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滨湖剧院“炫彩青春”演出现场,天津京剧院青年武生演员王一主演的《八大锤》生龙活虎,观众看得过瘾,掌声不断。然而,本应与王一同场演出的另一位武丑演员侯佩志,却因为在练功时受伤,遗憾地无缘这次登台展示机会。
武戏演员受伤不是新鲜事,而如今的武戏也“伤痕累累”。文武并重,本是京剧一大特色,反观现在的京剧舞台,文强武弱、武戏难“起武”的形势已十分紧迫。
练功苦、待遇低,武戏成了摆设
提起武戏现状,天津京剧院院长、“二度梅”得主王平说:“趋势不很乐观。现在听文戏的多,一些武戏成了摆设。演出机会少,平时准备不充分,偶尔演一次,肯定"生",瑕疵多,还受伤频频。”
的确,受伤的青年武戏演员并不是一个人。武戏大师张世麟之子、梅花奖得主张幼麟将原因一语道破:“过去是天天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好多京剧团都是武戏带班。现在机会少了,突然上台,一下把筋抻了。机会少,积极性不高,练功也少,肯定演不好。观众不认可,演出机会就更少。”这种恶循环的苗头已在武戏演出中显现。
练功苦、待遇低,很多武戏演员面临如此窘境。记者曾听一位武戏教师说起,一个学武丑的孩子常念叨想唱文丑,理由就是“武戏太苦、太累了”。去年在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国家京剧院导演、现代京剧《杜鹃山》中扮演田大江一角的高牧坤说:“一个国家三级武生演员一个月的工资才2000多元,这还是在国家京剧院里,其他地方院团的待遇可想而知。”
武戏,舞台上不可缺少的半边台
今年4月份央视“空中剧院”天津行,王平、张幼麟联袂奉献《定军山·阳平关》,两位花甲之人在舞台上光彩熠熠,演出火爆非常。“炫彩青春”上演过的《卧虎沟》《刺巴杰》这类比较“冷”的武戏,也受到观众欢迎。这些,足见观众对武戏之青睐。
“梅花大奖”得主裴艳玲说,武戏,是京剧舞台上不可缺少的半边台,京剧如果没有武戏,那就混同于地方戏了,大家都唱,只是腔调不一样而已。
采访中,王平表示:“武戏不是符号,不是需要翻跟头了就把演员叫过来,"噔噔噔"像体操那样翻几个跟头。武戏跟文戏一样也是有"味儿"的,是京剧一个重要环节。”王平还认为,武戏是观众了解京剧、喜爱京剧的“入门戏”:“我们进军国际市场,先演出《闹天宫》《三岔口》等舞蹈性很强的折子戏,很多观众看着看着就不满足了,想进一步了解京剧更有内涵的东西,这时再"端上大餐",让他欣赏大剧目。要想达到好听好看,就要文武兼备,唱腔、音乐是好听,有舞蹈性是好看,这样才能体现国粹的优势。”
“机会”,是青年武戏演员最需要的
面对文强武弱的趋势,各地院团没有坐视不理,也在积极出招:对武戏演员采取经济奖励政策、邀请外省知名艺术家给青年人说戏……
作为院团管理者,王平认为“机会”是青年武戏演员最需要的:“武戏演员收入相对较低,在提高收入和提供保护措施的同时,关键还是机会。如果没有机会,武戏慢慢就废了。练功是枯燥的,而练是为了让演出得到欣赏与认可,所以有机会就把他们推向前台。以后有机会做武戏专场,而且今年我们要再恢复一些武戏,还要创作以武戏为主的新剧目,把武戏演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大家自信、兴奋,找到自我价值,武戏不只是跑龙套。一出戏能救活一个院团,一出群体武戏能调动一个院团整体武戏群体。”
张幼麟自3月份开始一直忙于教学,他说:“各地院团对年轻武戏演员重视,作为一个武戏老演员,我很欣慰。武戏苦,可是苦中有乐,甚至有一种魔力。”他还给记者讲了个故事:一外地青年演员经济实力丰厚,大可不必以演出为生计,可有一次剧院演出,没叫他去跑龙套,他竟因没有登台而闷闷不乐……
本报记者 刘莉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