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省晋剧院推了几出非物质文化传承剧目,深受专家和群众的好评,2011年岁尾省晋剧院又整理几出濒临失传的优秀传统剧目。有《渭水河》、《打渔杀家》、《天水关》、《戏叔》、《劈山救母》、《东宫扫雪》。许多戏迷听说这些戏,但是近二十甚至五十年都没有看过这些剧目了。都是传说中的好戏,只有耳闻,却从未看过,都感到稀奇。

12月中旬,晋剧院为这些戏做了紧张的排练,剧院领导张智请曲润海、郭士星、赵尚文、刘巨才、阎玉庭这些专家现场指导评议。他们认真观看以后,提出中肯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曲润海当了七年的省文化厅厅长,对山西戏曲概况颇为了解。他提出省晋剧院是山西的知名剧院,要有知名的演员与人所熟知经典剧目,除了《打金枝》、《算粮》这些传统戏,还有一些好的名家名段没有好的继承下来。现在还有许多名家的戏,他们现在还能教,尽量的把他们传承下来。如乔玉仙、冀萍、金世耀、姬荣生这些名家的表演特色,刀马旦方面张友莲刚去世,在这方面也要抓紧培养新的接班人。晋剧院是山西的一流剧院,不但要有名家,名段、名剧目,也要有一个扎实团结的领导班子。观众是喜欢看好戏,看好演员的戏,一个剧院要有传统剧目、原创剧目、新编剧目,也要有一些现代戏。要多元素、多角度的发展,加强自身修养,增大对外宣传力度。这些戏排出完全可以公演,下乡演出。群众知道你们排出这些好的戏,还会看的新鲜,老戏新唱,更有味。

郭士星指出山西是戏曲大省,我们的梆子戏有几百年的历史,光剧目就有三千多个,可是现在能演没有几出,当然也有多种原因。戏曲就是以“歌舞演故事”很吸引人。去年我们搞了一些非物质文化传承剧目,反响很好,很多人都说这是做了一件大好的事,这样好的剧目不能传承下来,实在是太可惜了。今年晋剧院自觉的组织排练一批非物质传剧目,我这两天看了晋剧院排的这几出传统戏,我很感动、很激动。我感到他们的步子走对了,思想认识彻底了。老艺家对排这些剧目也非常热情,如程玉英老师90多岁,还亲自指导,牛桂英老师腿脚不利索,这几天还到三楼排练室亲自参与排练审议,不仅说唱腔还说些人物动作示范,我们有这样好的老艺术家无私的奉献,你们这些年青人更应加把劲。冲这一点也要把老艺术家的艺术学到手,这两年戏研会搞了几次拜师仪式,这是一个好兆头,一方面说明年青人肯学,老艺术家也愿意教,戏曲本身就是一种口传心授的艺术,有的地方学生多了,爱学不说,爱教不教。拜了师就不一样了,他就会认真仔细的把他的艺术毫无保留的传承下来,也是让自己的艺术在下一代身上再放光彩。

刘巨才、赵尚文、阎玉庭等认为演员在唱腔、道白上进一步下功夫,传统戏要的就是嘴上的功夫,所谓“千金念白四两唱”,一定让观众听的清楚,看的明白。

2012年省晋剧院更是加大力度恢复一些传统戏,试探性下乡演出,深受群众的欢迎,老戏新唱别有风味。郑强与张芙蓉主演的《游龟山》,里面唱腔优美,表演细腻,观众叫好不绝。4月初月又以杨晓娟为主,排出精彩大戏《杨门女将》,彩排也非常成功。从种种迹象表明传统戏在群众影响基础较深,说明省晋剧院这个步子是走对,希望有更多的传统剧目呈现在舞台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