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受仓(1942~)国家一级演员,主攻晋剧花脸、须生。河北宣化人。中共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历任张家口市晋剧二团学员、演员,张家口地区青年晋剧团演员,张家口剧协理事。现任职于张家口市青年晋剧团。兼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曾荣获河北省首届戏剧节二等奖,第二届戏剧节一等奖。
1982年获张家口地区中青年演员汇演一等奖、优秀演员称号,《太阿剑》、《龙城二娇》分别获河北省戏剧节表演一等奖、二等奖,《梳妆楼》获1995年河北省百花奖最佳演员殊荣,《龙城二娇》(饰朵颜)获1989年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少数民族鼓励奖,《梳妆楼》获1997年文华奖。饰有晋剧《龙城二娇》、《井台风波》(自编)、《旅店新风》、《龙江颂》、《太阿剑》、《梳妆楼》等剧中主要角色和其他角色。
张受仓1954年从艺,师承郭寿山、刘宝山、叶少兰、金桐,工晋剧花脸、须生。从艺40年,在表演与唱腔方面均有较高造诣,花脸唱腔刚柔清新,富有激情,既有美感和时代感,又不失浓郁的晋剧韵味,具有鲜明独特的个人风格。被专家称为“为晋剧花脸唱腔开辟了一条新路”。 1984年参加山西省“四省市振兴晋剧汇演”,在《龙城二娇》一剧中扮演蒙族首领朵颜轰动三晋。1985年在河北省首届戏剧节获演员二等奖榜首;1989年在河北省二届戏剧节获演员一等奖。1990年应邀晋京并进中南海演出《太阿剑》,剧中其塑造的秦始皇受到中央领导,专家及首都观众好评。获1995年河北省四届戏剧节演员一等奖,同年荣获河北省“百花奖”最佳演员殊荣。应文化部艺术局邀请,《梳妆楼》晋京演出,其塑造的韩昌一角得到首都专家首肯,《人民日报》海外版、《澳大利亚文化报》等国内外新闻单位相继予以评论和报道,该剧荣获1997年度“文化奖”。1984年赴山西,参加“四省市振兴晋剧 ”汇演,《龙城二姣》一剧饰演的蒙族首领朵颜,受到观众好评,主演过《红灯记》李玉和、《小刀会》刘丽川、《秦香莲》包拯、《卖妙郎》周君汗、《太阿剑》秦始皇等。1990年应邀晋京演出《太阿剑》。辞条收入《当代河北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大辞典》、《当代戏曲表演艺术家名录》、《中国民间名人录》。
张受仓叙述自己演《红灯记》:
1942年,我出生于宣化,从幼年懂事起就记得母亲抱着我钻地窖躲日本飞机。日本投降后,我们才得见天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过上了幸福生活。
1955年,13岁的我考上了张家口市晋剧二团,师承崔德旺(九岁红)、郭寿山 (金铃黑)及刘宝山等先生学演花脸兼唱老生。1964年,剧团排演 《红灯记》,剧中李玉和由我扮演。因为剧团老一辈演职人员亲历了日寇侵华战争,有着亲身的经历,为我塑造好李玉和的角色给了很大的帮助,老师们不顾年迈帮工做道具,制作服装,助力《红灯记》。
为了塑造好李玉和,我力争在唱腔上有所突破,如:“赴宴斗鸠山”一场,李玉和的唱词是: “日本军阀豺狼种,本性残忍装笑容,杀我人民侵我国土……。”我以花脸 “刚”的发声和老生 “柔”的声腔相结合,使唱腔达到了刚柔相济的效果。又如“刑场斗争”一场:唱词是: “但等那风雨过百花吐艳,新中国如朝阳光照人间。”我大胆运用了晋剧 “四股眼”板式,将名老生“丁果仙”最美妙的唱腔借来我用以声带情、情声并茂地唱出了李玉和在就义前对祖国对人民的美好向往与祝福。 《红灯记》演出时,观众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那年八一建军节时,我团带着《红灯记》为宣化驻地部队演出,受到了官兵一致好评,许多官兵边看演出边流泪。谢幕时,部队首长紧紧握住我的手说:唱得太好了,部队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红灯记》的演出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
1969年,张家口市几个剧团共同排演 《红灯记》,剧中李玉和由我扮演。当时,请来了在沙岭子接受劳动锻炼的中国戏曲学院 《红灯记》剧组的老师们,一对一手把手地示范教我们,金桐、叶少兰两位导演单独为我讲剧本,谈人物塑造。他俩常教导我 “要想演好戏,必须先做人”的警句,使我终生受益。因为有中国戏曲学院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使我们的演出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演出过程中掌声不断,演出结束时多次谢幕。
1970年,我赴省参加省 《红灯记》学习班,期间,受到省梆子剧院名家齐花坦、田春鸟、周春山等老师示范和授课,使我演的李玉和又有了新的飞跃。记得有一年春节期间,我有幸到张北县狼窝沟深入最前沿为人民子弟兵演出 《红灯记》,演出地点是在饭堂内。当时坝上的气温有零下40度,战士们见演员穿单衣服上舞台,他们脱下军大衣为演员穿上,而我们又怕冻坏战士们又返还他们,军民相互关爱亲如一家的场面,令人动容。演出结束战士们争着和我握手,当我握住战士们冻得红肿的手时,心里非常感动,能为解放军演出,我这辈子不后悔。
在晋剧《龙城二娇》中,张受仓扮演朵颜(中)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