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家的"三月三"说起来话长,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姥爷家那个村子在方园十几里也是个大村,有话说离城五里近八村,说的就是姥爷家这样离县城很近的大村。村名至今未改,仍叫郭家古堡。
姥爷大名瑞昌,念过私塾。会打算盘,能写对联,在那年代也算识字人。姥爷生性忠厚,为人实在,家母深得遗传。姥爷靠种田种菜为生,农闲時也做点小生意,主要是卖自家的菜,还有姥爷生的绿豆芽。推着独轮车,吆喝着走脚串巷,因其豆芽鲜嫩,童叟无欺,买卖公平,深的好评,村人都尊其瑞昌伯。
姥爷村有会,每年三月三为正会,就在村中大街。毎会三天,会时人头攒动,买卖无数,还唱大戏,热闹非凡。
姥爷家村西头住,按人民公社的叫法,习惯叫"二队"。院中有棵参天大榆树,足有十好几丈高。进村的人离着好几里地都能看到。人们都说看到瑞昌伯家的大榆树,就到了三月三会场,错不了。我们那里的人管这叫"赶会"。
郭堡古村东西长,村中一条大街,也是通县城的"官道"。砂石路,村中一段石板铺街,街二侧为商铺和住家。"会"就设在街上,街北侧有一贯村明渠,为青砖砌成,宽约二尺,深有三尺,渠中排水。因是明渠无遮无盖,但终无染污。赶会人皆多,不见人抛物入渠。也无提示,也无看管。现在想来也是奇迹。也见民风善良,教化有方。若至今日,是万万无能。
会上商品大都为农资,日常生活用品和土特产。但这和孩提的我们佛仿无关,我们期待和留恋的是那揪人馋虫的小吃和撩人心襟的杂玩,那也是印象最深的记忆。
每逢三月三正会学校照例早放学,同学们结伴赶会,现在想来也是件十分愜意的事。
会上的小吃很多。5分钱的棉花糖,2分钱的冰棒还有1分钱一的酸枣面。都是同学们能拿来共享的。记忆最深的是那香味弥漫,散发着芫须和素油清香还夾杂着胡辣粉浓郁味道的丸子汤和那特殊的售卖方式。一碗汤一角钱,10个丸子。但一群孩子没法分享一碗汤啊?其实不然,古堡自有古堡的纯朴,古堡自有古堡的民风,还有古堡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一碗丸子只要碗里还有丸子,那汤是可以免费添加的。孩子们凑足一角钱买碗丸子,然后轮流开始喝汤。岂不知丸子汤丸子汤,那就是喝汤吗?但你放心,所有的摊主不是不明白,但不会多语。照旧一碗碗配料,笑咪咪的端上来看着孩子们喝的滿头大汗,还会时不是的多加个丸子。现在思来,那不就是晋商文化的生动体现么?你能说商家不精明,还是说孩子们取巧。其是都不是,那就是民风纯朴,人心厚道。在今天看来真正感到弥足珍贵,感叹逝去,怀念以往。
会上杂耍挺多,耍猴,变魔术,甚至打卦测字,应有尽有。但让我最难忘的是一种叫“拉洋片”的说唱艺术。置一大箱,箱上有孔,箱前有凳,可同時容2人观看。箱内有画片多幅,在艺人操作下不停变幻,图片应该是用凸凹镜放大的。艺人在箱旁敲打家伙什,演唱小曲。听来也很幽长韵美。可惜的是它即不能像棉花糖5分钱买一大捧分而尝之。也不能像丸子汤样留下丸子去加汤。所以家境清贫的在下始终沒有亲眼目睹其中的奥妙,现下3d4d亦不稀奇,想来小小“拉洋片"有啥。但终究沒能得到的是宝贵的,这也算是人生不可获缺的遗憾吧!
赶会最热闹的恐怕就是唱戏了。俗话说姥爷门口唱大戏,不听话的外孙也要去。这就是那个年代的写照了。那时不懂戏,纯属凑热闹。但实实在在听过晋剧名角的戏。如《打金枝》《狸猫换太子》<双罗山><走山>等等。也听过名家程玉英,程灵仙,十一生郭风英的演唱。思来,现如今能听懂晋剧曲牌,还会哼唱几句,恐怕就是那时种的根。
看戏还有一大趣事,就是《扛前台》。每逢过会唱戏,十里八村的大姑娘,小伙子都会来助兴。每村的小伙子都会结伙挤在前台下,称扛前台。明说是在最前排看戏真切,其实是为了引起后面看戏姑娘的关注。一村不让一村,一伙不让一伙,拼命角逐,不甘落后,互不相让。能霸住前台口不被挤走的被称为好后生,自然也是大姑娘,小媳妇热议的话题,被津津乐道。用现下的话讲是,粉丝无数人气旺。
也始终不忘姥爷的猪肉炖干豆角,三擦油烙饼。很怀念那个时代,怀念慈善的姥爷,怀念那个年代的”三月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