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有一处专门演出京剧的地方,这里一年四季锣鼓丝竹不绝于耳,每晚不同肤色的观众高朋满座,世界各地来京旅游的外国朋友在这里受到京剧艺术的启蒙,来此看京剧已同登长城、吃烤鸭一样,成为到北京必不可少的旅游项目,这里就是已开业十年之久的前门饭店梨园剧场。
今年10月8日,梨园剧场将迎来它十周岁的生日。十年来,梨园剧场先后接待中外宾客170万人次,演出逾3400场次,演出收入超过5000万元,韩国总统金大中、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秘鲁总统藤森、爱沙尼亚总统伦纳特·梅里等二十余位国家元首、政府要员在此留下足迹。梨园剧场以其独具特色的经营连续八次获得北京市旅游局和北京市文化局颁发的"首都旅游紫禁城杯"最佳晚间活动奖。目前,梨园剧场不仅是全国第一家也是惟一一家常年坚持演出京剧且规模达到千人的剧场。
十年前,前门饭店内一处因闲置多年被改当仓库的礼堂,因旅游局和文化局领导的一个大胆的决定而改变了命运,谁也没有想到它会在后来、乃至今天的旅游市场产生那么巨大的影响 。
坐落在虎坊桥路口的前门饭店是新中国成立后的老八大饭店之一,其内部附设有一个礼堂,专门用于接待中央各部委的会议。改革开放后,前门饭店被评定为涉外旅游三星级饭店,礼堂自然失去了意义,因常年不用,后改成了仓库。饭店的领导开始琢磨,能不能把这个礼堂派上用场?他们请来有关人士协商,最后由当时的旅游局局长薄熙成和文化局副局长兼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慧生拍板:把这个礼堂改建成高档的剧场,专演京剧,而且一年365天一天也不间断,并取定"梨园"这一颇具京剧特色的名字。
十年前,无论是京剧演出市场还是旅游演出市场都远不及今天丰富,让一个剧场一年365天天天演京剧,简直难以想象,而十年来梨园的成功,又不得不让人佩服当初决策者的眼光和胆识。北京市旅游局综合处处长方泽华十年前曾亲身参与了梨园的决策,他回忆说:"十年前,旅游界流行一句话叫"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当时北京晚间的旅游项目极其缺乏,游客意见很大。虽然天桥乐、老舍茶馆等晚间项目已零星出现,但他们的规模和档次都不是很高,接待散客还可以,接待高档次的团队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北京迫切需要一处有一定知名度、规模和档次都较高的对外文化演出场所。场所有了,演什么也是个问题。经过协商,大家一致认为演京剧最合适。京剧是国粹,英文又叫BeijingOpera,向外国游客介绍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京剧是再合适不过的了。经过市场分析,我们认为梨园的前途是风险与机遇并存,而作为一档全新的旅游项目,特别是对晚间旅游项目空白的补充,梨园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
旅游饭店办剧场办出了一个别具特色的剧场,在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饭店高品质的服务得到完美结合,独一无二的经营方式成为"梨园"十年长盛不衰的法宝。"梨园"找到一条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新路 。
梨园剧场的前任经理王金城提起由他们首创的多种独特的经营方式仍然充满自豪。他说:"我们有三个独一无二:旅游饭店办京剧剧场独一无二;一年四季每晚坚持演出且专演京剧独一无二;茶座式的服务与京剧演出结合独一无二。"
前门饭店是全市惟一一家附带剧场的饭店,饭店办剧场,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及时、准确地得到客人的反映,以便有针对性地安排客人喜欢的节目。梨园开业之初,北京京剧院安排了最好的角儿唱最经典的老戏,两个多小时下来演员虽意犹未尽,老外却早坐不住了;梨园的经营者还别出心裁地搞过一次京剧交响演唱会,老外却连说NO,NO。经过不断调整,如今梨园对京剧院的演出要求是:不一定是名演员,但一定是高质量的演出;舞台色彩要明快、亮丽;以武戏、动作性强的戏为主;演出时间在一小时十分钟至一小时三十分钟之内。这种要求充分照顾到外国游客白天旅游疲劳,晚间只是轻松一下的特点。
据梨园剧场经理胡国栋介绍,梨园剧场除在大年三十按梨园行的规矩要封箱不演戏外,其余364天天天有演出,这一十年前定下的规矩一直坚持到今天。十年的坚持有着太多的痛苦与欢乐。梨园开业喜庆的锣鼓未歇,就赶上那一年旅游淡季的到来,最惨时千人的剧场内只有十余名观众,比台上的演员还少,但哪怕只有一个观众也要保证演出质量。艰难的坚持换来的是良好的信誉。很快旅行社发现了这家什么时候带客人来什么时候有演出的剧场,一时间,前门饭店的停车场总是被大大小小的旅行车占满,旺季到来没有预定根本无法进剧场。而梨园的销售收入也是翻着跟斗往上涨,1991年开业第一年的销售收入是156万元,到1999年已增加到626万元。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到北京旅游的外国游客中每十人就有一人到"梨园"看过戏。
当消失多年的八仙桌、太师椅、盖碗茶十年前重又出现在梨园的演出现场时,着实引起了一些争论。当时的演员还不能完全接受这一堂会式的演出形式,而梨园认为茶座一方面带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特点,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体现饭店高品质的服务,我们向外国人介绍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非有意强调贵贱之分。靠着这种特色服务,梨园活了,也火了,而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据北京京剧院院长王玉珍介绍,北京京剧院四个团常年在梨园剧场演出,每年近200万元的演出收入已成为京剧院生存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如今,茶座服务几乎成了剧场特色服务的标志,这其中确有梨园的功劳。
一花引来百花开。梨园的成功给了后来的旅游项目经营者一种思路和启示,面对乘势而起的新的竞争者,"梨园"也在寻找新的突破与发展。
今年1月,前门饭店由建国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接手管理,总经理南征提出主打梨园文化品牌,带动前门饭店发展的新思路。南征总经理在接受采访时说:"今年以来,我们对整个北京旅游演出市场的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我们发现北京虽然新增加了不少旅游演出场所,但是经过十年的积淀,梨园在知名度、剧场规模、档次、演出质量、信誉度上仍占有很大优势,梨园仍是今天旅游演出市场的龙头老大,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否则就是浪费。"据了解,今年以来,前门饭店已相继投入近30万元,对剧场内及周边环境进行了改造,并推出多种新的服务措施。粉饰一新的垂花门、巨幅的京剧脸谱,使人一踏进饭店大堂即感到一股浓烈的国风京韵扑面而来。扮上戏装的孙悟空和俏丽的宫女分站两侧,迎接客人步入剧场,感兴趣的客人还可以与他们合影留念。一向封闭的演员化装间也向好奇的客人敞开,客人可以看演员化装,饶有兴致地了解京剧神奇的化装艺术。而根据外国观众特点安排的演出开场序曲,则把观众一下子就引入京剧特殊的氛围当中。
十年前,梨园剧场在京城旅游晚间活动市场可谓一枝独秀,而今仅市旅游局定点的涉外晚间活动场所就有十余家,随后开业的长安大戏院、湖广会馆、正乙祠大戏楼等无不带有梨园的模式,他们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参与着旅游文化市场的竞争。而由市旅游集团宣布建设的世纪宝典(暂定名)晚宴剧场更是虎视眈眈注视着京城旅游市场这块大蛋糕。"梨园"的优势还有多少?它将如何迎接挑战?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