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是山西省文化厅新的领导班子开始工作的第一个年头。这一年,文化厅机关进行了整党,按照党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的要求,紧紧围绕着党的十二大提出的伟大目标,统一思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特别是围绕端正业务工作的指导思想进行边整边改,使我们看清了文化工作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看清了文化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关系,看清了振兴山西文化的意义,并且开始认识和找到了振兴的突破口,响亮地提出了开创我省文化工作新局面的四个方面的任务和要求,即在三五年内:①培养出一批第一流的人才(包括创作、编辑、导演、指挥、表演、放映、教学、考古、古建、文博、管理、美术、图书、群众文化、理论研究等门类);②创作出一批第一流的精神产品(各种文学艺术作品、剧目、节目、表导演艺术、各种理论研究文章、各种科学实验成果、各种文化艺术教材等);③建成一批第一流的现代化文化设施; 4 出色地完成国家计划和各项工作。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抓不抓和抓好抓不好各种优秀人才的培养,这是我们的文化事业能不能真正发展繁荣的关键所在,是我们文化事业能否振兴的主要标志。我们的态度是三个“舍得”,即:舍得投资;舍得花费力量;舍得消耗精力。
在人才的培养上,我们又注意了四个结合,即:使用人才和关心人才结合;发挥人才作用和加强人才管理结合;提高现有人才素质和加强对未来人才的培养结合;培养一般人才和培养艺术专门人才、尖子人才结合。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我们抓了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工作,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工作,人才流通和建立后备队伍的工作,并且在艺术专门人才的培养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为晋剧院增设了青年演员培训班,在京剧团增设了青年队,在话剧院增设了青年团,为歌舞剧院举办了舞蹈培训班,此外,还为全省举办了若干个短训班等等。
在培养人才上,我们曾采取了送出去代培,请进来讲授以及开设多种临时训练班的办法,从各个方面广开才路。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和效果都是较好的。
1984年,全省在整个创作上所取得的成绩是很可观的,单就上演的新剧目,就有174 个。在繁荣创作上,我们的体会是:
1、 要认真解决好创作思想问题。我们固然要抵制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但是,就我省来说更主要的还是必须彻底肃清“左”的影响,进一步解放思想。
2、要在提高创作质量上大作文章。一年来,围绕这个问题,我们曾召开了三次创作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反复修改,使我们已收到的剧本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同时我们体会到要提高创作质量,必须首先提高创作人员的素质。一年来,我们在关心创作人员的艺术实践时特别强调了加强创作人员的社会实践,为此,我们组织了30多名青年剧作者用两到三年时间深入生活,他们是我省戏剧创作队伍的第三梯队。
3、认真落实创作人员政策。艺术创作活动是很艰苦的脑力劳动,对艺术创作者同物质财富创造者一样,应体现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要敢于通过奖励,调动作者的创作积极性。一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花了一些钱,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今年年初,我们提出了,“振兴山西戏剧”的口号,计划在三年内分三步进行,即1984年重点抓中路梆子(晋剧)振兴,1985年重点抓北路梆子振兴,1986年重点抓上党梆子振兴(蒲州梆子的振兴,抓得较早,现在已取得可喜成就)。在1984年的振兴晋剧中,我们有两个较深刻的体会,一是振兴晋剧必须走“综合治理”的道路,二是振兴晋剧必须“总体作战”。
晋剧(中路梆子)是我省的代表剧种。晋剧的前景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省的戏曲艺术水平。因此,振兴晋剧现在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而要振兴晋剧,就必须搞“综合治理”,这是因为:第一,晋剧(其他剧种也样)是一门综合艺术,因此治理晋剧,单靠抓剧本是不够的,而必须从剧本、导演、表演、音乐、舞美乃至于字幕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第二,振兴晋剧的标准,就是要使晋剧能够适应当代观众,尤其是当代青年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欣赏水平,因此晋剧艺术如果固守旧的一套。那就势必被当代观众所抛弃。第三,振兴晋剧是历史的任务,时代的要求。任何艺术的生命力都取决于能否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如今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内容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生活内容必然要求新的艺术形式去表现,这样也就要求我们的晋剧艺术必须在各个方面都赶上现实生活的步调,以新的面貌来满足人民新的需求。
一年来,我们在晋剧的改革上,曾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尝试,在某些方面的成就是很可观的。这些成就集中地反映在10月20日至11月5日举行的振兴晋剧调演中。这次调演出现了一批思想意义新颖的剧目,使得晋剧这一古老的剧种,在古为今用上闪烁出耀眼的光芒。从表现手法和表现能力上看,这次调演取得了较大的革新,例如:晋中艺术剧院青年晋剧团演出的《杨儒传奇》,就注意了从剧本所提供的时代环境、人物性格以及观众的欣赏情趣出发,改造了旧的程式,创造了一些新的表演手段。晋中艺术剧院的《吴王剑》创造性地运用了写实手法,来增强艺术真实感。忻州市的《落凤潍》、沁源县的《杨飞揭榜》又把写意与写实紧揉一处,大大增强了生活气息。从音乐, 唱腔方面看,这次调演的一些剧目也是别开生面的,如《杨儒传奇》,在传统戏曲音乐旋律的基础上对伴奏、配器、节奏等都进行了新的探索,大胆地加入了架子鼓、沙锤等,加快了节奏,丰富了音乐色彩和表现能力。《吴王剑》在解决男女同调上取得显著成绩。大同市的《宏图大业》还运用了轻声唱法。所有这些尝试,都同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发生了共鸣。
振兴晋剧不仅仅是剧团一家的事,而是整个文化部门都必须支持、必须努力的事。从这次振兴晋剧调演所得出的经验看,必须把振兴戏剧的工作与建设两个文明联系在一起,因此就要求戏剧研究单位、戏剧表演单位、戏剧艺术教育单位、文化报刊宣传单位以及人事、财政、商业等方面广齐来抓。(本文是作者关于1984年文化工作小结的一部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