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40至70年代,三晋梨园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忠则(申天福)、马儿(冯万福)、白晋山。一提起这句话,行内人和戏迷都知道这三个人,就是我们前篇所述的晋剧鼓板界三位祖师爷级的人物,加上他们之后的陈晋元,基本上鼓师的传承谱系就清晰了。这几位鼓师都已先后驾鹤西去,让后人无法更多地了解鼓王们的成长过程。

但,还好,每周日下午,在省城迎泽公园藏经楼东侧的“晋剧艺术”老年乐的场地,还活跃着一位鼓师,他便是曾为丁果仙先生司鼓的惟一健在鼓师王增福,今年已76岁高龄。

从老先生的口中,我们可以一窥戏班里的最大师傅。

1 9岁王增福给8岁王爱爱司鼓

王增福,1939年出生,榆次下黄彩村人。

上世纪20年代,榆次南大街牛肉西巷口有个“票儿班”(票友们组织的戏班),远近闻名,人们都知道一句话:不用问,不用问,洋车子铺“打二通”。“打二通”是晋剧开戏前用鼓板演奏的一段鼓点,只要听到洋车子铺“打二通”,不用问也知道是“票儿班”开戏了。

这个组织起“票儿班”的洋车子铺东家就是王增福的父亲王笃敬。王笃敬爱戏,自己揣摩揣摩着,学会了戏班子乐队里的乐器。开了洋车子铺后,上午修自行车,下午就开“票儿班”。“票儿班”人少时十来个,人多时二三十个,热闹得很,天天下午开戏,是榆次南大街的风景。

其间,“票儿班”因故停演过100天,而这个“故”就是王增福出生了,王笃敬怕扰了儿子,于是停戏。王增福百天后,“票儿班”重新开戏,从此,王增福天天浸泡在梆子戏里,到了5岁时,打梆子就有模有样了。

梆子是晋剧乐队中的乐器之一,俗称“打木头”,大多从事戏曲伴奏之人多从“打木头”开始,既练手感,又练节奏,也练了基本功。

王增福9岁时,晋剧武场用的12种乐器他已经件件精通,甚至已经能跟着父亲开戏了。就在那年,有了一段梨园佳话——9岁的他为8岁的王爱爱司鼓开戏。

王爱爱的奶奶是晋剧名宿筱桂花,当时她们家就住在榆次南门外,与王增福家隔着一堵南城墙。一日,筱桂花领着王爱爱在南城墙上开嗓,王增福也跟着父亲到城墙上练功,两家人相遇。筱桂花与王笃敬认识,称其为哥。于是王笃敬邀祖孙二人去家里做客。

与晋剧结缘的几位到了家里肯定不会闲着,于是一场小戏开始了。

王笃敬拉二胡,筱桂花打梆子,王增福打鼓板,8岁的王爱爱开唱了。数遍梆子史,也算是名鼓师与名角的最早相遇了吧!

2 1955年拍电影《打金枝》

1948年,不到10岁的王增福就正式走上了从艺之路,在榆次跟了一些剧团。1953年,王增福到太原市晋声剧团看望在这里工作的姐姐、姐夫。王增福没有想到,在他“玩”鼓板时,后来任职为山西省人民晋剧团第一任团长的刘俊英恰好在这里,并看上了这个十来岁的娃娃!同年,太原市晋声剧团经上级批准编为国营,改名为山西人民晋剧团。刘俊英将王增福带到了省晋剧团。

王增福到晋声剧团时,冯万福就是那里的鼓板师傅,后晋声剧团改为省晋剧团后,冯万福就是省晋剧团打鼓板的“一把手”。王增福没有正式拜冯万福为师,但在他心里,冯万福就是老师。而今将冯万福鼓板艺术风格完整继承下来的也只有王增福一人。

在省晋剧团,冯万福看中了王增福,曾有意空出位置,让15岁的王增福为团里的现代戏《万紫千红》《永远是战士》打鼓板,对他进行教导与培养。

1955年,王增福碰上了自己的大机会,这一年,他被选派为我省第一部戏曲电影《打金枝》伴奏,负责打小锣。那是长春电影厂拍摄的戏曲纪录片,丁果仙扮唐王,白晋山司鼓,这两位一前台一后场,是当时晋剧界的扛鼎人物。

拍电影对于习惯了在戏台上表演的人来说,最大问题就是演着演着就出了镜头了。丁果仙先生也是如此。演着演着她就走出去了,导演还得把她叫回来。后来,熟悉了场地,整个人不出镜头了,然而戏曲表演动作很多,丁果仙先生经常手一指,手指又滑出去了。这些放在现在的剧组,大家肯定会笑场,但丁果仙先生顾不得笑,她很认真,会仔细研究镜头,琢磨自己该如何做,所以出镜头的事很快就不再发生了。

王增福也顾不上笑,他竭力想抓住这个机会,揣摩白晋山是如何司鼓的。

3 “文革”期间看望丁果仙

1959年,山西省实验剧院成立,省晋剧团属实验剧院领导。同年4月,太原市晋剧一、二团并入山西省实验剧院,时任太原市晋剧一团团长的丁果仙改任山西省实验剧院副院长。至此,王增福和丁果仙来到同一个单位。

1962年的一天,为丁果仙司鼓的陈晋元去了祁县,而当时有一出戏《卖画劈门》要在省城并州饭店的小礼堂演出,为了应急,王增福上了场,这也是他第一次为丁果仙司鼓。

1963年,王增福在山西剧院为丁果仙的戏《走山》司鼓。演出途中,丁果仙的帽子掉了。这在戏剧演出中是常事,没经验的会慌忙捡起,而对于丁果仙这样的大师来说,她就会不慌不忙地加动作做戏:只见她手指着帽子,绕着走起来,然后自然地拿起。这时,打鼓板就得配合,不能再按原来的节奏打,否则演员就要出丑。王增福立刻加了一段“老八锤”的鼓点。

1967年,丁果仙先生受迫害,当时谁也不敢去看望。但王增福和一位同事去了丁果仙在省城府西街的家。丁果仙先生见到他们很高兴,还为他们表演了她新研究的《红灯记》里李奶奶的唱腔。

受迫害期间,仍在钻研业务,丁果仙先生热爱艺术的热情深深感染着王增福。后来,王增福亲眼看着丁果仙先生被汽车拉走去批斗,心痛如刀绞。

4 为三代晋剧名伶司鼓

打了几十年鼓板,从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到王爱爱、马玉楼、田桂兰、冀萍,再到孙红丽、粟桂莲、王二庆、李月仙,王增福为三代晋剧名伶司过鼓。

说起为名伶们打鼓板,王增福先讲起了“九龙口”。

“九龙口”是戏曲鼓师在台上的座位,初学戏之人,师辈们定先会嘱教“九龙口”不许乱坐,这是上了班规的。传说梨园祖师唐明皇,在梨园管教子弟时打过鼓,指挥排练,为了对梨园祖师的虔敬,故不能随意乱坐。而能坐这个“九龙口”的只有打鼓师傅。

打鼓师傅端坐“九龙口”,演员们就要准备从他身边上场了。“为演员司鼓,要与演员的心意连接,了解他们的特长、优点,所打之鼓板一定要扶衬出他们的长处来”。对于不同的演员,鼓师要善于运用眼神、手势、底号等调动所有演奏员的激情。比如唱俏皮些的唱腔“嗒嗒嗒……抬”(音),鼓点要清脆;表达生气的唱腔“嗯——啊啊啊”(音),鼓点要发狠、大气。

丁果仙表演时稳健,唱腔有韵味,为这样的名角司鼓,一定要随着她的韵味来发挥,做到扶衬。王爱爱嗓门好,节奏快,所以打鼓板做到配合,与其唱的速度一致,同时还要为她的快节奏鼓劲,鼓点里要给动力,这样才能做到快中听美,让她唱得来劲儿。孙红丽是传承丁果仙唱法的,她通过音像资料向丁果仙的唱腔学习,也是以稳和韵味为特点。尽管已是晋剧名伶,但她的功力当然不及大师丁果仙,所以在给她打鼓板时,是需要通过鼓板师傅的功力来帮衬的……

为许多晋剧名伶司过鼓的王增福在1990年退休,之后仍有许多地方邀请王增福去演出、排戏,做艺术交流。

去年,王增福遇到老朋友晋剧演员王改英。王改英对他说:“你还记得几十年前给丁果仙老师打《空城计》吗?当时老师曾说过一句话,‘这小伙子打得也不错!’”

王增福想起来了,上世纪60年代他曾为丁果仙先生伴奏了在山西剧院演出的《空城计》。当时,王改英在戏中扮演小琴童,但当时丁果仙先生什么也没对他说过。

虽然回音来得晚了些,但在多年后听到丁果仙先生对自己的肯定,王增福泪一下就下来了。

结语

当我们关注戏台子时,总会将目光放在名伶身上,而看不到在场上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的乐队。晋剧伴奏,司鼓与主弦师傅整场戏是须臾不可离开,异常辛苦,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晋剧的打鼓师傅有成就者颇多,按其师承关系,从清道光咸丰年间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略可分成五代:第一代宋兴儿、红计师傅等;第二代高锡禹等;第三代满堂等;第四代申天福、冯万福、白晋山、李五元、冯煊等;第五代陈晋元、贾炳正等。现在的鼓师要往第六代、第七代上排了。

本期“三晋梨园往事”所述几位晋剧名鼓师,及他们与丁果仙先生的一些琐碎记忆,让我们对晋剧界鼓师略知一二。但这些只是晋剧鼓师往事的一小部分。

从这些零星、片断的回顾中,一代代、一位位晋剧名鼓师得以走到台前,让更多的人所熟识,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鼓师,并记住这些陪伴了一代代晋剧名伶成长的老艺术家们。

王增福

王增福

王增福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