纵六国,只是靳尚、子椒一直给南后强调屈原改革过了头什么的。不过这样他们还是不甘心,在故事的最后商议污蔑屈原和婵娟有“不正当关系”,很有时代特色呀!
3、关于剧本的问题:全剧共分为七场外带一个序,分别为“清和浊”,“联齐抗秦”,“群臣对话”,“齐女掩鼻”,“张仪游说”,“秦楚交战”,“隔空对话”,“投江而亡”,一开始就是靳尚和屈原探讨清和浊的问题,以及屈原与渔夫的第一次对话,而探讨的这一清和浊问题自始至终贯穿全剧。再之后南后的陷害,不是因为屈原触动了贵族利益,是因为“母爱”,加入的齐女掩鼻(历史上好像是魏女),也不知道原意是什么,但这一突兀的加入,促成了楚怀王“断齐亲秦”,以及最后屈原和渔夫的第二次对话(哲学史上屈原和渔夫的两次对话时很有名的),月夜屈原和婵娟的对话,把故事拉入结束。本剧行当齐全,文武兼具,完全是想打造一个鸿篇巨制。全剧一会是爱国,一会是师生,一会是卿卿我我,真心没看懂编剧到底是表达屈原的什么,不知道编剧自己知道不?
4、关于唱腔和念白的问题:一切都和之前的新编戏惊人如出一辙,唱词没有一点音韵美,唱腔没有一处耐听,京歌式的音乐,丝毫没有一点京剧程式化的影子,伴奏里夹杂着许多高科技,配乐啥的,大有喧宾夺主的气势。全剧最后有那么一段十几分钟的唱段,电闪雷鸣的配乐,想把屈原劈死怎么着?相比这些配乐,丝毫显现不出演员什么了……全剧的念白是最大的败笔,全是大水词,“复杂事情简单做”,“多么伟大的母爱呀”,“婵娟,你知道你名字的含义吗”,能把人乐死!念白全是话剧范的,普通话白。我觉得南后念京白更能突出人物。
5、关于扮相的问题:这个问题微博上很多人都说了,京剧造型越剧化,把一众的帅哥美女全给雷了。给屈原弄一个“峨冠博带”,楚怀王,靳尚,子椒这些不知道是“通天冠”还是“汉相纱”?屈原的髯口也很有意思,五绺,这个我估计是造型设计怕观众不知道屈原是南方人所以强调一下。窃以为屈原带士大夫冠没问题,但好歹也挂个黑三吧,至于靳尚和子椒本就是丑行应工的,一个黑吊搭一个白吊搭不就完了,这样人物性格是不是一目了然?
6、看完得出了一个结论,现在是编剧,导演都是事,就观众不是个事……
本贴由东方琳嘉2014年5月9日16:59:00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