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流派大约形成于清末、民初,至今不过百年。红极一时的谭鑫培弟子颇多,除谭小培外还有余叔岩、言菊朋、红豆馆主等多人,都自称谭派传人。言菊朋曾在戏报自己的名字下,标上“谭派正宗”,以“老谭派”自居。余叔岩虽始终只称自己是谭派,没有把自己吹嘘为“余派”,但后世之所以称其为“余派”,主要原因是他的艺术和谭老的艺术已有很大的不同。言菊朋嗓子出了问题,再不能演唱高昂激越的唱腔,而在婉转细腻上,下功夫,追求韵味,得到许多文化人的欣赏,而直呼其为“言派”了。愚以位最值得一提的是贾洪林,他是谭鑫培的许多弟子中追随谭老时间最长的一个,可以说是深得谭派“三昧”,但因身体嗓音条件的变化,不得不改弦更张,在做派上下功夫。他虽没创出“贾派”而他的两位弟子,一个是周信芳,另一个是马连良,分别创出各自的表演风格,被后人尊为“南麒、北马”。张君秋先生在充分发挥自己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下,广泛吸收梅、尚、程、荀各家之长,于是有了今天的“张派”。在张先生的许多长腔里,您是否感觉到程砚秋先生那若断若续,似有似无的藕断丝连的味道了?至于其激越嘹亮挺拔冲霄的高腔是不是很有尚小云先生的痕迹。您说张君秋先生是哪一派,无疑他只是自己创立的“张派”。
现在有些演员唱了某家常演的剧目,或拜了某家的弟子甚至是再传弟子,就说自己是某派,除了作茧自缚,扼杀自己的创造性,失去对自我的认知之外,对所谓“流派”的传承可以说没有丝毫积极意义。
所以我想给中青年京剧演员提个意见:在反复听大师们的录音之外,还要反复听自己演唱的录音,这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看清自己的发展前景。“裘派”除念白,做表之外,单说唱,其最大的特点是“劲”,用北京话说是“劲儿”。有人说:“马派的份儿,杨派的味儿,李(多奎)派的气儿,裘派的劲儿”。马连良先生一出场,那派头就能镇住全场;杨宝森的戏越听越爱听,可谓“绕梁三日,余韵犹存”;李多奎唱《桑园会》四句流水,一口气唱完,不但气儿长,而且非常饱满,毫不吃力;裘盛戎先生的唱不仅讲究韵味,中年之后,吸收了金少山的发声方法,那劲头,用“声震屋瓦“来形容,绝非溢美之词。有些花脸演员“中气”不足,唱起来十分吃力,让观众干着急。都因为没有认识自己,盲目学习某派,甚至选错行当所致。
一己之言,仅供参考。
本贴由友三2014年3月1日10:16:00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