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曲润海改编《富贵图》演出2000场——包澄洁随想


他把一个剧本不停地改了30年,
几代演员演绎,各具特色,不间断地演出了2000场。
创作了可在各种场合演出的不同版本,
一出传统剧目,已位居当代经典榜上。

曾经的山西省立范亭中学时,我们的学生会主席,
曾经在《放下你的鞭子》里把抽打女儿的老汉扮装。
踏入了北京大学的校门,
怀揣着他的文学和戏剧的梦想。

离北大,归乡里,进了省委宣传部,
却把“山药蛋派”文学的形成和理论细细品尝。
当他当上了省文化厅长,就有了 “梆子厅长”绰号,
“一个剧种没有几个优秀的团,
一个团没有几位好演员,
没有几出叫得响的剧目,
你干不下个甚。”
这是他的观点,
青年演员培养,剧团、剧目建设他始终紧抓不放。
30多年前的播种以及其后不间断的努力,
引来山西戏曲30余年的彩凤飞翔。

他让我在护国寺人民剧场第一次看到了《富贵图》,
简单的舞台装置、几个人物的唱做念舞,
坚守中国戏曲艺术的表现法则,
改变、创新全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之上,
那熟悉的腔调,更是让我热泪盈眶。

观众大部分是在北京的山西人,
散场时蜂拥至台口没人离场。
霎时间台上台下突然爆发的一片欢腾!
皆因为从观众席走上台的是华国锋,
久违了的山西老乡。

从文化部艺术局调任艺术研究院,
我的学兄又成了我的领导,党委书记还兼副院长。
见面先指着我向随他而来的两位副院长介绍:
“他的父亲曾是我读高中时,代过汉语课的先生。”
几十年前代课的师恩——他没忘。

从这时开始耳朵有点不聪的他,
要我随他看山西的戏,
重点是对剧目音乐发表意见,
希望我帮他号脉把场。

碗碗腔、蒲剧、上党、中路、北路、河曲二人台悉数看过,
更难忘的是清华大学的那场《四大梆子》的交响。
尤其是节目中穿插的传统神奇锣鼓套打表演,
这纯而又纯的声响、独特的乡音,令人喜极而泣,
乡党们的掌声、叫好声在剧场久久回荡。

在山西从南到北每到一地他对演员都如数家珍,
所有剧种的每个剧团、剧目都在他心上。
去年的谁谁得了梅花奖,今年应该是谁,明年又该是谁谁?
数着、安排着,推进着,成了“三外闲人”后,
还是那个“梆子厅长”。

他老了,往忻州观看北路《佛光寺》,
腰上吊着的尿袋时间已经很长。
头发全白了、背也弯了,
已是长眉老人的他,
仍旧是一本一本地改戏、写戏、谈戏,
之余还一定要坚持坐在排练场。

他是有理论更是有实践的剧作家,
他说剧作家的本子不能等同于排演本,
作家要和导演合作把剧本改成排演本,
而后导演、作曲、演员才能进入二度创作的排练场。

他说音乐是一定要有风格的,
上党梆子哪出戏的配器谁谁配得最好,
好在开幕曲一个强烈的乐队全奏之后,
就剩下一把主胡尖脆轻柔的吱扭声响,
这揪人的乡音,一下就把观众引入了上党。

常见庄重的艺术研讨会上,
领导们讲完话说还有事,拍拍屁股走了。
八十老翁,不仅要做长篇发言,
而后仍手扶桌案静静地倾听其他人的演讲。
其实那些讲完话就走的人完全可以不来,
留出时间让全体与会者多听会儿山西戏曲发展亲历者说短道长。

他这个官做得有点儿苦,
但是绝对地受群众的赞扬。
因为他心里装有满满的戏曲人和山西的戏曲观众,
他最不缺的就是文化自信,
更从不把这一点挂在嘴上。

他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作家,
他是艺术家忠实的知己、剧团的靠山、群众的念想。
他是文化官员中文化事业的管理者的表率,
因为他的心里始终怀揣真正为民众谋利益的信仰。

我看着,想着,
一直以为应该有一笔“曲润海研究基金”,
有序地记录下他的口述史,
并把相关资料整理归档。
这件事一定要让专业的人去做,
这是曲润海的戏曲学研究,
也是山西戏曲研究的当代篇章。

总结出他一直都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还要浓墨重笔地、准确地把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写上。
如此方能看出他的定力和眼光,
这项研究一定会令我们少走弯路明辩方向。

我以为在山西的许多名人中他就是当代名人,
皆因为在这红火热闹的年代,
他日夜坐在那冷板凳上。
为家乡戏曲的繁荣呕心沥血,
因此他一枝独秀,
也才有了《富贵图》的2000场。

英雄是什么模样?
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什么模样?
看看,他就是,
只做对的事不作错的事,
和蔼一老翁,
就是这模样。
他是我心中有资格获得“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勋章”的最佳人选,
——假如要是有这个勋章。

中国艺术研究院 戏曲研究所包澄洁
(山西省立范亭中学初33班学生,郭厅赠号:半个山西人)
2017年7月29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