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兰玉兰,花开时艳丽无方,花谢后耐寒越冬,有一种一往无前的孤寒和决绝。自从1950年离开长兴村踏上梨园路,侯玉兰就决定要与晋剧艺术长相厮守。她做到了。不管是儿子突然离世还是母亲溘然长逝,她都坚守舞台,唱完戏才去灵前奔丧。

  骨子里,她有玉兰花的刚傲。

  人们说,侯玉兰演传统戏有特色。

1982年夏天,歌唱家郭兰英回了山西。她是平遥人,也曾是一名晋剧演员。有关部门专门组织了一场晋剧晚会,请她为家乡父老再次演唱山西梆子。在这场晚会上,侯玉兰和郭兰英同台演出,两人在《打金枝》一剧中同时饰演沈后,各演一部分。看了侯玉兰的表演后,郭兰英对她说:“我唱山西梆子没有你唱得好。”

2010年,侯玉兰被晋中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戏剧(晋剧)代表性传承人。

人们又说,侯玉兰也擅长演出现代戏。

1977年粉碎 “四人帮”后,侯玉兰排演了现代戏《洪湖赤卫队》,在剧中扮演韩英。侯玉兰在继承、借鉴晋剧名家牛桂英、程玉英、花艳君等老师们优点的基础上,吸取了汾阳、孝义的干板秧歌、民间小调,以及歌剧《刘胡兰》《小二黑结婚》的唱法,听来既有湖北洪湖的地方特色,又颇具晋剧韵味。

不过,她的革新精神可不止于此,应该说,是浸润着她的血脉,融入了她的生命。

侯玉兰在《下河东》中饰演罗氏  1 开办山西首家私营剧团

1987年12月,山西省首家私营剧团成立。

这家剧团的名字叫玉兰晋剧团——侯玉兰自行办理了演出证,购置戏装、头备、灯光、布景、乐器等演出设备,从四面八方招聘了七十多名演职人员。

这在当时是件新鲜事。

大家都在议论纷纷,有说好的,说侯玉兰有改革创新的意识,也有说不好的——但这些都阻挡不了侯玉兰改革的脚步。

从1987年到1993年,七年多的时间,玉兰晋剧团的足迹踏遍了三晋大地,还去了河北、内蒙古、陕西等地进行演出。

剧团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培养了一大批文艺人才。山西省戏剧杏花奖获得者、晋剧名家马玉楼入室弟子赵更香,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山西省首届晋剧卡拉OK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梁政,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走进大戏台》的几届擂主获得者赵红艳、彭春娥、丁俊平等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私营剧团获得了成功。其实,侯玉兰思维活跃、思路开阔,不墨守成规,勇于开拓创新,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她就曾外聘榆次市晋剧团,临时挑班演出,帮这个团经济收入一年大翻身,盈利十几万元,救活这个团的同时,自己也成了赫赫有名的“万元户”。在那个年代,万元户可是个了不起的名号,玉兰成了榆次的新闻人物,当地的报纸、广播对她进行了大量的报道。

如果说这些只是一种改革上的创新、尝试的话,那么紧接着的下海经商,简直是将侯玉兰的经营头脑推向了极致。

2 花甲之年下商海

1994年3月,春暖花开的日子。

侯玉兰回到家乡孝义。几个小时的跋涉,她觉得有些疲累,想找个环境好的洗浴场所休息一下,但当时的孝义没有这样的地方。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摇摇头就作罢了,但侯玉兰不同,她想了很多。

彼时的孝义已经成为县级市,当地的煤炭、焦化工业发展迅速,外省来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孝义的一些服务业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侯玉兰还特意去市场上走了走,越发觉得开一家洗浴场所很有前景。

谁能想到,一辈子在舞台上表演唱戏的她,竟然在60岁这年想在商海中一试身手。

侯玉兰要投资50万元修建改造、办公司,经营桑拿、酒店服务业,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亲朋好友时,无异于在大家头顶投下一颗炸雷。

大多数人都持反对意见。“你年纪这么大了,不该冒这个险!”“投资这么大,万一收不回来,一辈子东奔西跑、辛辛苦苦攒的养老钱可就全没了!”“把钱存在银行,稳稳当当,吃利息也够生活了,干吗这么折腾呢?”

可侯玉兰主意拿得很稳,她说,“投资搞事业是正经事,又不是赌博,投进去的钱,一年挣不回,我就花两年、三年去挣。做买卖就是要冒风险,有赔有赚,只要我兢兢业业地干,不会失败的。再说,8年的租房合同书上我已经签了字,不能说话不算话啊!在孝义干不出一个名堂来,我不会回来见你们!”

当年9月8日,侯玉兰的公司开业了,她给它取名为“兰士”——各取了她和老公武士哲名字中的一个字。

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回乡创业,在孝义轰动一时。前来吃饭、住宿、洗澡、理发、娱乐、洗衣、洗车的顾客蜂拥而至,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来孝义做煤焦生意的商人们也都慕名前来,公司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这早已不是梵高、舒伯特的时代,生意场上的艺术家不需要犹抱琵琶半遮面。

侯玉兰

3 好嗓子成了台柱子

不过,玉兰并没有因此放弃她的晋剧艺术。

1995年10月,侯玉兰去北京参加全国中老年戏曲汇演。京剧、评剧、豫剧、川剧、吕剧、粤剧、晋剧、湘剧、淮剧、昆曲、秦腔、河北梆子等全国十几个剧种都来参演。作为山西晋剧表演艺术家的代表,玉兰表演的曲目《下河东·兴兵》给首都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最后,凭借精湛的技艺、优美的唱腔,她获得了“牡丹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侯玉兰在晋剧艺术上取得的成功,不是轻松得来的。

她的家乡,在孝义长兴村。

孝义,是山西著名的戏曲之乡。在这里,皮影、木偶、秧歌、碗碗腔、中路梆子等戏曲艺术深入人心,素有“无孝不成班”之说。

玉兰生于斯,长于斯,几个舅舅中,大舅、二舅、四舅是唱皮影戏的,三舅和五舅是唱晋剧的,受家人的影响,她从小就喜欢唱戏。

虽然是个假小子,爱玩男孩子们打仗的游戏,还敢上房爬树甚至逮蛇玩,比男孩子还要调皮捣蛋,但玉兰有一副好嗓子,音色柔美、委婉圆润、悠扬悦耳,天生是块唱青衣的好材料。

1951年,孝义文艺宣传组和县新艺晋剧团合并。侯玉兰当时刚到文宣组不到一年时间,已经演出了《小二黑结婚》等剧目。两单位合并,同事们有的去了银行,有的去了税务局,17岁的玉兰却跟领导说:“我哪里也不去,就愿意唱戏。”就这样,玉兰去了孝义县新艺晋剧团。

学艺的路很苦,虽然生活比起旧社会的艺人们强多了,但剧团演出不断,经常换台口,尤其去山区的时候,服装道具有毛驴驮,可翻山越岭、上坡下坎全得靠两条腿。吃着山药蛋、窝窝头,住着戏台、破烂古庙,风餐露宿、忍饥受寒是家常便饭。但不管条件多么艰苦,玉兰学戏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过。角儿们在台上唱戏,她在旁边仔细看、用心记,不管是身段、动作还是唱腔,都默默记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揣摩、练习。

玉兰勤学苦练的劲头感动了团里的老师傅们,“摇钟旦”张宗原师傅给她打好了唱、念、做的基础,庞启寿师傅则给她排了《算粮》。有一次演出,唱完乱弹后,台下观众不住地给玉兰叫好。可刚一下台,庞师傅就朝她“呸”了一口,“不害羞!唱得把木头都吃完了!”(意思是唱得没板没眼。)玉兰很不高兴,可冷静下来后想,师傅骂也是为自己好,她就恭恭敬敬地去请教师傅,认真学唱。

“钉鞋凭掌子,唱戏凭嗓子。”玉兰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光是新艺剧团有名的青衣,慢慢竟成了剧团的台柱子。

1956年,因为工作能力强,艺术才干突出,22岁的侯玉兰被任命为孝义县新艺晋剧团副团长,6年后,党组织又培养她入了党。1961年,她带着新艺剧团成都历练两年多后归来,玉兰又担任晋中地区直属青年晋剧团的第一任团长,一干就是40多年。

侯玉兰

4 晋剧、川剧、秦腔她糅在一起演

全国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二野”和贺龙老总的“一野”大批指战员转业四川各地,原来晋绥区地方干部也南下到成都工作。这些干部都是山西人,他们对故乡戏剧文化生活十分怀念,成了当时四川省人事工作的一大难题。这就是孝义新艺晋剧团入川的始末。

这次山西梆子第一次赴川演出,既为川晋两省文化艺术交流架起了友谊的桥梁,也留下了一份厚重的艺术记忆。而这段特殊的经历,也成为侯玉兰戏剧人生的转折点。

为提升剧团的整体演出水平,省文化局邀请了晋剧表演艺术家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马玉楼、花艳君、鼓师陈晋元等,现场排练、加工指导。去了四川后,玉兰不仅虚心向川剧艺术大师阳友鹤、易征祥请教,还向来成都演出的陕西戏曲演出团取经,跟秦腔表演艺术家宋尚华、李正敏学习了《三滴血》《镇台念书》。

侯玉兰是幸运的,牛桂英给她排演《打金枝》,她学过牛派唱腔;花艳君给她辅导《香莲传》,她学了花派唱腔;程玉英给她排《教子》,她又学了程派唱腔。但她不是死板地继承,她说自己悟出了一个道理——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不能推陈就不能出新。侯玉兰说:“我尊重不同流派老师的艺术创造,但我不拘泥于流派,不拘泥于行当,不拘泥于传统板式。”

不论什么剧种,不管什么流派,侯玉兰都能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原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顾问寒声评价说,侯玉兰晋剧唱腔在“三不拘泥”中逐步形成独树一帜、土香土色的唱腔风格——百姓最熟悉、也最喜欢听的“土香土色美的玉兰腔”。唱百姓爱听的戏,不仅是侯玉兰、更是所有艺术家艺术生命的源泉。

侯玉兰

侯玉兰

侯玉兰

侯玉兰

侯玉兰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