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精神的本质特征,是一种高度自由的审美精神,一种自由地把握世界的艺术方式。——郭英德
主讲:郭英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地点:温州大学图书馆学术报告厅
主题:中国古典戏曲的审美特征
概要:2007年10月30日,郭英德教授来温讲座,将戏曲和小说进行了比较,指出戏曲相较于诗歌,具有更强的诗歌般的抒情写意的艺术能力,比如具有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的造境的方法。接着,郭英德教授更是提出戏曲作为中国文学艺术样式,具有与西方戏剧,尤其是西方传统戏剧迥然不同的审美特征。讲座上,郭英德教授提出“综合性、抒情性和虚拟性等审美特征,构成了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精神的有机整体,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精神的本质特征是一种高度自由的审美精神,一种自由地把握世界的艺术方式”的观点。
主讲人简介:郭英德,1954年生,福建晋江人。198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导师为著名学者、书法家启功先生。1996年被评为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 2000年被评为国家教育部文科跨世纪优秀人才。1996年,《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1999年,《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2000年,《明清传奇史》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0年主持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体学史论》;2000年主持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文化渊源》。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文艺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亚洲系访问教授、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
著作:《明清文人传奇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元杂剧与元代社会》、《明清传奇综录》、《中国古代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明清传奇史》等十余种。
所谓“中国古典戏曲”,指元明清时期戏曲的成熟形态,主要是杂剧、戏文与传奇。
戏曲的审美特性
戏曲作为中国古代一种文学艺术样式,具有与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迥然不同的审美特性。同诗歌、散文比较,戏曲具有小说般的容纳广阔生活、结构复杂事件的艺术能力。
戏曲剧本的篇幅,杂剧一般为四至八折,戏文、传奇一般为三十至五十出,少则数万字,多则十数万字,由生、旦、净、末、丑等角色扮演十几个以至几十个人物。这样的艺术容量,足以相当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
戏曲在结构众多人物和复杂事件时,往往不作平铺直叙,而是利用折与折、出与出之间的自由转换,灵活地调动时间和空间,使事件的进展曲折变幻,波谲云诡,同时又脉络贯通,一气呵成。同小说比较,戏曲具有诗歌般的抒情写意的艺术能力。
古典戏曲文学继承了中国诗歌传统的托物比兴、情景交融的造境方法,包括借景言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等多种表现形式,其结果是构成诗的意境。
戏曲文学对托物比兴、情景交融的造境方法进行了广度的扩展和深度的开拓。较之诗词,戏曲文学运用托物比兴、情景交融,更丰富,也更酣畅。在戏曲文学中,景物描写总是与人物性格刻画融为一体的,人物的身份、教养、性格、心境不同,对景物的领会、感受和描述也就不同。
与诗词不同,戏曲文学的意境主要不是指剧作家和客观对象、剧作家和人物形象的关系,而是指剧中人的主观情思和客观的自然景象的关系——后者隐含于前者之中。易言之,戏曲文学的意境实质上是戏曲形象自身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古典戏曲文学继承了中国诗歌传统的意在言外、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这根因于中华民族敦实内向的民族性格和幽邃深细的民族心理。
“十分情十分说出,能令有情者皆为之死”(孟称舜《娇红记》第四十五出《泣舟》陈洪绶眉批),这是戏曲文学义不容辞的职志,也是戏曲文学无与伦比的审美功能。明张琦《衡曲麈谭·填词训》说:“曲也者,达其心而为言者也,思致归于绵渺,辞语贵于迫切。”言简意明地揭示了戏曲文学的这一审美特性。
戏曲与西方戏剧的区别
戏曲作为中国文学艺术样式,具有与西方戏剧、尤其是西方传统戏剧迥然不同的审美特性。
中国戏曲的民族审美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综合性、抒情性和虚拟性。
戏曲是所有戏剧中综合度最高的艺术种类。
戏剧是文学艺术中综合度最高的样式,而戏曲又是所有戏剧中综合性最高的种类。古典戏曲这种综合性形式美的根柢,是中国传统的整体性、混合性的艺术思维特质。
同西方戏剧文学的审美特性主要通过戏剧冲突的内容因素体现出来不同,中国古典文学的审美特性更多的是通过综合艺术的形式因素体现出来的。清代著名戏曲家孔尚任《桃花扇小引》曾指出:“传奇虽小道,凡诗赋、词曲、四六、小说,无体不备。至于摹写须眉,点染景物,乃兼画苑矣。其旨趣实本于《三百篇》,而义则《春秋》,用笔行文,又《左》、《国》、《太史公》也。”(《桃花扇》传奇卷首)。
抒情性是戏曲艺术的本质特性。
在表现对象上,西方传统戏剧以行为(情节)为主,中国古典戏曲则以人情为主。
在史诗和神话传说故事中孕育产生的古希腊戏剧,总是十分明确地表现其“行动(情节)中心,各种戏剧元素(如人物、结构、语言等)都是为尽善尽美地表现行动(情节)服务的。而中国古典戏曲文学则在成熟伊始,就始终认定以“人情”为审美对象,以“人情所必至”为主要内容(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卷1)。
在表现方式上,西方传统戏剧文学恪守“无我”的艺术原则,而中国古典戏曲文学则贯彻“有我”的艺术原则。
中国戏曲文学在大体上贯彻“无我”的艺术原则的同时,诗人主体常常在对象客体中显身,顽强地表现自我,在客观中流露主观,在再现中显示表现。主观情感的直接抒发和作家自我的公开介入,成为中国古典戏曲文学不同于西方传统戏剧文学的突出特征。这一特征,贯串、渗透于戏曲文学的人物、冲突、结构、语言等各个组成部分之中。
中国古典戏曲文学和西方传统戏剧文学的不同艺术表现方式,主要是由各自不同的传统美学思想造成的。西方传统戏剧以“摹仿说”为指导思想,中国古典戏曲文学则是在“物感说”的传统中葆发滋长的。
虚拟动作,是中国戏曲艺术体系区别于其他一切戏剧艺术体系的主要标志。
西方戏剧重实轻虚,侧重真实自然的舞台表现方法,具有写实性;而中国古典戏曲重虚轻实,讲究虚拟写意的程式表现,具有写意性。
虚拟性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根本特性,它根源于中国古代对有无、虚实的哲学思考。
宗白华《美学散步》说:“中国人感到这宇宙的深处是无形列色的虚空,而这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万物的根本,生生不已的创造力。老、庄名之为‘道’,为‘自然’,为‘虚无’,儒家名之为‘无’。万象皆从空虚中来,向空虚中去”。这种以虚为本、虚实相生的思想,历来就是中国民族传统文艺的重要美学原则之一。
虚拟中“虚”的意思是,在舞台上要虚掉戏中与角色发生关系的环境和实物对象;“拟”的意思是,环境和对象虽然虚掉了,却要通过语言、结构和演员表演模拟显现其存在。而构成虚实相生的关键,在于剧作家和演员的“意”在形象创造中所起的作用。
戏曲的虚拟性包括内在动作(语言、结构)的虚拟和外在动作(演员表演)的虚拟。
所谓语言虚拟,就是剧作家通过剧中人的语言,借助观众的联想,构筑特定的景物和环境。
所谓结构虚拟,指的是戏曲按照时空自由的法则进行结构,从而表现出:(一)运动排列、单线集中的冲突形式,即不同于话剧的“板块式”的“项链式”的结构,更倾向于在时间中运动;(二)戏随人走、重重悉见的结构手法,正面表现人物的活动过程,以散点式透视的原理运动地组织戏曲结构;(三)可分可合、群体组接的有机布局,每段情节既可相对独立、相对游离,全剧结构又具有内在的连贯性。
演员表演的虚拟性,构成了戏曲特定的程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行当程式。在中国戏曲中,行当是演员与角色的中介,角色属于某一行当,演员即以这一行当的艺术程式来扮演和表现角色,这与西方戏剧演员直接扮演某一角色是很不相同的。
(二)动作程式。西方戏剧的戏剧动作既依附于舞台上实际存在的景物,又着重于对生活运用的摹拟,要求逼肖生活动作的应有形态。而中国戏曲的虚拟动作则不依附于舞台布景,而是以动作展示和表现景物;同时,它又是充分音乐化、舞蹈化和主观化的,往往或超脱生活动作的应有形态,或对生活动作的应有形态进行抽象的符号化,从而形成各种特定的动作程式。
(三)造型程式。西方戏剧对人物形象的外部造型与情感的逼真相适应,极力追求形体的逼真,以实现人物的个性化。而戏曲艺术则采用的是离形得似的造型方法,大量地运用夸张与变形,构成种种造型程式。
(四)环境程式。左拉宣称:“戏剧是借助物质手段来表现生活的,历来都用布景来描写环境。”“环境描写在舞台上不仅是可能,而且是必不可少的戏剧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自然主义与戏剧舞台》)中国戏曲的舞台却是虚灵而自由的空。戏曲环境的意象化经由其程式化的中介,连通了剧作家的构思、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欣赏,使空虚的舞台获得了灵动的生命和斑斓的色彩。
中国戏曲的艺术精神
综合性、抒情性和虚拟性等审美特性,构成了中国戏曲艺术精神的有机整体。
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精神的本质特征,是一种高度自由的审美精神,一种自由地把握世界的艺术方式。综合性体现出戏曲艺术在艺术形式的包容和运用上的高度自由,抒情性说明了戏曲艺术在艺术想象上“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的高度自由,虚拟性则显示了戏曲艺术在艺术表现上以情为真、得意忘形的高度自由。
中国古典戏曲艺术所体现的这种高度自由的审美精神,是中国艺术的宝藏,也是世界艺术的宝藏。文字整理 小河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