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一新的房屋、人潮涌动的村庄、热闹的娶亲场面……晋剧《母殇》在快乐祥和的氛围中拉开帷幕。谁知,转瞬间风云突变,日本鬼子突袭进村,杀死了新郎,抢走了新娘枣花,枣花的命运也由此改变——不仅让她在日本鬼子的军营里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更让她在逃出军营后的数十年中,忍受着周围村民的误解和歧视。
日前,由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晋剧团打造的新编大型现代晋剧《母殇》亮相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这部演绎慰安妇悲惨人生的六幕晋剧,每一幕都赢得北大师生的热烈掌声。
慰安妇,一个沉重的伤痕累累的词汇,一段血腥残暴野蛮的历史。二战期间,数十万女性被迫为日本帝国主义军人提供性服务、充当性奴隶,其中有近一半为中国女性。这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丑陋、最肮脏、最黑暗的一页,也是世界文明进程中最耻辱的一段记忆。今年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这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中国女性和她们的家人,仍未等到日本政府的一句道歉。
虽然抗日战争题材时常出现于影视作品中和演出舞台上,直面慰安妇命运的作品却寥寥无几。神木县晋剧团大胆尝试,由张跃红、暴玉喜编剧,张世波导演,创排了晋剧《母殇》,讲述慰安妇枣花的一生,深刻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过程中的累累罪行和对中国女性造成的无尽伤害,警醒世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尊重历史是该剧创作者的共识。为此,他们查阅了诸多相关历史资料和书籍,并进行了大量走访。最终,这样一部有着悲惨情节、鲜活人物的作品,于2015年被文化部定为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抗战抒怀、为和平放歌”全国巡演剧目,并在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进行展演。
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演出后的座谈会上,10余位专家学者对《母殇》给予了高度评价。专家们一致认为,该剧大气恢弘,塑造了坚韧、勇敢的中国母亲形象,谴责日军反人类暴行,具有历史诉说意义和现实控辩意义,题材厚重,填补了空白,不是以政治概念的方式,而是融入生活根基之中,开掘人性,加以艺术化地表现;演员表现成熟,唱腔动人,情感表达充沛;音乐广泛吸收榆林小曲等陕西民歌元素,契合剧情,有地域风味。县级剧团的剧目有着大团风采。
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辑赵忱认为,《母殇》以慰安妇为题材,体现了了不起的文化担当与文化自觉。“驾驭这样的题材难度很大,需要把握好分寸,也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母殇》让我由衷地感动。”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王安葵被《母殇》震撼和感动。“慰安妇是我们民族的苦难,这是一段不应该被忘记的历史,把这段历史呈现在舞台上非常有意义。剧中饰演枣花的演员塑造人物的能力很强,唱得也好,体现了基层院团质朴的特点。”
“现实的悲惨是更有力的控诉。”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张红萍从事女性文化研究,对慰安妇问题进行过深入了解。她指出,慰安妇一直是一个沉默的群体,直至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有人研究。她们大多数没能逃脱日军魔爪,活下来的人生活非常悲惨,一般都不会被村民接受,住在远离村子的地方,忍受着孤独。“慰安妇所遭受的伤害,第一次是日本鬼子的伤害,第二次是观念的伤害。这第二次的伤害更加长久、深入、痛苦,无异于‘慢杀’。只有把第二次伤害揭露出来,才能更深刻地体现日本鬼子暴行的残忍。这一点,《母殇》做到了。”(记者 刘淼)
(摘自 《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