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命红的戏,烂鼓烂铜器,穿的红袍补补丁,穿的马裤露几几。
离我村东十里有个董村镇,五六十年代年年有庙会,日子死定旧历三月二十。定的戏班子铁定舍命红的戏。叫人耐以寻味。
董村镇是个大村,近一千余户,五六千居民,有钱。周围的村有些年就请不起戏班子。所以三月二十都会来赶董村的庙会。来看舍命红的戏。
那个年代,够不够三百六,穿不穿丈八布。一切物资都很紧张。舍命红的剧团,鼓只有一面是好的,锣开了裂还在用,确有舞打把戏装的一部分撩下台的事,剧团是够穷的。
剧团穷归穷,唱的不咋地就不咋地,可是嗓门大,唱的卖力,老乡就喜欢。五里以外在晚上也听的见,老乡叫他叫驴红。
看戏的人有三六九等。我们那时还是娃娃,买个风车,喝碗豆腐脑,看看西洋景等是我们的乐子。
他们演《算粮》《登殿》也只是爱看魏虎贼,左铜锤右大刀,听的懂的也就是魏虎贼老唱“她三姨那诶诶......”大人们才仔细听“王宝钏手提竹篮向前行,到坡前挑野菜苦度光阴,见一将白袍红马直向寒窑奔,莫非是薛郎转回窑门......”
《三娘教子》是一场苦情戏,家中有不听话的孩子的寡妇们能听的流了泪:“王春娥下机房自思自叹,想起了奴的夫好不惨然。春娥女好一比失群孤雁,老薛保好一似浪里舟船, 薛倚儿他好比无弓之箭,每日里在书房苦读圣贤。 将身儿来至在机房织绢,等候了我的儿转回家园......”
《空城计》就几个人唱,一点也不热闹。孔明唱的”正在堞楼我观山景,耳听得城外边乱纷纷,手搬着城垛口往下临,原来是老司马统来大兵......“长短不同,好多老乡都会唱这一段。
唱《断桥》的“十炉香”几乎是台上台下一齐唱:“许官人进殿去双膝跪定,香炉里上起了十炉馨香。一炉香烧于了玉皇大帝,二炉香烧于了关公二郎。三炉香烧于了三霄娘娘, 四炉香烧于了四海龙王。五炉香烧于了五方五位,六炉香烧于了南斗六郎。七炉香烧于了北斗七星,八炉香烧于了八大金刚。 九炉香烧于了九天仙女,十炉香烧于了十殿阎王。
我把这:十殿阎王、九天仙女、八大金刚、北斗七星、南斗六郎、五方五位、四海龙王、三霄娘娘、关公二郎、玉皇大帝个个都敬到,为保得白娘子一世平安! ” 看戏的人都站起来跳,闹的土场子,更鼓烟尘。
《坐楼》《杀楼》的七十二个动不动,阎婆子骂宋江更是来劲:“动不动上楼来开口就骂,动不动上楼来扬手就打;动不动上楼来两眼瞪大,动不动上楼来裂嘴呲牙。……” 叫好声四起。后一个七十二个动不动,有些黄,也快散戏了,脸嫩女人开始溜了,男人们跟着一起吼:“动不动上楼来空中吊旦,动不动上楼来柳树盘根,动不动上楼来杵玉流浔,动不动上楼来独后抽筋。……”
“忘八,戏子,吹鼓手”在过去时代被人为是下九流。那个年代唱戏的地位虽有了提高,但戏在唱的好,也没有人给他们树碑立传。
大概是是王镜儒,因为他喜欢写字,是剧团的文化人。1985年在忻州大南宋村戏台的白墙上写下了一幅舞台题壁:
千古不朽载流芳感铭牌
山西省晋北区忻定晋剧团万古留念
团长:罗圣华、指导员:任林富
主演:张正祥、刘桂香、白菊仙、田凤英、李玉珠、郑小栓、白清廉、李占魁、白少春、李蔼、曹石元、白银凤、樊月香、张美云、刘全英、贺灵芝、阎子仪、王玉玲、贺润芬、马福鱼、宋金兰、武成云、张川义、张存治、史连堂、月娥、环娥、春娥
乐器组:田二小、温喜全、李仲明、牛金奎、蔡贵保
音乐组:李成明、周峻山、张存祥、张怀智
勤杂员:韩登(代事务)张怀智(代交际)王映堂(代画景)
一九五九年八月三日留
要知到那是正是:1958年冬,忻县专署与雁北专署合并为晋北专署,定襄和忻县合并成忻定县,定襄被称之为定襄镇,原忻县剧团人马大部去了大同,以定襄剧团为班底,原忻县剧团留下的人作补充,成立了忻定县晋剧团,阵容整齐,兵强马壮,号称“百人大团”。
这个阶段,指导员杨贵方,副指导员任林富,团长为外蒙归侨戏曲内行罗圣华。可见指导员杨贵方没录入,也可能还有其他漏掉的人。也许这仅是这次到大南宋村戏台演戏的全体。
舍命红张振祥,原平城内人,年幼时为躲避兵荒马乱抓壮丁,就到内蒙戏班学戏,尔后回原平,又到忻县剧团在了几天,正赶上十二红刘宝山回家乡剧团演出,张只好为刘拉二套,整天因演不上戏而憋屈难捱,一气之下跳槽至定襄剧团,剧团正在用人之际,须生门又是最缺把式,当然求之不得。张总算有了用武之地,如鱼得水,当然暗暗窃喜。他身材修长,扮相端肃,排架展豁,唱功扎实,嗓音虽发暗,但特别受听,吐字特别清楚。唱腔虽北路味浓重,但北路观众特买账,所演《斩子》、《困雪山》、《杀楼》等戏,令定襄观众为之入迷,叫好。张来团后,一下改变了须生门的弱势,成了剧团最受观众喜爱的头牌演员。
1957年下半年,剧团乘十二红刘宝山由口外返乡在忻县剧团演出之机,特邀来定,与二梅兰雷补枝联袂演出晋剧《打金枝》,两位名角各展其长,珠联璧合,戏场内掌声雷鸣高潮迭起,连续演出半月,场场爆满。此举不仅赢得了票房,还提高了声誉,成为定襄演出史上的一件盛事。
1962年春,舍命红张振祥与妻石立仙(刀马旦)离开定襄,留在忻县剧团,1963年后本人申调,远赴内蒙搭班失意,尔后辗转至岢岚县晋剧团,文革中剧团解散,流落至砖窑任事务长,因身体不佳,故较早辞世,终年仅49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