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春 河北霸县人,1950年出生于戏曲世家。祖父李桂春(小达子),父亲李少春,母亲侯玉兰,都是戏曲名家。他承袭父亲风格,专攻文武老生。坐科八年,曾受校长马连良及王少楼、杨菊芬、徐元珊、钱元顺、茹元俊等老师指导。1990年,李宝春加入辜公亮文教基金会京剧推展小组,1997年成立“台北新剧社”。他不断积极推创新戏,更致力传统剧目的整理和演出,并多次率团赴欧、美、日等国演出,宣扬国粹。
祖籍河北霸州的李宝春出身京剧世家,9岁就跟随祖父学习京剧表演,10岁进入北京戏曲学校,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门儿里出身”。在半个多世纪的京剧生涯中,他已经唱了50出、250多场戏,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如今,身为台北新剧团团长的他每年都来到大陆巡演。昨日,李宝春来到省会石家庄,为自己即将在邯郸演出的新编戏《原野》做宣传。他说,最不愿意别人用“艺术家”称呼自己,“我只是一个京剧艺术的专业爱好者”,他这样说。
不管干什么,心里都放不下京戏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李宝春就远赴美国,之后又到了台湾,做了30多年的游子,对传统国粹的那份坚持却痴心不改,就连他的口音也是一口的北京味儿,让人听着倍儿亲切。用他的话说,这些年已经把京剧唱遍了“两岸三地”,唱到美国、欧洲,内心最牵挂的还是祖国的戏迷和祖国的舞台。
“坚持传统艺术真的很难,因为外界的诱惑很多,但是传统艺术真的很美,放弃太可惜了。我从小学戏,京韵京腔已经融进我的骨血之中,无论到哪儿都忘不了,也不能忘。”谈及对京剧艺术的热爱,李宝春说。在美国的10年,他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但无论干什么都没有丢了京剧。在美国,他带着自己临时组建的戏班子从西部唱到东部。“在纽约这样的大城市,能有个拉胡胡的就不错了。演员少的时候就找几个老外‘跑龙套’”。虽然条件艰苦,李宝春却能苦中作乐,外国人不懂京戏,演出的时候总是会闹出很多笑话。
“有一回,我演皇上,四个老外演太监,跟在我后面上台之后一直面对着我站,我就拿扇子挡着给他们使眼色,转过去啊!可是人家老外不懂,还冲我挤眉弄眼。唱完以后,他们不退场我也没法退场,还得拿扇子挡着说‘Go Back’(后退),这才下了场。”在美国,他曾经开过一个冰激凌店,没事儿就在后台练身板儿、调嗓门儿。“后来我就想,我的爷爷、父亲都是唱京剧的,我就是当老板挣再多的钱,不能好好唱戏,不能传承下去,这心里就不舒服。”
不管怎么唱,想的是让更多人喜欢京戏
1990年,在辜振甫先生的引荐下,李宝春从美国来到了宝岛台湾,专心致志做起了京戏。“能到台湾,也是一种机缘。”李宝春对记者说,因为辜先生不仅看过我爷爷的戏,还看过我爸的戏,对京剧有很深的感情。他当时在一场演出后说,有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好好唱戏呢?“我当时就很感动,下决心放弃一切,一门心思传承京剧艺术。”
在台湾,李宝春任团长的台北新剧团算是规模比较大的民间团队,团员最大的36岁,最小的20岁。每场演出过后,他都要求观众填表,对演员的表演、舞台的设计提出意见,就连外国观众也不放过。“我需要了解观众究竟需要什么,喜欢看什么样的京剧。”李宝春说,和大陆相比,台湾的观众有七八成都是年轻人、大学生,虽然他们不如大陆的观众懂行,但是他们的意见对推动京剧的创新与发展非常重要。“我的目标是老戏要激发出品牌效应,新编戏要不断增强表现手法,要勇于创作出既有老腔老调,又有看点的‘新老戏’。”
可以说,关于怎么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京戏,李宝春想尽了一切办法。在保证传统艺术唱腔的基础上,他大胆加入了其他艺术类别的精华,让京剧表演焕然一新。“比如,我把意大利歌剧《弄臣》改编成京剧,演出的时候嘴里唱的是地道的皮黄,但手里却能变出小鸟。这些小技巧很能调动观众的注意力。再如,乐队的锣鼓总是‘锵锵锵’,听着比较单调,我们就加上非洲鼓的节奏,立马就很震撼。我觉得,不论是电影、电视还是现代舞、魔术,只要是可以利用的精华,都可以加到京剧中,这就是在传承中创新。”
不管走到哪儿,都拼尽全力唱京戏
从国内唱到国外,如今又唱回国内,不管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台下坐着什么观众、几个观众,李宝春都全情投入、认真对待每一场演出。他觉得,传承国粹艺术首先要有一个认真的态度,时刻绷紧心中的弦儿,才能无愧于祖辈的教诲和期望。
“记得我父亲当年在上海演出《野猪林》,一连唱了40多天,每天的演出都不松懈、精神饱满,提起这件事,当时还健在的谢晋导演很感慨,说你看老一辈艺术家多认真,当时,我就开玩笑地说,那是他们吃得好。没想到谢晋导演很不高兴,严肃地对我说,你们今天的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但是他们的精神、气质却比现在的人好多了。我心里很惭愧,从那时候起,就下定决心不管多累都要认真唱、仔细演,因为观众看着呢!”说起往事,李宝春很感慨。“我将在邯郸演出的新编戏《原野》,就是谢晋担任的导演,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工作的认真态度深深影响了我,我会铭记在心。”
李宝春说,京剧不发展不行,但是发展起来不像京剧更不行,在脚踏实地传承传统艺术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吸收先进的艺术风格。“京剧演员的潜力很大,我的年纪大了,要是年轻点,我一定努力尝试不同的艺术门类。学习传统,加以改良,这也是我们剧团的宗旨。真希望明年能有机会来石家庄演出,让石家庄的戏迷、观众看看我们是怎么唱‘新老戏’的。”(记者 王欣)
(摘自 《石家庄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