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源流长,戏曲艺术是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以歌舞演故事,寓教寓乐,在社会大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拥有大量的受众群体。自王国维以来,戏曲成为研究探索者的一个课题,然而没有实物资料和音像记录,很难反映当时的发展状况,众多专研者劳碌费神而百思不得其解。旧时因为科学不发达,有的资料不能很好的记录,时至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戏曲的资料还是没有集中利用和展示,如不能将散落民间珍贵戏曲实物资料加紧保存、收集、整理,将是戏曲的重大损失,也会成为历史遗憾。

晋剧四大梆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近二百年的历史,晋剧四大梆子的形成和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是经过几代艺人反复实践、揣摩、研习的结果,在晋商的的资助下逐渐壮大起来。正如专家郭士星所言,商戏结合,戏以商远播,商以戏繁荣,双方起到相互促进发展作用。在昆曲、二黄作为文人雅士的娱乐消遣的社会现象中,而梆子腔跻身社会主流,也是受到晋商的影响。商会会馆唱戏一为敬神、祈福,再者就是为商人洽谈生意,提供一个清松愉悦的环境。边谈生意边看戏,成了当时商人一种时尚,在全国各地的会馆中都会看到戏台,也是戏曲酬神到娱人共同之处。

并州太原是个历史悠久和文化积淀深厚的古城,说唱、戏曲艺术名目繁多。元代众多杂剧名家出自山西,平阳是仅次于大都的戏剧中心,洪洞广胜寺的壁画“大型散乐忠都秀在此作秀”充分证明了当时山西戏曲散乐的演出情景。明清时期山右商旅云集,物富民丰,富甲海内,社会较为稳定。清代小说《花月痕》中,主人公的起伏都与太原离不开,描述的征战,以太原出发点,表明太原西控陕甘,北拒云燕、东近平京、南下中原,地理条件十分优越。闻名京师的“十三旦”侯俊山曾在太原学戏,成为太原戏曲史上的骄傲。《晋剧百年史话》中记述,光绪三年山西巡抚曾国荃召集二百艺人,排练《岳飞传》共度荒年。光绪七年,太原东米市药店济生馆承起“大、小太平班”。清朝重臣张之洞在太原期间组织了六大班社会演,是太原戏曲史一次集中的盛会,可以看出当时戏曲与社会稳定、政治民生十分关联。

“逛逛海子边、抽抽顺风烟、看看冀美莲、听听丁果仙”,这是民国年间太原人最美的享受了。丁果仙这位晋剧史上极其重要的人物,只要一提起“果子红”太原城妇孺皆知,更是名扬京师,成为太原戏曲界的名片。“盖天红”、“说书红”、“三儿生”、“筱吉仙”张宝魁、筱桂桃、张美琴、冀美莲、梁小云等这些戏曲名家,不胜枚举。承庆园、中华戏院、新华舞台、新民剧院,这些历史舞台上演绎过多少名角。在每个老太原人心中,只要他们看过那个名角的表演,某此艺人的唱腔,都是赞不绝口,仿佛他们是无比幸运,在他们回忆中,洋溢着自豪的神情,你也会羡慕他们幸福满足的心情。

山西是个戏曲大省,晋剧作为山西的一个名片,但是没有真正展示戏曲资料的地方,随着时代变化,大多数人对戏曲愈加的陌生,有好多戏曲知识必要普级,虽然省博物院有些戏曲展览,但是戏曲资料极为有限,不能展示戏曲的综合艺术魅力所在。如果能有这样一个收集戏曲资料的场所,许多珍贵的资料就不会流失,集中起来,戏曲演员也好,专家研究者、戏曲爱好者也好,都能从这里学习、了解戏曲、感知戏曲。一个城市必须有一个文化内涵的展现,在南方的好多城市戏曲氛围没有太原重,但却有好多戏曲博物馆,名人艺术纪念馆。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中谈到,苏州精美绝伦的戏曲博物馆,就是晋商修建的全晋会馆,风光占尽江南。安徽省安庆市有两个严凤英经念场所,还有京剧皮黄泰斗式人物程长庚的纪念馆,在广东一带戏曲博物馆也是令戏曲专家大开眼界的地方。一个民族必须有自己的文化,民族的消失往往是文化的消亡。作为地方城市也有地方文化,有地方文化便有地方文化品牌。戏曲也是当地人文精神塑造不可缺少的宣传名片。

其他各省也都有自已剧种的博物馆,也是名家大师的个人艺术馆,而山西现在没有专门陈列展示戏曲的场所,虽省博物院和迎泽公园的晋商博物馆内有一些物品展示,却没有必要的讲解和介绍。每次看到有游客从大人到小孩子一眼就会看出那是唱戏的,但是却对戏曲的知识是一知半解,还会有一些曲解和异样的目光,做为戏曲爱好者来说也感到黯然神伤,有的戏曲票友也认为当前的戏曲不景气,认为戏曲可能会走向衰落。但作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祖国的文化瑰宝,不仅要政府、戏曲从事人员、戏曲爱好者和民族文化保护者共同努力。

从现在开始,时不为晚,再过三五年后,虽然也可做,但资料收集就会更加困难,给国家造成资金上的负担。倘若有关部门能予以重视支持,各界戏曲同仁必然齐心协力完成此事。原省文化厅的老上下级曲润海、郭士星提出,这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要做好就要下一定决心。可以找一民居大院,既是如山陕会馆与晋商大院相结合的形式,一来展示晋商的豪迈,二来可展示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弄成一个集晋商文化为大成的文化产业,吃看山西大院、吃山西饭,听山西唱,也是旅游文化产业一条龙服务。还可做为一个晋商的基地,进行复古式贸易洽淡、“相与”往来,古为今用,何乐而不为。一来保存了文化遗产,也促进了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

收集资料的三种方案

1 大量收购,可遇低买入,从旧货、旧书摊,以及收藏者转让。

2 艺术家、戏曲专家、戏曲爱好者捐赠,不论音视图片,书法字画,书稿信件,行头蟒袍。一些演出有关的物品。捐多少不限,这一代的艺术家对戏曲有奉献精神,再过几年捐的人就少了,没有这种觉悟了。适当补偿,发捐赠证书。近几年老艺术家的离世和新楼搬迁,一些戏曲研究者认为是珍贵资料的被子女卖了烂纸,而到了旧货市场,戏曲和文革时期的东西成了奇货可居的宝贝了,多高价也敢有,比如孔夫子网上牛桂英工作证,卖三千,武忠的代表证,田桂兰等物品都成了旧货市场热销货。而丁果仙当年所画的一幅兰花,被卖家标以三万的价格。

3 物件寄存,可署名展出,陈列可分为,舞台腊像人物,复原演戏场面。人物图片室、字画书法,手稿、书籍。音像室。戏曲器物陈列室,有戏箱、行头、道具,文武场乐器用途。戏曲相关陈列室,唱机、唱片、开盘带机、幻灯机、录音机,磁带、影碟机。

北京戏曲博物馆湖广会馆

苏州戏曲博物馆 全晋会馆

天津戏剧博物馆(广东会馆)

上海戏剧博物馆

陕西秦腔博物馆陈列展品约500余件

甘肃秦腔博物馆坐落在兰州市金城关风情区二台阁

泉州南音戏曲艺术陈列馆

广东粤剧博物馆坐落在佛山市禅城区兆祥路的兆祥黄公祠

广东潮剧艺术博物馆汕头市

重庆川剧博物馆

成都川剧艺术博物馆

梅兰芳馆

程长庚纪念馆安徽省潜山县

严凤英纪念馆安庆市

嵊州越剧博物馆

绍兴:绍剧博物馆

呼吁山西筹划戏曲艺术博物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