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欣赏“爱爱腔”就仿佛品尝一杯味道醇美的陈年汾酒。韵味醇美,余味无穷是“爱爱腔”留给观众的一种令人陶醉的享受。比如在晋剧《含嫣》中王爱爱扮演的刘雪梅演唱的《四月里南风吹麦稍黄》的经典唱段,许多晋剧青年演员也都喜欢学习并演唱这段戏词,但是观众总觉得没有王老师演唱时的那种深厚绵长、吸引力无穷的艺术感染力。这段看似简单却难度极高的青衣唱段并不需要多高的嗓音,但是一定要有极为饱满的激情把人物此时此地的心情表现出来。剧中人物刘雪梅是对周围景物的赞叹,更是对自己喜悦心情的表露。她在采桑叶时把自己比作辛劳一生、无私奉献的育蚕人和蚕宝宝,是对育蚕人的歌颂,也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社会不公的倾述。爱爱老师演唱时,咬字清晰,一字一顿,既不拖泥带水,又不急不缓,完全根据人物的内心流露把唱腔缓缓道来。谁听到这段演唱,都不得不承认这是晋剧大家风范的展示。但是,这样誉满三晋的优美唱腔可不是短时间就能够获得的,其中饱含了爱爱同志付出的无数心血和辛苦。
被誉为“晋剧皇后”的王爱爱出生在榆次南关一个梨园世家。她七、八岁时就跟祖母筱桂花学艺。据说,在祖母严格的指教下,白天苦练唱腔、身段、把子功,夜晚睡觉,要她把两只脚像枕头一样,轮换垫在脑袋下边,苦练腰、腿功。跑圆场的时候,祖母用一条带子把她的双腿绑在一起,她在前面跑,祖母在后面跟,跑慢了祖母就踩了她的脚,步子迈大了就会摔倒。天不亮就跟祖母到城墙脚下练嗓子,一练就是几个钟头,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使爱爱的天赋歌喉得以磨练。祖母的严厉使爱爱饱尝了艺术的艰辛,却也为她打下坚实的基础。九岁时,爱爱加入榆次新生剧团,登台演出了开门戏《凤仪亭》中的《拜月》,她那带有童稚清脆而又甜美的演唱,立刻就博得观众阵阵掌声。后来,王爱爱转入晋中专区晋剧团,受到晋剧表演艺术家程玉英的悉心教导,使她在钻研“程派”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大有长进,不久就以《明公断》、《教子》、《回龙阁》、《樊梨花》等剧中的出色演唱誉满晋中各地。1960年,王爱爱调入刚成立不久的山西省晋剧院青年团,又得到另一位晋剧表演艺术家牛桂英的赏识和指导,汲取了牛老师积累多年的艺术经验,使她的唱腔艺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她对两位老师的演唱艺术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根据自身的条件,巧妙地把“牛派”低回婉转的“云遮月”唱腔,融入“程派”酣畅淋漓的“嗨嗨腔”,同时把二者的艺术精髓融会贯通,加以创新。既保持了“程派”高亢、激越、热情、奔放,以刚为主的特点,又吸收了“牛派”稳健大方、委婉缠绵,以柔为主的风格。同时,爱爱还借鉴了郭兰英的某些科学的民歌演唱方法,逐步形成了晋剧青衣唱腔中的一个崭新的流派,也就是深受观众喜爱的“爱爱腔”。王爱爱专攻青衣正旦,唱、念、做基本功都很扎实,尤以唱功见长,而且善于利用音调的回环跌宕,抑扬顿挫,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她音色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韵味醇厚,特别是唱腔尾音的润腔,灵巧多变,高低自如,在晋剧旦行中独树一帜。
王爱爱自登台以来,已经在晋剧舞台上耕耘了六十多年,她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古今妇女形象。如《打金枝》中的沈后、《梵王宫》(即《含嫣》)中的刘雪梅、《明公断》中的秦香莲、《算粮》中的王宝钏、《教子》中的王春娥、《金水桥》中的银屏公主、《出水清莲》中的王桂英、《陈三两爬堂》中的陈三两、《龙江颂》中的江水英、《三上桃峰》中的青兰等等。无论是仪态庄重的王后、公主、夫人,还是勤劳朴实的农家妇女,都以她清脆嘹亮、声情并茂的唱功,细腻质朴、鲜活生动的表演,为晋剧舞台增添了众多光彩熠熠的人物形象。而多数以这些人物为依托的代表剧目,也都在王爱爱的不断精雕细琢和发展创新中,经受了时代的考验和观众的认可,至今久演不衰。她的演唱功力,不仅表现在演唱节奏缓慢的[平板]、[夹板]、[慢二性]、[慢垛板]等慢板上,而且也表现在演唱节奏很快的[流水]、[垛板]等快板上。在《见皇姑》中,王爱爱扮演的秦香莲有一段长达三十八句的成套唱腔,节奏由慢到快,表达了秦香莲见到皇姑后悲愤交集的复杂情感。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王爱爱出字如流,一气呵成,把秦香莲埋在心底的满腔怒火全部迸发出来。体现出了她深厚的演唱功力和运气、换气的熟练技巧。她所扮演的角色端庄、大方,她的表演和演唱,沉着老练、不温不火、恰到好处,表现出一种稳健大方的大家风范。如在《打金枝》中,沈后有一段著名的唱段“劝宫”,板式为[二性垛板],上下句结构,三十多句的唱腔用一种板式演唱,很容易让人感到淡而无味。王爱爱对每句唱腔都反复设计,让人感到字字有情,句句有理,丝丝入扣,一个端庄稳重、深明大理的皇后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人回味无穷。
王爱爱的演出美妙绝伦、令人神往。专家和戏迷们评论她的演唱时,几乎用尽了古今中外最美好的字眼。如今的“爱爱腔”已经不只为山西人情有独钟,外省的听众、戏迷也对“爱爱腔”赞赏备至。不仅是中老年观众,就是一些追逐新潮时尚的青年都对“爱爱腔”爱不释手,她演唱的《汾河流水哗啦啦》、《人说山西好风光》等歌曲,早已进入流行歌曲的行列。她的徒弟史佳华是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苗洁也是“梅花奖”获奖演员,而陈转英、杨志爱等众多山西戏剧“杏花奖”获得者更是在观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由于许多主客观的因素,王爱爱除了获得全国演唱艺术最高水准的“金唱片”奖外,没有其他奖项,但是“晋剧皇后”的美誉就是观众送给王爱爱最 好的奖励。
(节选自王笑林编撰《中华戏曲•晋剧》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