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看戏看热闹,为角儿叫好,知道的也都是角儿,但在戏班里,实际上打鼓师傅最大。
这个“大”,指的是最有威望,最受人尊敬。为什么?传说中,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天下之初,民间并不安宁,有大臣出主意,说多办一些戏班子,演那些忠君爱国、行善积德的戏,民间的风气也就会一天天好起来。又有大臣提议,不如朝廷先办一个,大臣们先披挂上台粉墨登场,百姓自然就会效仿。李世民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便说自己打鼓,有些大臣虽不情愿演戏,但皇上都打鼓了,他们只好纷纷报名。后唐明皇李隆基酷爱戏曲,又打鼓又演丑角,被奉为“梨园祖师”。因为李世民、李隆基都打过鼓,所以打鼓师傅在戏班里最大。
抛开掌故不谈,实际上鼓板(通常右手执鼓,左手执板)的确是我国戏曲乐队中集伴奏、领奏、调度、指挥于一身的独特乐器。“凡属歌舞之类者,盖无一不以亦无不皆以鼓板掌其节拍、齐其动作、鼓其精神也”(引自《中国戏曲史》)。梨园行也有这么句俗语,“一台锣鼓半台戏”。
上世纪40-70年代,三晋梨园就有几位鼓板师傅名噪一时,至今为圈内人尊敬与推崇,被称为三晋鼓王,他们分别是:申天福、冯万福、白晋山、陈晋元。鼓王司鼓,等闲人也配不上,所以他们不同时期都给三晋戏王丁果仙打过鼓。
晋剧鼓师申天福 申大王
1 “六亲不认”的申天福
申天福(1905年-1983年),平遥县香乐村人。他的父亲申海山在皮影班拍铙钹,也能打鼓板,所以申天福从10岁起跟父亲学打鼓板,18岁上走猴儿班(即皮影班)。
32岁,申天福开始走戏班。最初,他在同梨园拍铙钹,后来专司鼓板,曾为老十七生董全福、旦角一点红(有福子,冀美莲之师)等名家打鼓。虽然进戏班打鼓板晚,但申天福天资好,学得快,他向狗蛮师傅(高锡禹,更早的名鼓师)学过,其司鼓的底号与狗蛮师傅的路子一样,深受称赞。
申天福伴戏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谁耍儿戏,他便六亲不认。
鼓板师傅是戏台子上的总指挥,对每一个演员的台词、唱腔、动作都清楚得很,假如有演员在台上不认真演戏,申天福一眼就能看出来,当场就会让他下不了台。真是“当场不认父,举手不留情”。因此,人们送他外号叫“黑龙王”。
申天福打起戏来平稳,能沉住气,楗子不打富余的。演才子佳人的戏,用小家具(指用小锣、铰子伴奏)时,他的下楗轻如鸿毛,又巧又调皮,富有美感;演帝王将相的戏,用大家具(指用马锣、铙钹伴奏)时,下楗重,气势宏伟。
申天福打戏底号清楚,有棱有角,有杀有斩。而且他还懂文场,能弹三弦,节奏感很好。民国二十年前后(1931年),申天福为丁果仙司鼓四五年,当时,丁果仙在长风剧场的演出多由他伴奏。1952年,丁果仙、狮子黑乔国瑞演出的晋剧《捉放曹》在北京灌唱片时,丁果仙还是请的申天福打鼓板。申天福还曾为说书红高文翰、文武双全的筱吉仙、擅演苦戏的花艳君等名家长期司鼓。
晋剧大师丁果仙 晋剧鼓师冯万福 冯万福(1911~1961)乳名马儿,山西省孝义县人。出生于吹鼓手之家。
2 名角爱请冯万福
冯万福(1911年-1961年)乳名马儿,孝义县人,出生于吹鼓手之家。那时“王八戏子吹鼓手”被视为贱业,常人不与攀亲,但冯万福却在鼓板界打出了名堂。
他6岁随父学艺,练就了一手好唢呐。17岁入汾阳戏班,先弹三弦,后学司鼓。1939年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文化宣传第三队为三儿生孟珍卿、刘芝兰、筱桂梅等名伶司鼓,后到太原,先后入丁果仙的民众剧院(日伪时期为新民剧院,人称“二院”)和晋声剧团,后晋声剧团改为省晋剧团后,冯万福就是省晋剧团打鼓板的“一把手”。
冯万福曾为丁果仙、乔玉仙、刘俊英、孙福娥、王银柱等晋剧名伶司鼓,他技艺精到,指挥手势、底号明晰,起承转合自如,与演员、琴师配合得和谐统一,所以当时许多演员演戏以及灌片录音,都爱请冯万福来司鼓。1952年全国戏剧观摩会演,丁果仙为毛主席及中央首长演出《打金枝》就是请冯万福担任的鼓师。
1959年2月初至4月中旬,丁果仙随山西人民福建前线慰问团赴福建海防前线慰问演出,司鼓师傅就是冯万福。丁果仙非常敬重冯万福。一天早晨,冯万福先生在他们下榻的厦门宾馆后花园散步。这时,丁果仙也来到后花园,远远看见冯万福,就快步走过去,伸出双手,非常热情地和冯先生握手致意。
冯万福相对固定地为丁果仙司鼓,是1959年4月丁果仙到省晋剧团工作后的事。
晋剧鼓师大师白晋山
3 有“金字招牌”的白晋山
白晋山(1922年-2001年),乳名福润,太原市北寒村人。自幼家贫,五岁丧母,十三岁入阳曲县新城双义园学唱戏,启蒙师傅门关黑,为他奠定了中路梆子功底,后拜老旦张春林为师。他嗓音清脆洪亮,兼工须生、小生。十五岁,即在静乐、岚县、太原北门外一带初获声誉,群众送他艺名小十三红。
说到这里,插段题外话——梆子戏艺人的艺名。
梆子戏艺人的艺名多数是观众折服于他们的艺术,欣然赠送的。当然也有的是演员为展示个性自己给自己起的。这些生动、形象的艺名以后经群众广泛流传,成了梆子戏的一个独特景观。
过去艺人起艺名,约略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以其原籍和从艺地点取名。如河边红、盖晋阳等;二以其从艺或唱红的年龄取名。如七岁红、十一生、十三旦等;三以其擅演的剧中角色取名。如大郎红、彦章黑等;四以其表演特色和特技取名。如说书红等;五以其形象特征取名。如秃红、狮子黑、一撮毛等;六以所挣包银数取名。如赛八百、一千红等;七以其艺术魅力取名。如万人迷、抓心旦等;八以其曾从事的职业取名。如灌肠红、油糕旦等;九以其本名取艺名。如天贵旦、春蛮红等;十以雅化的形象取名。如果子红、小电灯、夜明珠等等。
再说回白老先生。
抗日战争爆发后,双义园解散,福润提前出科,后入唐风剧社,辗转北京、丰镇等地,过门师傅刘玉富为其起名白晋山。后他住丁果仙班,一日出演《斩黄袍》,演出中却突然碰上戏曲演员的坎儿,倒仓(戏曲演员在青春期发育时,嗓音变低或变哑),再也没调过来。但白晋山放不下戏曲,1940年又重返梨园,还在丁果仙班,做了一段时间的配戏之后,22岁的白晋山毅然弃演改学场面,钻研鼓板技艺。
白晋山演员出身,懂演员,演员出身打鼓板在晋剧司鼓界是最高档的,也是一个鼓板师傅的“金字招牌”。演员不论好坏,他都能配合得打好鼓点。用行话说就是“能把演员安顿好”。演员只需一个手势甚至一个眼神,白晋山就知道他们的用意。
1950年,丁果仙组建了太原市新新晋剧团并任团长,牛桂英、郭凤英、白晋山任副团长。直到1958年,丁果仙的戏都由白晋山司鼓。1955年,丁果仙的电影《打金枝》的司鼓师傅就是白晋山。
白晋山与丁果仙相识多年,又为其执鼓多年,二人在舞台上默契自不必说。二人在工作期间,白晋山常为丁果仙出谋划策,丁果仙前半生的艺术造诣,白晋山功不可没。没有白晋山,和平剧院(新新剧团演出场地)的戏就站不住脚。经过他的策划、扶衬,戏就能立在台上。
1964年,“丁果仙舞台生活40年纪念演出”在并举行。丁果仙专门请回白晋山为其司鼓。那时两人已经多年再未配戏。丁果仙说:“晋山啊,这出戏我好久没唱了!”白晋山说:“这出戏我也好久没打了!”但一上场,虽多年未合作,一开戏两人还是默契一如昨日,满堂喝彩。
晋剧鼓王陈晋元
4 丁果仙教陈晋元用感情打戏
陈晋元(1931年-2004年),又名小元子,祖籍河北保定,太原出生。童年饱受苦难,10岁起开始学戏,后改学司鼓。受名鼓师申天福、白晋山指教,享得“鼓王”美誉。
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丁果仙艺术创造力最为旺盛的黄金时期。这时,陈晋元就偶尔曾为丁果仙司鼓。对于陈晋元来说,一方面能为这样大名鼎鼎的表演艺术家司鼓,实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另一方面,给名家打戏又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陈晋元曾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写道:她对我说,晋元,打鼓板的是一家之主,光有功夫、技巧还不能打好戏。要通过演奏的轻重缓急,打出人物喜怒哀乐的感悟来。打鼓板的精髓,就是一打节奏,二打感情。
陈晋元初为丁果仙打鼓板时,没有掌握住丁果仙的情,戏打下来,配合得不够默契,不能令丁果仙满意。丁果仙演完后,不卸装就找到陈晋元,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剧本的思想感悟体验不深。最后她还点化陈晋元说:“你试着联系你自己的苦难童年想想。”
陈晋元细心琢磨了一番,待第二次为丁果仙打时,他就进入角色,带戏上场了,把鼓板打出了感情。
1959年,丁果仙到了省团后,除冯万福外,陈晋元也开始相对固定地为丁果仙司鼓。
陈晋元在伴奏时能随情易音,与丁果仙三回九转的唱法很有关系。比如,丁果仙演唱的“流水”,对快慢、轻重都非常讲究,当剧情发展到激昂慷慨时,她唱得很有杀气,鼓楗也必须随着轻重缓急,带有斩杀性,方可与戏浑然一体。而有些地方,丁果仙大师的演唱又好像在说话,打鼓板就必须也楗巧,给人有说话的感觉。
经过丁果仙的指点及与其合作,陈晋元摸索出了在伴奏唱腔时,通过鼓点的稀密来刻画各行当人物特点的规律,为其今后成为一代鼓王奠定了基础。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