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外省称之为“山西梆子”。2006年,晋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百年晋剧可以一直久唱不衰,除了它的曲调、唱词之外,背后为其伴奏的乐器也是功不可没。“晋剧文场四大件在演奏过程中各有特色,晋胡的柔和,二弦的清亮,三弦的豪放,四弦的跳脱,几种音质各异风格有别的乐器演奏出的就是山西地方大戏。”昨日,晋剧文场四大件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晋中市太谷县的胡海生接受《山西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晋剧乐器的传承人,他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

百年晋剧滋生出“胡记乐坊”

提起胡氏晋剧四大件制作技艺,45岁的胡海生很神秘地说,“我们采取家族传承,这是一种防止核心技术外漏的保密方法。其传承的方法是口传心授,世代相传。”

随着晋剧的兴起,使晋剧乐器制作和经销商应运而生,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晋剧流布地区拥有众多的晋剧乐器制作作坊,还有许多懂木匠的晋剧爱好者自制乐器,在众多的乐器制造小作坊中,太谷县东怀远村的“胡记乐坊”最有名气,它是首先将椰子壳应用到晋胡中的乐坊。

民国年间,“胡记乐坊”传承人胡侯六对晋剧四大件进行了改良,使其音色更加纯正清亮,被誉为山西晋剧四大件制作的“一把手”。胡侯六的儿子胡清明继承父业,几经挫折而坚持不懈,甚至在做乐器时被机器锯掉一个手指也不放弃,竭尽全力传承着晋剧四大件制作技艺,成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省晋剧乐器制作艺人中的知名艺人。

胡海生从小的耳濡目染,对晋剧四大件制作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5岁开始随父亲胡清明学艺,并逐步承担起了胡氏晋剧四大件传承人的重任。
“有血有肉”的晋剧文场乐器在晋剧音乐的伴奏中,分为“文场”和“武场”,在文场里又有四大件地方乐器担任伴奏,它们分别是:晋胡(也称呼胡、胡芦),二股弦(也称二弦、二股子),三股弦(也称三弦、小三弦),四股弦(也称四弦)。老一辈艺人称它们为 “皮”、“筋”、“骨头”、“肉”,三股弦为“皮”,二股弦为“筋”,四股弦为“骨头”,晋胡为“肉”。

“晋剧文场四大件在演奏过程中各有特色,晋胡的柔和,二弦的清亮,三弦的豪放,四弦的跳脱,几种音质各异风格有别的乐器演奏出的是山西地方大戏,尤其与晋剧里那高亢热烈、韵味独具的戏曲旋律,形成了自然的配器效果,圆满地完成了唱腔伴奏及曲牌演奏任务。”胡海生对器乐的研究,就像是对自己孩子一样了解。

“作为晋商文化发源地的太谷,数百年来,民间文化一直十分丰富。看晋剧成为这里的老百姓最喜欢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娱乐活动,唱晋剧不仅是艺人们谋生的手段,而且也成为普通百姓自娱自乐的重要形式。这里几乎在每个村落都有或大或小或豪华或简陋的戏台。演出分庙会戏、集市戏、踩台戏、开光戏、商行戏、开市戏、求神戏、还愿戏、祭祀戏、婚丧寿庆戏及官戏等。一般村庄,每年也一台唱戏;大型集镇,每年多达5-10台,中路梆子已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主要剧种。”胡海生介绍,“戏曲的蓬勃兴起和群众的广泛参与,为包括晋剧文场四大件在内的乐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丰厚的土壤。”
制作过程靠手敲、耳听在晋剧演奏乐器的选择上,沿袭了蒲剧中配制的乐器,但又区别于蒲剧中所使用的乐器。晋剧文场伴奏乐器四大件中,起核心作用的主奏乐器是晋胡。在晋剧曲牌演奏时,晋胡拉出旋律,二弦、三弦、四弦配合伴奏。

晋胡是中音乐器,亦名葫芦子。椰壳,比板胡壳大,状如鸡心,口面直径约12-14厘米,粘以桐木板。主杆以硬木质制作,长76厘米。安有腰码,固定在杆之中部。下码置于桐木面上端六分之五处。马尾竹弓,音质柔和,酷似男中音声腔。呼胡拉主旋律,二弦、三弦、四弦配合伴奏。艺人常说:呼胡、三弦是肌肉,二弦是骨头,四弦是筋。又说:呼胡立杆子,二弦加塞子,三弦补窟子,四弦掌尺子、定调子。

胡呼:晋剧主弦,由琴杆、弦轴、音壳、腰码、底码、琴弦、底座组成,音色丰厚和平,属中音乐器。二弦:晋剧高音弦乐,由琴杆、弦轴、音筒、腰码、底码、琴弦、底座组成,音色高亢、明亮,属高音加花色彩性乐器。三弦:晋剧中音,弹拨乐器,由琴杆、弦轴、琴鼓、腰码、底码、琴弦、底座组成,属晋剧节奏性乐器。四弦:晋剧高弹拨乐器,由琴杆、弦轴、琴箱、拉弦板、琴弦、底座组成,属晋剧加花为主的节奏性乐器。

“文场四大乐器的制作原料:檀木、乌木、梨木、枣木、椰子壳等。在制作上要注意几点:檀木、乌木要放置3至5年,自然干后方可使用。选材要求无裂纹、无关节、纹顺,否则直接影响发音。第三步就是做坯,包括锯、刨、锉、打磨、开孔、镶嵌骨头等程序。最后是上漆、抛光、打蜡。所有的程序都完成后就是组装,上弦、装壳、装轴、安装底座等。”胡海生说。

“胡氏晋剧文场四大件制作工艺复杂而独特,完全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是其它同类生产难以比拟的,且难以为现代生产技术所替代。制作的尺寸规格并没有一个从历史上沿袭下来的标准习俗,而乐器的形制大小毫厘之间就会影响乐器所发出的音色和音调,制作过程中的音色调整全靠手敲、耳听,全凭感觉和经验,选料讲究、制作工序繁杂,难度较大。”胡海生所持的这项制作技艺,已成为乐器制作工艺中的独门绝技。

独门技艺难找传承人和晋剧的发展一样,晋剧文场四大件的发展也经过了许多曲折,市场呈现出忽冷忽热的局面,由于受文化娱乐多元化的冲击,包括晋剧在内的戏曲市场不断萎缩,晋剧文场四大件的需求量不断减少,许多传统的戏曲制作艺人不再热衷于此项营生,包括晋剧文场四大件在内的戏曲乐器制作行业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况。

“晋剧四大件制作的老艺人相继离世,其制作艺人所剩无几,而此项制作技艺操作难度大、收入少、年轻一代大都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该行业技术性强、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一般人难以胜任,现在四种乐器的制作仍然依靠言传身教,还要凭悟性和长期的实践体会才能掌握,不易言表,有些难以形成文字记载,技艺处于濒危状态。”面对自己的独门绝技,胡海生也在寻找传承人,希望可以把祖辈的技艺传承下去。

山西青年报20110621期 >> 第17版:根在民间留住山西

晋剧乐器伴奏招收学员如下,年龄性别不限,喜欢就行。包教包会,一对一辅导。太原每周一节课,一年2000元。晋剧四大件,唢呐都行

程强:男,汉族,1985年出生,山西省太谷县人,山西省戏剧协会会员,山西省音乐协会会员。
1997年考入榆次市中都戏曲学校,师从罗维新;刘瑞琪老师。主攻晋胡;三弦;唢呐。1999年毕业,而后在本校实习团实习,担任三弦,唢呐;2000年调入晋中市中路梆子晋剧团,主攻晋胡,2001年调入山西省孙红丽晋剧团工作,师从太原市实验青年晋剧院琴师郑海珍老师;2007年调入山西省戏剧研究会文华晋剧院工作,受到山西省戏剧学院高级讲师赵恩柱亲自点拨。在多年的艺术道路上曾得到刘和任,韩全鸿,靳川江,郭志强等多位名家的指点。

本人现收藏有大量的晋剧音乐书及珍贵的晋剧资料,同时培训和出售晋剧四大件乐器及晋剧打击乐。如有需要者,请与本人联系,以便共同学习,深入探讨。
联系电话:13466896621
QQ: 1147480752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