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晋剧《傅山进京》
演出时间:2012.06.11-2012.06.12
演出地点:长安大戏院
演出票价:30 80 120 180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010-516646212012

晋剧 傅山进京--详细介绍

晋剧《傅山进京》是为纪念傅山先生400周年,于2007年倾心创作的一部舞台剧,已演出300余场。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郑怀兴编剧、国家一级导演石玉昆导演,国家一级演员谢涛扮演主角傅山,由山西省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一团演出。

《傅山进京》,穿越历史长河,以傅山晚年进京的一段真实历史故事为题材,通过傅山与康熙的思想碰撞与交流,深层次地探究满汉民族文化以及帝王与平民文化的本质不同和融合之处,为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积极的理论依据,为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大团结提供有益的历史典范。这部剧以深厚的思想基础和卓越的艺术风格作为支撑和根脉, 具有鲜明的思想特色和艺术特色,得到中国戏剧界权威人士的高度评价,先后荣膺“中国戏曲学会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第一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奖”等殊荣。

一、满汉民族文化相交融的历史典范

《傅山进京》》剧是围绕傅山和康熙两位主人公展开的,全剧勾勒出两条线。一条是由康熙形成的“召、请、访、封、让、和”,另一条是由傅山相对应的“进、避、论、闹、谢、和”。两条线在编剧的奇思妙笔下,创造了动情、动容、动魂的“被逼进京”、“依发辨诊”、“雪夜论字”、“梦妻抒怀”、“午门抗旨”等五个回合戏,最终以“大和”结束全剧。这正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所期望的精神财富,这正是我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所在。

 《傅山进京》剧沿着这两条线,通过对人物道白、唱腔的千锤百炼,着力挖掘文化内涵和精神营养,从而将满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以及满族文化、儒释道文化、帝王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多条线,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舞台上。这几条线,平行中有交叉、交叉中有平行,跌宕重叠、相互穿透,彼此冲突、相互包容,给看似并不复杂的剧情平添了无尽的思想空间和动天地山河的震撼力、穿透力。

傅山(字青主),山西太原人。生于明万历35年(公元1607年),卒于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他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学者,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书画家、医学家。他博学多才、性格耿直、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是一位重量级的历史文化名人。将这样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搬上戏剧舞台,是戏剧界不少人的夙愿。但是,许多人又怕受傅山“反清复明”思想的影响,被扣上“开历史倒车”的帽子。因此,如何表现傅山的思想文化主干,就成为《傅》剧的“戏魂”。编创人员立足于尊重历史、关照当今的原则,把傅山放在一个封建王朝更迭的历史背景下,以全新的视角切入历史、巧妙选材、曲折构思、努力开掘具有时代意义的人物形象。高起点、高品位、高视野的创意定位,使得编剧笔下的傅山凸显出进而不奴、避而不舍、论而不恭,辩而不拗、谢而不屈、和而不同的思想文化脉络和动人形象。剧中傅山的一腔一词、一招一式,紧扣主线,矛盾交织,既充分表现了他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也展现了他学究天人朴素的亲民思想;既刻画了他不畏权势、坚守中原文脉、一身正气耻为奴的独立人格,也突出了“以人为本、殊途同归、和而不同”的中心思想。

康熙是剧中相对于傅山的重要人物。他8岁登基,执政61年,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创造了久负盛名的“康熙盛世”,被称为一代英主。鲜为人知的是他的谦恭仁爱、平和慈祥的品格。他熟读《四书五经》,精通六艺术数,晚年亲笔撰写了一部洋洋数万言的《庭训格言》,引用诸子先贤的言论贯穿始终,堪称儒学大师。只有写好这样一位明君帝王,才能使《傅》剧的思想文化脉络走向更加清晰可辨、更加合乎逻辑。为此,编导和全体主创人员,在查阅大量史料的同时,对清王朝的历史轨迹和文化内涵做了深入的考究与分析。创作过程中,始终把握了这样几个重要原则:满汉民族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中华民族丰富、灿烂文化演进形成中的重要阶段,汉族的发展影响了满族,满族的发展也影响了汉族;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以虚怀若谷的精神吸收他族之长、弥补自身之短,坚守中有融合,融合中有坚守;满汉民族文化的碰撞、帝王文化与平民文化的碰撞等,产生的思想火花应当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中华民族的统一。基于此,《傅》剧同样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康熙,同样细腻地揭示了康熙的内心世界。这样,就呈现给观众一位既充满霸气和自信、又具有尊儒惜才天子气度和宽广胸怀的一代天骄。

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奠定了《傅》剧十分准确地把握傅山与康熙思想交锋的分寸,时而相互碰撞、时而诙谐幽默,时而坚守底线、时而雍容大肚,时而袒露心声、时而荡气回肠。全剧曲曲折折、戏中有戏,碰碰撞撞、火花频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傅山与康熙并非水火不相容,反而相辅相成。康熙的强迫,突显出傅山的风骨;傅山的倔硬,反衬托出康熙的雅量。可见,《傅》剧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神圣力量,堪称大力弘扬满汉民族文化大交融的历史典范剧目。

二、 新编历史剧艺术创新的震撼魅力

《傅山进京》以其极强的思想性和清新的面貌赢得了许多人的赞誉,也成为近年来戏曲舞台上抒写历史人物剧目中一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成功之作。奠定其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对“戏魂”准确定位,强调“以小见大”、“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主题思想的同时,表现了对艺术孜孜不倦的创新与追求。

1、创作妙笔生津。

剧本创作,为《傅》剧的成功奠定了重要基础。该剧在剧本创作上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巧妙结合,使整个剧达到了史与诗、真与美的和谐。《傅》剧演绎的是傅山被迫应诏入京,与康熙皇帝正面交锋,拒试、拒官、拒谢的故事。这个故事不是作者臆造的,而是根据史实演化而来的。编剧为了弥补傅山这个人物太正、素材太“硬”的缺憾,仔细研究所要写的对象,努力挖掘戏剧因素,抓住傅山既是思想家、大学者、学究天人,又具有大雅若俗、大智若愚风格的特点,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巧妙结合,写足“被逼进京”、“梦妻抒怀”、“午门抗旨”三场戏,艺术虚构“依发辨诊”、“雪夜论字”两场戏。这样的创作,是艺术的真实,也符合历史逻辑。五场戏,浑然一体,入情入理,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正如编剧郑怀兴所言,这样的手法源自傅山“曲尽人情、愈曲愈折;戏推物理、越戏越真”的启发与鼓舞。

第二,剧本结构严谨,剧情冲突的推进自然流畅、层次清晰、紧扣主线。傅山与康熙的矛盾冲突和思想文化碰撞,是贯穿全剧的一条线,从头至尾,场场如此。无论是唱腔,还是道白,无一不是围绕满汉民族文化和帝王与平民文化的冲突、碰撞以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展开的。五个回合的戏,既独立又贯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自然流畅、层次清晰。全剧从傅山与康熙对峙开始,以傅山与康熙“和解”结束。在“你坐龙庭我采薇,一场对弈却相知。和而不同养正气,重归故里赋新诗”的幕后唱腔中闭幕。故事完整,剧情发展顺理成章,引人入胜。

第三,在突出艺术傅山感人形象的同时,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崭新的康熙形象。《傅》剧对傅山形象的塑造,把握了“突出”但不“孤立”,同样重墨浓笔写康熙。这样,就大大地“饱”了全剧,使思想文化的碰撞与认同更加生动可信。正是由于对康熙不轻描淡写的创作手法,正是由于对康熙深度刻画的创作,才收到了塑造傅山形象的最高追求。这一创新的思路和创新的塑造,使《傅》剧传达出尊重人格、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文精神,提倡社会理解和包容的主题意蕴,传达出中华民族精神中最宝贵和最精华的东西,传达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

2、二创再度提升。

任何一部剧本都是为演出而写的,只有付诸演出,并且得到观众的认可,才能显示出其应有的生命价值与感染力。因此,二度创作,就成为剧本转化为演出的决定性环节。

《傅山进京》剧一改过去的做法,实施了新的创新机制。导演由执导过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宰相刘罗锅》的著名导演石玉昆担任,舞美由上海著名舞美师赵国良设计,灯光由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均颇有声望的灯光设计师邢辛主控,服装造型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造型、服装设计师蓝玲设计,音乐由山西省著名晋剧音乐家刘仁和、刘和跃老师操盘,主演由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谢涛担纲。如此强大的班子,分工合作,携手并肩,为二度创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其风格特点至少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音乐设计上,从乐队配置、唱腔、配器到演唱、演奏,都进行了大胆改革。乐队建制,打破传统“四大件”的局限,改由以本剧种传统乐器为主,配以民族乐器、西洋弦乐器和当代流行乐器,增强了晋剧音乐的表现力和美感。在配器上,根据剧情需要,大胆出新,增强了抒情性。比如,“雪夜论字”一场中,傅山与康熙打太极拳的表演和对话,就是在古筝和琵琶的伴奏声中进行的,既古雅又富有诗意。

在舞美设计上,采取了又隔又透、时隔时透的创作理念。这一手法的运用,意在突出该剧“和而不同”的立意,更好地揭示傅山和康熙思想深处的隔阂与理解,让内心活动通过舞美语汇外在化、物态化。

在唱腔设计上,打破了旧的套腔程式,听起来既不是老腔老调,又没有离开晋剧固有的韵味,清晰悦耳、符合人物思想感情、具有时代感。这种唱腔设计,由谢涛等表演艺术家用心演唱,再加上乐队精心伴奏,听起来确实是一种艺术享受。

在意境营造上,着力诗情画意,使“萧然物外、自得天机”的傅山,生活在充满意蕴的空间中。如傅家院落的高墙、极富山西民宅风格的门楣、远山下的双塔与长流的汾水;圆觉寺中挺拔的青松、漫天的瑞雪;杏花绽放的梦中故土;庞然的午门与金碧辉煌的体仁阁等等。

总之,《傅山进京》剧的二度创作与一度创作严丝合缝、浑然一体,导演手法简洁流畅,许多细微之处匠心独具,舞台节奏明快紧凑,剧情一环套一环,高潮迭起,扣人心弦。整个舞台呈现精致考究,音乐设计既细腻又荡气回肠,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与冲击。

3、主演高点攀登。

演员的演出功底和艺术魅力,是成就《傅山进京》剧的重要因素。剧中主要人物傅山由国家一级演员、晋剧表演艺术家谢涛出演。

谢涛出生梨园之家,是继“须生泰斗”丁果仙之后,把晋剧推向又一个发展新阶段的领军人物。近年来,她成功地塑造了丁果仙、范进、傅青主、朱买臣等形神合一的人物形象,先后获得“文华表演奖”、“梅花奖”、“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等。

谢涛先天艺术条件非常理想,形象神情气爽,气质清新不凡,嗓音高亮与宽厚皆佳。她的过人之处,更在于她具有极佳的舞台无形悟性和擅长用准确、恰当、优美的艺术手段塑造鲜活角色形象,生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创造能力。为了演好傅山这一角色,她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且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开掘人物内心世界,赋以准确传神的表演设计,用具有戏曲表演魅力的唱念做舞手段,活脱、鲜明、生动、有血有肉地塑造出傅山的艺术形象,充分发挥和展示了其优异的艺术天分与才气。

观赏谢涛的演出,我们会清楚地看到,她是在充分尊重和学习传统晋剧须生行当表演诸般手段,通过自己的人物塑造和剧目创造,将晋剧传统表演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谢涛是一位女性扮演男性角色的晋剧须生。由于她对中国古典戏曲的美学特点和晋剧须生表演参得极透,悟得极深,才赋予了传统以新的血液和生命力。如她在《傅山进京》第一场上场时所唱的唱段,演唱传神,技巧娴熟,氛围营造地极为准确、恰当,将内心满足中藏惆怅,洒脱中有怀恋,躲避中怀牵挂的复杂内心,用醉态朦胧的唱腔揭示得惟妙惟俏、生动感人。

此外,康熙的扮演者王波,扮相英俊,唱做俱佳,情神兼备,韵味醇厚。“梅花奖”得主史佳花的加盟,也为《傅山进京》剧锦上添花。

晋剧《傅山进京》

晋剧《傅山进京》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