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艺坛上诞生了这样一对令人崇敬的艺苑母女,她们天生丽质,独具才华,广采博纳,自成一家,以罕见的勤奋和艺术灵感创造了一个个光彩夺目的舞台形象,把小旦表演艺术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创造了一个鲜活的艺术流派——“冀派”,把女性的端庄、美丽、智慧、温婉发挥到极致,得到几代观众戏迷的青睐和喜爱。她们,就是被推为晋剧“小旦翘楚”的前辈表演艺术家冀美莲和她的女儿冀萍。
冀美莲,1921年出生于文水县,14岁从艺,拜名旦“一点红”王有福为师,潜心学艺,16岁辗转晋中、太原,远涉上海,与前辈”盖天红”、筱金梅等搭档,出演《富贵图》《百花亭》等崭露头角。1934年冀美莲参加抗日决死纵队前线剧团和“七月剧社”,投身抗日宣传。之后,转入太原新化剧院,与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乔国瑞(狮子黑)、郭兰英、梁小云等名家长期合作,所演《梵王宫》《文嫣》《凤仪亭》超凡脱俗,冠绝一时,并荣获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二等奖,且以出众的人格魅力荣任华北人民晋剧团和山西人民晋剧一团团长之职,为繁荣晋剧事业倾尽心力,与丁、牛、郭等前辈协力同心,创造了晋剧艺术的一代辉煌。她于1979年出席全国第八次文代会归来不久因心梗突发去世,享年58岁。
《貂婵》
《游龟山》饰胡凤莲
冀美莲天生聪颖敏悟,学艺勤苦,又承众多前辈栽培,扎下坚实功底,台步轻盈,身段婀娜多姿,表演伶俐活泛,又配以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这为她塑造各种身份、年龄、个性的人物形象,提供充裕的表演手段和空间;她又能通过不断地揣摩和体验,准确捕捉到人物特征,深入到角色的内心世界,细针密线,精雕细琢,因之,她演的一个个人物,无不活灵活现,入木三分。比如:她演《百花亭》中的百花公主,端庄中含着矜持,稳健中透着威严,一出场就让观众看到一个精通文韬武略的公主、女帅形象。及至后面与海俊海誓山盟、暗送秋波时,也是那样的羞涩含蓄,一派大家风范。而她演《戏叔》中潘金莲、《梵王宫》中含嫣一类多情女子,则是那样的火辣辣、情灼灼,袒露心怀,长驱直入,通过劝酒、温存、梳妆、待嫁等一系列传神表演,把积淤心中的“春心”和“爱火”宣泄得淋漓尽致。让人觉得那么逼真、自然而又别出心裁。
冀美莲戏路宽绰,造诣颇深,除演小旦外,闺门旦、彩旦、泼辣旦样样来得,各尽其妙,总能抓住人物的特殊感觉和性格亮点,或唱、或表,加以创造性地刻画和渲染,达到神形兼备,妙出天然。她所精心刻画的貂蝉、文嫣、尹碧莲、孙玉娇、姜巧云等舞台形象,或温柔,或多情,或天真,或浪漫,或泼辣,或刁钻,无不一个个鲜活灵动,栩栩如生,长久地活在人们的美好记忆中,成为晋剧画廊中“冀派”艺术的一个个经典形象。
冀萍从小受到母亲的艺术熏陶,又经师爷王有福悉心传授,早早显出艺术才华,15岁出演新编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就将女扮男装、坚贞不渝的祝英台描摹得至情至性,令人生怜,引来内外行的一片赞叹。1954年,冀萍主演了现代戏《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以热情四溢,自然舒展的唱念、表演轰动三晋。她在剧中塑造的送夫参军,追求进步的农村姑娘形象,很快深入人心,成了时代青年的榜样,而冀萍在剧中一曲清脆甜美、韵味无穷的演唱“红彤彤的太阳上了山,树上的鸟儿叫声喧”,更是万人传唱,成了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1955年,羽翼丰满的冀萍走上银幕,在全省第一个戏曲电影《打金枝》中,扮演了骄纵、可爱的金枝,随着影片热播全国,冀萍多彩多姿的银幕形象更加倾倒了无数观众。
1960年,冀萍调到名家荟萃的山西省晋剧院后,立志开拓创新,向“刀马旦”发起冲击,苦练身段、武打、把子功,在《杨门女将》《杀宫》等剧中,刻画了大智大勇的穆桂英、赤胆忠心的刘桂莲等面目全新的舞台形象,并且随团“九进中南海”。
《金水桥》冀萍、郭兰英
冀萍、刘宝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