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 精彩绝伦 ——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沈福存
赖永勤
常言道,戏如人生。其实对沈福存最好的评价和总结,还来自他自己和家人。
一跨进沈福存的家,仿佛中了魔似的,让人对京剧充满极大的兴趣和敬仰。一如看他演戏,一旦他登上舞台进入角色,断然是雌雄难辨人戏不分,牵着你进入剧情难以自拔。听他幽默诙谐风趣生动的言谈,就是一种享受,20年前如此,现在依然如此。
和20年前不同的是,这次采访是在江北黄泥塝沈福存的新家。沈福存横跨小生、老生、青衣三个行当,墙上的剧照折射出他精彩的戏剧人生。“感谢我的爹妈给了我好的条件,我天生大小嗓都好,刚入行学小生和青衣,我最喜欢的却是青衣,文革期间改唱老生,文革结束后又改为青衣。”
三个行当的艺术实践,既是他多彩人生的真实投影,也是他艺术人生的精彩写照。尤为可贵的是,在三个行当里都有他的代表作。在小生行当里,他14岁就在《举鼎观画》中饰演了薛蛟;不到20岁就在《群英会》里塑造了周瑜这一角色;在小生唱功戏《罗成叫关》里,他高亢悲壮的大段唱腔,把一个少年英雄满腹冤屈不幸罹难的悲惨遭遇演绎得入木三分。
在“文革”中,全国大多数男旦或靠边站、或被扫地出门,天赋和艺术领悟极高的沈福存,由小嗓改为大嗓,让一般京剧演员认为是不可思议之举变为现实,照样为观众奉献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现代戏《红灯记》中的李玉和、《智取威虎山》中的少剑波、《龙江颂》里的阿坚伯、《闯王旗》里的李自成,可谓个个出彩,场场叫好。
“文革结束后,迎来了文艺舞台的百花齐放,对男旦艺术酷爱的我,决心复归青衣,这对于我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许多戏剧同行和戏迷朋友好心劝阻我,福存啊,你胆儿也太大啦,这是要冒险的!”沈福存告诉笔者,我非常理解同行和朋友们的好心劝阻,但我下了的决心,十头牛也拉不回来。“老生唱得再好,也是一张‘四川粮票’(那时重庆归属四川),我必须复归男旦,才能够得到一张‘全国粮票’。”
1977年底,沈福存加工整理并主演了梅派名剧《凤还巢》,在实验剧场首演大获成功。之后,又加工整理并主演了经典名剧《玉堂春》、《荒山泪》等,并带着这些剧目南下北上。从此,北京、天津、上海的观众记住了他,中国京剧界的权威专家重新认识了他,他与天津京剧院的杨玉环、中国京剧院的梅葆玖、江苏淮安京剧团的宋长荣并列为中国当代京剧的“四大名旦”(也有人称为“中国四小小名旦”)。
2009年12月27日晚,“追梦60年”———京剧艺术家沈福存先生舞台生涯60周年庆祝晚会在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这也是渝中半岛一场难得的菊坛群英会、京剧嘉年华。75岁高龄的沈福存粉墨登场,一曲《凤还巢》令人拍案叫绝。娇媚的扮相、动人的唱腔,赢得台下叫好声响成一片,其宝刀不老、老当益壮的精神和为京剧艺术孜孜不倦追求的风范令众人深深折服。
按理说,一个演员人过七旬早已到了谢幕的年龄,但京剧艺术已经深入到了沈福存的骨髓,他仍在为中国的京剧艺术日夜奔波操劳忘我奉献。晚年的沈福存虽然很少登台演出,却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传授京剧艺术、培养京剧苗子和打造京剧精品等工作中。他除了应邀在中国戏曲学院讲学,还频繁地往来于全国各地的京剧院团,将自己半个多世纪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京剧后辈。”
常言道,戏如人生。其实对沈福存最好的评价和总结,还来自他自己和家人。
他的爱女、卓有成就的川剧艺术家沈铁梅在《本真父亲》一文里用“真艺术、真性情、真感情”概括自己的父亲:“特殊的年代,特有的经历,使父亲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在事业上都遭受到了不少的坎坷与磨难,但他都坚强地或者说更多地以包容心走过来……父亲的情感其实亦如他演绎的舞台角色一样,丰富而细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