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千百年来与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备受群众喜爱的重要的艺术形式。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戏曲艺术在发展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一些人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对戏曲艺术持冷漠态度;一些年轻人缺乏戏曲知识,对戏曲不感兴趣;有些领导对戏曲的价值和魅力缺乏知识,对戏曲事业支持不力;有些剧种濒临衰亡;有些专业戏曲剧团被迫停止活动;有不少珍贵的传统剧目绝响于舞台,面临失传;不少老艺术家的表演艺术无人继承;不少戏曲剧团经费困难,设备破旧,演出萧条,人才流失;艺术学校戏曲专业生源枯竭,戏曲教育陷入困境,后继人才的培养,存在严重困难。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昆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紧接着,我国政府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在保护戏曲文化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戏曲的危机有所缓解。但是,危机仍然存在,戏曲的保护依然非常紧迫,切不可掉以轻心。
保护戏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上。我认为,保护戏曲至少应做到“五保”即保剧种,保剧目,保人才,保资料。
一、保护剧种。中国戏曲是由产生于不同时代、分布于不同地域的剧种构成的。全国约有大小剧种300多个,山西省有50多个。不同的剧种,代表不同地区群众不同的审美趣味。中国地广人多,剧种也多,剧种虽有大小,但无好坏之分。很难评判说哪个剧种好,哪个剧种劣。有些剧种,外地人不爱看,但当地群众喜欢。凡是群众喜欢的剧种,都应当认真保护。
现在有些剧种在衰落。特别是一些小剧种,生存状况令人担忧。不能否认,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剧种会衰落或消失,这是事物自身发展的自然规律,应该属于正常的现象。然而,有些剧种的衰落不是由于自身原因,而是由于领导不重视、不支持造成的,这就很可惜。事实上,有些剧种只要领导重视、支持,就不会衰落。山西的北路梆子,在日寇侵华时,老艺人都回家不演戏了,剧种衰败得几乎无声无息了。但建国后,国家重视,政府扶持,把贾桂林等一批老艺术家请出来,成立北路梆子剧团,这个剧种很快就恢复了元气,并得到了很大发展。这说明我们一定要重视剧种的保护,特别是对一些小剧种更要重视抢救和保护,在政策上应给予倾斜。总体看,全国小剧种的数量比大剧种多,观众面很大,不可轻视。
应当对全国的剧种进行深入调查,摸请历史与现状,分类保护。能抢救的,一定要抢救。所谓抢救,不仅是收集资料,更重要的是要恢复演出。实在无法演出的,把有关资料尽力收集、保存起来,供人们研究。
2006年,我国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其中戏曲剧种92项。实际上,应当抢救和保护的远不只这么多。以山西为例,尚有许多古老稀有的剧种没有申报或公布。我相信,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剧种数量会越来越多。
二、保剧团。戏曲是集体艺术,是舞台艺术,是通过剧团为观众演出的。因此,保护戏曲,最主要的途径是要通过保护剧团而实现。剧团垮了,戏曲艺术的生命也就保不住了。现在全国的戏曲剧团,除少数剧团外,多数剧团的日子都不好过。政府应当在扶持剧团建设上加大投入。不能把剧团当作包袱,不能一提剧团体制改革就是砍剧团。不但要重视地市级以上的剧团,对县级基层剧团更应当关注。剧团应当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不能一律推向市场不管。有些地方的领导不热爱戏曲,对戏曲剧团缺乏感情,对剧团的甘苦不予关心。实际上,这些剧团担负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他们成年活动在基层,为满足群众爱戏的需求尽力拼搏,他们的贡献很大,十分辛苦。政府对他们不应冷漠,而应热情支持。总体算帐,剧团的开支并不大,作为戏曲大国,政府应当舍得投入。当然,对剧团来说,也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的投资,而要自力更生,尽力减轻国家的负担。
山西是闻名全国的戏曲大省,明清两代特别是在清代后期,山西戏曲十分繁盛。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因为山西戏曲得到晋商的大力支持。晋商很聪明,对家乡戏也很有感情。他们不但在省内积极出资组建戏班、科班、票班,而且外出经商走到哪里就将家乡戏班带到哪里。他们并不是想通过戏班卖票来增加收入,而是把戏班演出作为开展社交、联络感情、促进贸易的一种重要活动形式和手段。晋商不惜重金支持戏班,戏班则给晋商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这种经济效益,远比晋商给戏班的投入要大得多,同时也比戏班卖票的收入要大得多。晋商特别重视戏班,不但经常邀请家乡戏班到晋商会馆演出,而且还在驻地培养戏曲人才,组建新的戏班。晋商的历史虽然已成过去,但他们留下的宝贵经验仍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三、保剧目。中国戏曲的传统剧目非常丰富。仅山西“四大梆子”的传统剧目就有三、四千个。过去的老艺术家,一人能演几十本戏。现在多数剧团的上演剧目越来越少,就连一些名气很大的表演艺术家也演不了几出戏。不少有价值的传统剧目不演了,不少老艺术家也离开人世了。很可惜。
上世纪50年代,我们曾提过一个口号:“翻箱底,抖包袱”。就是将传统剧目的家底来一次大清理,挖掘整理出不少优秀剧目。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再搞一次“翻箱底,抖包袱”。传统剧目是个大宝库,里面的珍宝很多,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现在的审美标准,再一次对传统剧目重新认识和鉴别,下功夫进行整理改编,使之成为适合现在演出的优秀剧目。趁有些老艺术家还健在,将有些快失传的传统剧目恢复起来,并采取录音录像等办法加以抢救、传承。应当制订规划,将所有能收集到的传统剧目都收集起来,系统地编辑出版《传统剧目汇编》;将能恢复演出的传统剧目都恢复起来,系统地组织录音录像。这件工作要尽快去抓,免得将来会后悔莫及。
山西临汾蒲剧院几位老艺术家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曾提出一个建议,就是赶快成立一个专门演出传统剧目的剧团,尽早将快失传的蒲剧传统剧目都恢复起来,进行演出和录音录像。把健在的老艺人请出来,集中到一起,共同完成这项任务。我认为,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建议。如能实施,对蒲剧传统剧目的保护和传承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四、保人才。这里所说的人才,包括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人才。人才是事业成败的根本。戏曲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对戏曲人才一定要尊重、保护、培养。总的来说,我们的党和政府对戏曲人才是很重视的,但也有一些地方对戏曲人才不当回事。有不少很有贡献的戏曲艺术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戏曲艺术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艺术保存在艺术家身上,人在艺在,人走艺亡。培养一个有成就的戏曲人才很不容易。我们对身怀绝技的、有特殊本领和特殊贡献的艺术家要特殊地保护。他们的艺术要有人继承。比如,皮影戏中的“说戏者”就是一种特殊人才。早年间,山西孝义皮影戏班的老一辈“说戏者”很多,他们一个人能说几十本戏,既能操作,又能演唱,本领很高。现在这种老艺人只剩下一两个了,而且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如不传承,就后继无人了。要培养后继人才,就要重视戏曲教育。既要重视学校的教育,也要重视师傅带徒弟的教育。现在的戏曲教育困难重重,问题很多,特别是生源问题更为严重。多数学生不喜欢戏曲,有些家长看到戏曲不景气,不愿让孩子学戏,还有一些农村的孩子,虽然天赋很好,但家庭困难,无力上学。这种状况严重影响着戏曲人才的培养。对此我们必须采取特殊措施。戏曲教育是特殊教育,要特事特办,实施特殊政策。山西省有些艺术学校采取免收或减收学费的办法招收戏曲专业学生,已见到了成效。这种办法如能得到推广,戏曲专业生源短缺的问题定会得到解决。
五、保资料。资料是从事理论研究的基础。对戏曲艺术的各种资料(包括历史的、现在的)必须认真收集、保护、研究。我们在编纂《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时,曾收集、保护、抢救了一大批珍贵的戏曲资料,为戏曲学科的建设和研究作出很大贡献。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满足。应当设法建立全国性或地方性的戏剧博物馆、资料馆,收集保存更多的戏曲资料。要重视运用现代高科技来保护资料。山西省戏剧研究所、山西省音乐舞蹈研究所现在正在建设山西戏曲艺术数据库和山西民间艺术数据库,第一期工程已通过专家验收。值得热烈祝贺。
以上谈的是关于戏曲的保护。下面简要谈谈关于戏曲艺术的改革创新。
戏曲是“活态”艺术。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它不是静止不变的,凝固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活动的。对戏曲不能消极地保护,而应当在保护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发展、改革创新。对于老的传统艺术可以原封不动地记录、保存下来,供人们研究。但应当明确,保存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
研究中国戏曲史会很清楚地看到,一部戏曲发展史,就是戏曲艺术不断继承发展、改革创新的历史。从宋元杂剧,到明传奇,清代地方戏,中国戏曲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就某一位表演艺术家而言,其表演艺术的发展,也是在继承和吸收前辈艺术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继承发展,改革创新,是戏曲艺术的发展规律。
我们的戏曲艺术出现危机,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且不说,就内因而讲,最主要的就是我们的戏曲艺术存在有脱离时代、脱离生活、脱离当代观众趣味的问题。一些剧目的内容,距离现实生活太远,一些戏曲音乐、唱腔比较陈旧,不适合年轻观众的审美口味,不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我们对戏曲出现危机的原因要做全面分析,既有年轻观众缺乏戏曲知识、不懂戏曲的原因,也有戏曲本身不适应时代、不适应观众欣赏要求的原因。
既然戏曲艺术自身存在这些问题,就要下决心进行艺术改革。其标准就是要改得让新老观众都喜欢,让村里的农民喜欢,城市里的年轻人也喜欢。艺术改革,是一场攻坚战,很艰苦。既要在剧目上创新,又要在音乐、表演、舞美等方面创新。要“综合治理,总体作战”。这些年来,我们对剧团的体制改革抓得很紧,而对艺术上的改革缺乏具体要求。我认为剧团体制改革虽然很重要,但体制改革与艺术改革相比,艺术改革更为重要。通过艺术改革,观众更加喜欢戏曲,问题就好办了。如果只抓体制改革,不抓艺术改革,改来改去,艺术上没有变化,没有创新,戏曲艺术依然很难得到发展和振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当在戏曲艺术的改革创新方面加大力度,推出成果,作出贡献。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基础最雄厚的艺术形式。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作好工作,中国戏曲事业一定会繁荣昌盛。(郭士星 作者为山西省戏剧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