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园一座普通居民楼下,娇小的二月兰正在春末的微风中招展最后的笑靥,即将告别一个季节;楼上,92岁的文史大家吴小如刚刚离去,人们告别的却可能是一个时代。吴小如和刘曾复、朱家溍三人,并称为京剧评论“三大贤”。如今随着三人的陆续离世,有人不无感慨地说,京剧评论的一个时代也随之离去了。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文艺评论家解玺璋说,那是内行评论的时代。“三位老先生都是京剧的内行,他们都是在戏里泡大,甚至都上台演过戏,对传统戏曲比许多专业演员还要懂,评论能够细致到一招一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再加上都有非常高的文化修养,所以他们的评论总能说到关键之处。”
解玺璋谦称自己只是个“外行”,没有受过相关训练,“但现在的戏曲评论绝大部分都是外行在说话,外行评论往往偏重于文学、审美,都是戏曲的外围,有的时候不但提不出建设性意见,甚至还会添乱。”对于这种外行评论家,梨园行自然不欢迎。著名作家汪曾祺就曾笑言,京剧行的人看他都是“力巴”,就是嫌他外行。
一个内行评论家是怎么炼成的?走进吴小如的家,也许就能找到答案的一部分。他住在一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楼里,那套70多平方米的屋子,最大的房间也只有15平方米,里面堆满了书和唱片,吴小如收藏的京剧唱片数量之大,在国内几乎无人能跟他相提并论。吴小如的儿子吴煜回忆说,他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带他去人民剧场看戏,“父亲和很多演员都很熟悉,在前台看完戏,还会到后台和他们聊天。”
《中国京剧》杂志编辑部主任封杰是刘曾复的学生,在他看来,老一辈评论家能成为内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见多识广,见过“真佛”。“他们赶上过京剧的辉煌时代,梅尚程荀马谭张裘的演出,他们都亲眼见过,这是今天的许多评论家难以匹敌的。”封杰说,朱家溍对杨小楼很熟悉,而且能做示范;刘曾复专门研究余叔岩,曾拜与余同时代的王荣山为师学戏。刘曾复和吴小如还都出过京剧唱腔CD,他们能够唱的许多唱段,如今都已失传。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则发现,现在国内的戏曲评论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参加一些评论活动时,五十多岁的他都算是年轻人。“随着老先生们一个个离去,戏曲评论断档的危机也就更紧迫了。”
傅谨认为,年龄的断档从主观原因来看是一种情感的断档,“戏曲评论是一种分享和交流的文体,除了扎实的内功,一个好的戏曲评论家应该对他所评论的艺术充满感情。刘曾复、吴小如、朱家溍这些老先生,对于京剧的感情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所以他们能够穷其一生关注京剧。而现在许多戏曲评论有注释、有关键词,却没有感情,没有自身的感悟,都是为了职称和学位而写,写出来的东西自然面目可憎。”
对于这种断档,演员的感受更加直接。有人说评论家不敢说真话,是因为现在的演员和主创听不了真话和意见。老旦表演艺术家赵葆秀却说,其实演员也很无奈,“我们不是不想听真话,好的评论能让我们受益匪浅,可是现在敢讲真话,有水平讲真话的评论家太少了。”在她看来,讲真话的基础当然还是要懂戏,“好的评论家给你提意见能让你心服口服,他不仅批评你,还能给你出点子,帮你纠正错误。”赵葆秀不住感叹,如今这样的高人太少了。
为了营造良好的戏曲评论氛围,更好地推进戏曲事业的发展,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在今年年初成立。学会副会长张永和说,现在非常缺少有针对性的、根据一人一戏而进行的戏曲评论,戏曲评论者中间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就是希望能够扭转这种氛围,让评论者多练“内功”,成为“内行”。(记者 牛春梅)
(摘自 《北京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