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中路梆子在其顶峰时期,省外的发展也是辉煌的。

甲、晋剧在河北

晋剧由山西省流入河北,主要流布在张家口地区、石家庄地区西部的井陉、平山、赞皇等县,以及保定地区的涞源县。张家口也称“张垣”,为蒙汉贸易中心,素有“旱码头”之称,经济活动的繁荣促进了戏曲演出活动的发展。晋商在张垣具有强大的经济势力,遍设商号、会馆,因此“会戏”、“社戏”、“行戏”很多,促进了演出市场的繁荣。

清末,流传于张家口一带的山西梆子,有很多流派。在张家口园馆班里,分为“陕西帮”与“山西帮”,人们统称为“山西梆子”实际均为山陕梆子。“陕西帮”的名伶有“渭南黑”、“盖陕西”、“七百黑”等;“山西帮”的名伶则大多数是蒲州人,时人也称其为“蒲州帮”。其代表人物颇多,如“一千红”、“千二红”、“二宝红”、“元元生”、“翎子生”、“八百黑”、“小昌黑”等;此外,还有“忻州帮”,是晋北一带的名伶,如“捞鱼鹳”、“云遮月”、“天明亮”等。

此外,光绪年间在张家口地区还有一种“本地梆子”,艺人均是张家口本地人,不念蒲白,只讲本地话。这种梆子也分两派。一是西路,时人称之为“西路鬼子”;一是东路,时人称之为“东路王”。东路代表班社有狼山班、锦屏班、黄英班。这些班社主要活动在张家口以东的赤城、怀来、涿鹿诸县。“东路王”名伶不少,像“春宝子”、“三盏灯”、“狼山红”、“狼山黑”、“小刘生”、“云州红”、“秃红”、“六岁旦”等。其中“白旋风”、“九岁红”都曾进京演出过。西路是指张家口附近的班社,像张家口市的李登贵班,怀安的刘考班,宣化的满教子班、闪二爸班等。这些班社的名伶大都是本地人,念白是本地话,接近于山西语系,名伶有“十一红”、“半张胭脂”、“万全二子”等。

到了光绪末年,山西梆子逐渐演变、分化,分为“上路调”(即今北路梆子)、“下路调”(即今中路梆子)。这一阶段张家口一带,山西中路籍的班社、伶人大量拥入,将“下路调”带至张垣,比如晋中的“祝丰园”全班人马搬到张家口。
蔚县是“上路调”的流布地域,当时蔚州八大镇就有十八班大戏,享有盛名的伶人有“翎子黑”、“跳蚤黑”、“骡子黑”、“钱元黑”、“福兴黑”、“大山红”、“金盔红”、“二楞红”、“硬眼红”、“栓子生”、“半头砖”、“响马生”、“八百银”、“九百银”、“侉三”等。

郭兰英十三岁时《算粮》饰王宝钏演出于张家口同德戏院

郭兰英十三岁时《算粮》饰王宝钏演出于张家口同德戏院

民国初年,张家口地区的山西梆子班社雨后春笋般发展,有名的班社像长胜班、玉顺班、费六班、九哈拉班等。蒲州、忻州、大同、绥远、包头、晋中、直隶等各地名伶在这里荟萃,各种艺术风格、流派在这里争芳斗艳。山西的名伶都把到张家口献艺称做“镀金”。时人流传说:“生在蒲州,学在忻州,红火在东西两口”;或日“生在陕西,学在蒲州,红火在崞县忻州,驰名在宣、大、京、口”;“先在张家口唱红,再回山西才行”。凡是在张家口闯出牌号的伶人,回到山西才会受到欢迎。这一时期,山西中路梆子第一代女伶在张家口首先出现,最早的要算“大女子”、“二女子”(名旦“一条鱼”的弟子),以后接连出现了“大妞妞”、“二妞妞”、“小金婵”、“小金枝”、“小金梅”、武荣华等。

这一时期执掌张垣剧坛牛耳的是晋中籍的一些名伶,像“蛮庆”(常兴业)、“夺庆”(李子健)、“盖天红”(李景云)等人。绥远、包头、直隶的名伶在张垣落户的也不少,像“狮子黑”(张玉玺)、筱吉仙(张宝奎);此外,还有“子都生”、“玉石娃娃”、“十二红”、“十九红”等人。当地一批名伶也在成长,像“马武黑”、“金铃黑”、筱桂桃、刘宝山、刘明山、“小金钟”、“月月鲜”等。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晋中籍的艺人继续流入张家口,比如吉凤贞、牛桂英、南定银、吴本贞、“彦章黑”、郭兰英等人。

由于戏曲活动的发展,张家口地区戏曲科班也出现了,如宣化闪二爸的娃娃班、黄德胜科班,赤城蔡老疙瘩科班,张家口市孤儿院科班,以及西北剧校等,为戏曲培养了不少人才。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始至五十年代初,在张家口,山西梆子常与京剧、评剧同台合演,呈“两下锅”、“三下锅”之势。

解放后,晋剧在张家口地区得到进一步发展。地、市以及康保、沽源、尚义、张北、蔚县、阳源、崇礼、怀安、万全、赤城、宣化、涿鹿等皆成立了晋剧团,涌现出刘玉婵、王桂兰等一批优秀演员。为了培养戏曲人才,使戏曲事业后继有人,一九五二年成立了察哈尔省少年晋剧团(后改为张家口戏校),三十多年来,培养出数百名演员、演奏员,这些人成为地、县剧团的生力军。

除了张家口,位于河北省中部的井陉、平山、赞皇等县也都有晋剧(中路梆子)的专业与业余剧团活动。其中传入最早的是井陉县。井陉县与山西省的平定、昔阳、盂县被晋剧艺人称为“东四处”。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重修的《井陉县志·风土篇》载:“陉民故习,酷爱戏剧。”群众中传有“井陉人儿路上走,山西梆子不离口”的俚语。

山西梆子传入井陉,不晚于道光三十年(一八五零年)。传入的路线有:与山西平定县相连的固关、娘子关;与昔阳县相连的杨庄口;与盂县相连的梁沟桥四条驿道。但是演戏的班社怀疑起初应该是北路梆子和中路梆子还没有区分时期,当时统称为“山西梆子”。

固关下核桃园的晋剧是由吴喜昌(约生于一八二零年,核桃园人)传入。吴在七、八岁时到山西平定州某娃娃班学戏。初习旦行,后改生行,又学会了打鼓拉弦,是个全活艺人。出科后常住平定州一个姓胡的梨园班。他青年时期,利用农闲季节在本村教戏,已经传了有五代艺人了。吴喜昌的徒弟中有名气的艺人有于栓和于学良。于栓(旦角)约生于一八四零年,也会拉胡琴,曾在平定州“五月鲜”班搭班演戏;于学良(旦角)生于一八四四年,曾在井陉县苏太班主的障城班搭班。吴喜昌所传剧目有《火焰驹》、《永寿庵》、《淮都关》、《反大同》、《明公断》、《回荆州》、《芦花河》、《打金枝》、《二进宫》等。

杨庄口是井陉通往昔阳县的古长城关口,关内大王莽、柿庄、南障城等村镇都有晋剧班社和业余剧团的活动。大王莽和南障城两村的晋剧都是山西昔阳县来的晋剧艺人“小眼”传授的。剧目有《打金枝》、《桑园会》等戏。南障城戏班,有晋剧界名鼓师张怀礼父子。张怀礼(一九零一年生,一九五六年卒)艺名“闷不腾”,七岁拜师“鬼难拿”学打小锣,十一岁打鼓,艺惊全班。青年时常住阳泉、平定、榆次等县戏班,有“东四处一杆旗”的美称。壮年后曾任丁果仙、牛桂英戏班鼓师。

娘子关下的台头、常坪、张窑等村,也是晋剧传入较早的村庄。清末民初时,台头村有一外号叫“母猪”的女人成班供戏,住该班的有张忠(约生于一八八零年,工花脸)和山西来的“万人迷”、“白菜心”、“一张画”、“黄眼睛”等名艺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时,该班与南障城村艺人组织季节性职业班演出于东四处。

梁沟桥下的洪河槽、石瓮等村与盂县相连,也是晋剧传入井陉的通道。洪河槽在清光绪年间,有山西老艺人王申申来村落户教戏。所授剧目有《断桥》、《摔宝衣》、《斩黄袍》、《桑园会》等。石瓮村的戏是山西雁北艺人“老春城”于光绪初年传授的,当时所唱的晋剧是“北口调”。除在本村闹“红火”外,该村子弟班每年正月还要到山西盂县牛牛泉送戏。剧目有《金水桥》、《明公断》、《松棚会》、《胡迪骂阎》、《狐狸缘》、《窦娥冤》、《走雪山》、《算粮登殿》、《二进宫》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吕吉楼等人的共和班“新胜晋剧团”,被县政府接收为民办公助的县剧团。据五十年代初期统计,井陉县有业余晋剧团一百一十三个,晋剧成为井陉戏剧的第一剧种,广泛流传在西部、中部地区,全县三分之一以上的村庄有业余晋剧团。

除井陉外,晋剧还传入赞皇、平山二县,据调查,该二县曾有十多个村庄有业余晋剧团活动。晋剧传入河北中部之后,其活动范围,南至邢台、邯郸,北至平山、获鹿、行唐、灵寿、元氏等县。

乙、晋剧在内蒙

晋剧在山西晋中形成后,随着晋商的足迹,逐渐向外地伸展。同治九年(一八七零年)山西梆子艺人侯俊山曾经到过张家口和北京等地演出,颇享盛名。不久,陕西、冀西、甘肃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归绥(今呼和浩特)和包头等城镇也渐次成了晋剧的活动地区。

据《绥远通志》等有关史料记载,远在同治初年,塞北就已有私人组织的晋剧班社。只因不合满兵欣赏习惯,故从京津等处邀来两个皮黄班,因后继无人,为时不久即行垮台。呼市光绪年间两个有名的老戏班,一名吉升班,一名长胜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组成的,俗称“字号班”。当时的私人戏班为数较多,如侯攀龙科班、白三碌碡班、狞眉三子班等。这些班社都有自己的“好把式”,演出也各有相当的号召力。

吉升班和长胜班组成后,红极一时。因为当时归绥地区的经济相当繁荣,各种商业、手工业,各地来这里的客商同乡会,都有自己的社。如银钱行叫“宝丰社”,当行叫“集锦社”,烟酒食品行叫“仙翁社”等不下数十种。同乡会中,有大同人的“云中社”,雁北地区以南的同乡人有代州、忻州、定襄、榆次等社。这些社分别设在许多神庙里,每个庙有两三个社,甚至四、五个社。每社每年至少演一次戏,富裕社多至两三次。这些社戏都在庙前野台子演出,不收费用,任人观看。所以这两个戏班每年春夏秋三季给这些社轮流作酬神演出。再加上农村、郊区也有谢雨、酬神各种庙会,就使他们更加繁忙。到了立冬以后,天寒露冷,各庙会野台戏均停止活动,于是便到归绥戏园演出。当时有宴美园、同和园两个戏园。前者位于旧城小东街,后来改名大观剧院;后者位于旧城西大街,后来改名为同乐剧院。这两个戏园最初的营业方式,并不是每天演戏,而是有季节性的,每年约有三个半月演出,平时则以卖黄酒、出租宴席用具为主业。开演前一个月,戏园即派人到各大商号、衙门、公馆等处包揽预定酒席,逐日安排,直到腊月二十三祭灶封戏箱为止。每日可摆二十余桌,每桌六客,每个客人付一千文制钱,看戏不花钱。这种宴会,在农历年前后停业将近一个月,过了元宵节,戏班就又开始野台子戏了。民国以后,这两个戏园方停止了卖酒席,改为售票演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以来,中路梆子在内蒙古得到了较快发展。其演唱风格既含有北路梆子慷慨激昂色彩,又具有中路梆子柔婉舒展特色,独具“口外味”。

当时从雁北等地先后来归绥演出的著名晋剧演员为数众多,如“千二红”的《捉放曹》、《下河东》、《取西城》;“石榴红”的《四郎探母》、《五雷阵》;“刘小旦”的《石秀杀嫂》、《关王庙》;“忠海生”的《截江》、《折桂斧》、《回荆州》;“闷铜黑”的《御果园》等等。

包头是内蒙西部商贾辐辏、经济活跃的水旱码头。清末民初,已经有了剧场,取名开明大戏院。据说在这个剧场首先演出晋剧的有北路梆子金龙(“十一红”)、范金玉(刀马、小旦)、“小翠仙”(花旦)、吴德泰(大黑)等。后来魁华舞台、三庆茶园、西北剧影社相继建成,晋剧名演员李子健(刀马旦)曾演出《百花公主》、《大英杰烈》;“五月鲜”刘明山(青衣)演出《三击掌》、《东宫扫雪》;“狮子黑”张玉玺演出《炮烙柱》、《灯棚会》;筱桂桃的《三娘教子》、《算粮登殿》、《清风亭》等均受到观众欢迎。另外,“小狮子黑”张庆云、“九岁红”康佩元、“子都生”、金金奎(丑)、王殿奎(武丑)、郝盛魁(小生)、筱金凤、筱金枝、筱金梅、“盖天红”、“金铃黑”、“月亮黑”、“二八黑”、“高旺黑”、“十六红”、“八岁红”、刘宝山等等以及北路梆子名演员“小电灯”贾桂林也先后在这里搭班演出。抗战期间,又有晋剧名演员筱桂琴、牛桂英、“说书红”、宋玉芬等相继到包头演出。这一时期,内蒙并无固定的晋剧社班,大多由剧场邀请名角组班,演出时间最长不过一两年。

抗战胜利后,由我党领导的以“十三红”张玉玲为首的晋剧团开始在伊克昭盟演出。著名晋剧演员“水上漂”王玉山、“舍命红”邓有山、孔月卿(青衣)、丁耀辰(丑)、康巧玲(小旦)、亢金锐、苏玉兰、任翠凤(均为青衣)、常艳春、周陈贵、曹菊梅、康佩元(均为须生)、“凤凰旦”王治安、王静卿(小生)等,先后在归绥、包头、巴盟、乌盟等地组班演出。解放后,内蒙晋剧团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专业剧团即有十余个,西部农村业余晋剧组织为数更多。内蒙艺术学校还在呼市、包头设立分校,专门培养晋剧学生。这些说明,晋剧在内蒙西部地区不仅早已生根发芽,而且遍地开花结果,成为汉、蒙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丙、晋剧在陕西

晋剧在陕西北部的发展也很繁荣。陕北的府谷、神木、佳县、米脂、子洲、绥德、吴堡等县,与晋西北仅一河之隔,两地人民的风俗习惯相同,语言同属一个语言区,早就结为秦晋之好,故在晋西北人民喜欢看晋剧时,晋剧也已过河流布到陕北。直到今天,陕西延安地区的十四个县中,有九个县演唱晋剧,在榆林地区的十二个县中,全部是演唱晋剧。

早在抗战之前,为适应陕北神庙敬神的需要,晋剧班社就于每年春暖花开时节,渡河去陕北唱戏。其班社有临县杨万乾、樊来锁的娃娃班、高九胜班、碛口钟底班等。一唱就是几十个台口,很受陕北人民的欢迎与喜爱。抗战爆发后,许多晋剧艺人逃到了陕北,为成立戏班提供了条件,于是陕北人自己领班办起了戏班。到一九四零年前后,陕北就出现了十几个晋剧社班。如绥德雷家坪父子两代人领班的雷礼峰、雷鉴生班,吴家畔的侯汗仁班,佳县沙坪的李杰侯班、大会坪的钞老五(大号增玉)班、通秦寨的“灰驴”班、清涧的黄锡厚班,米脂的王士林班,子洲的张宗彪、钟金林班、乌龙堡的李生明班、沙坪上的李世成班、木头峪的曹嘉猷娃娃班等。这些戏班的演职员基本上都是山西人,陕北人极少,只出了了一个名演员叫申怀高,艺名“米脂红”。他文武全能,须生、小生均能应工,拿手戏有《雁塔寺》、《夹马河》等。这些戏班中,以钞老五戏班为首屈一指。该戏班行当齐全,班底硬实。以“灰驴”班最差。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三年间,因不少山西艺人回晋,陕北的私人戏班相继垮台。于是,边区政府组织留下来的艺人在绥德成立了群众剧社,米脂成立了大众剧社。一九四六年,绥德分区接收这两个剧团,成立陕甘宁边区绥德群众剧团。目前,陕北还有神木、府谷、吴堡、绥德、子洲等六个专业晋剧团,与三十多个业余晋剧团,活跃在陕北广阔的大地上。晋剧已经成为陕北人民最喜爱的剧种之一。

丁、晋剧在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晋剧团演出晋剧《打金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晋剧团演出晋剧《打金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晋剧团的前身是山西省榆次市晋剧一团。 一九五九年七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协商,文化部同意,由山西省无偿支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榆次市晋剧一团进疆后,从体制上由自负盈亏转变为国有事业单位,定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晋剧团”,隶属自治区文化厅直辖。主要负责人为:政治指导员张喜林,团长筱桂芬,副团长筱桂君、武惠仙,工会主席高玉森,剧务主任朱庆云。并推荐筱桂芬为自治区政协委员,筱桂芬、刘锦章二同志为自治区戏剧协会成员。

进入新疆三年来,自治区晋剧团恢复上演晋剧优秀传统剧目和原保留剧目《打金枝》、《八件衣》、《九件衣》、《回龙阁》、《蝴蝶杯》、《回荆州》、《战洪州》《金沙滩》、《双合印》、《张海棠》、《三滴血》、《英杰烈》、《刀劈韩天化》、《访白袍》、《杨八姐救兄》、《花亭》、《杀宫》、《二进宫》等二十多本(折)剧目,新移植改编古装剧《三踡寒桥》、《佛手桔》、《哑姑泉》等八本。一九六二年三月,奉自治区文化厅之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晋剧团赴山西巡回演出。为了向山西的领导和父老乡亲汇报三年来的成就,向故乡人民献出精湛的艺术成果,临行前他们精心排练了新编历史剧《佛手桔》(剧本改编、导演刘锦章、舞美设计绘制:范海春,武打设计:高保堂,主要演员:武惠仙、筱桂芬、袁忠诚),进一步加工排练了在乌鲁木齐市上演过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红珠女》、《女写状》等,并且专门为小学员排练了《拾玉镯》,一并带回山西上演,以全面展示剧团演艺阵容。后新疆和山西文化部门最终决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晋剧团结束他的历史使命,全部人员和服装道具回到山西。

摘自戏剧评论家王笑林编撰《晋剧史话》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