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煊 晋剧鼓师 冯煊
冯煊,男,晋剧鼓师。生于汾州。
他自幼就深受浓厚汾州文化的熏陶,早在上学时便学戏数折,13岁小学结业后即进入王思明票社学艺,1942年搭班“福胜园”戏班,跟随老鼓师张怀礼学打梆子,继承了该师为人忠厚、功底扎实、善于打动弹戏的特色。1943年张师傅参加晋绥边区吕梁剧社,他又拜侯步高(绰号申公豹)老前辈为师,学习了侯师傅的打击技巧和记戏纯熟的特长。1946年又拜师于王德胜(小名宝二子)之门,学到王师傅谦虚、谨慎、以情击鼓、文武戏均能适当处理的艺术特点。到太原后,“福胜园”戏班和“复兴舞台”合并,1948年,王德胜师傅投奔晋绥边区七一剧社,青年冯煊便担任了复兴舞台的鼓师。1949年4月太原解放,人民剧社接管了复兴舞台,并改为光明剧院,后又转为太原市晋剧一团,冯煊在该团继续担任鼓师。由于工作的需要,加之对家乡的热爱,1950年10月,冯煊加盟了一度名流荟萃、英才济济的汾阳鼓锋晋剧团,并扎根于这片沃土,直至1974年退休。
在艰苦的从艺生涯中,青年冯煊追求进步、刻苦钻研,集三师之大成、融三家之特长于一身,逐渐形成了自己打击技巧独到的艺术风格,20世纪50年代,他已成为红极一时的出色鼓师。山西省晋剧院名琴师刘柱对他的艺术非常赞赏,曾说:“除太原等地的少数名鼓师外,冯煊是首屈一指的了。”对此,冯煊并不满足,他谦虚地说:“没有三位师傅的培养和教育,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永远不能忘记他们。就他们的高超艺术来讲,我仍然是个小学生。”
在漫长的司鼓生涯中,冯煊先生淡泊名利,潜心艺术,曾打过367出剧目,其中较为出名的有《炮烙柱》、《伐子都》等传统戏283本、《梁秋燕》、《山村供销员》等现代戏23本、《美人计》、《满江红》等新编古代戏16本。
在漫长的司鼓生涯中,冯煊先生默默耕耘、为人作嫁,曾为花脸王林山(牛头黑)、王虎儿(马虎黑)、王椤福(吃瓜黑),须生张美琴、史立世(老十六红)、马秋仙(筱果子)、郭云山(十三红)、韩俊山(十三红)、马玉楼,青衣梁小云、花艳君、冀增海(一千三)、筱桂琴、张金枝(二奴奴)、李宝香,小生孙福娥(周瑜生)、郑雅楼(三儿生)、阎宝生(丑儿生)、董小楼,小旦刘芝兰、筱桂花、尹有生(晒鞋旦)、丁玉英(小电灯),丑角韩怀俭(玛瑙丑)、杨崇义(鸡毛丑)、高长义(二大头),以及京剧武生刘武华、张树桐、邱树山、赵月楼、齐占福、任贵福等名角打过戏或长期同台合作,足迹走遍晋、冀、陕、内蒙古、宁夏,尤其在太原、晋中、大同、西安、石家庄、呼和浩特、包头、银川等地都有较大的影响。
冯煊先生对自己的艺术成就非但不保守,而且诲人不倦。1996年12月5日,在收徒仪式上他对弟子许合智曾说:“我们现在的风气太好了。过去的风气就不好,艺人们囿于‘教会徒弟饿煞师傅’的‘饭碗’偏见,‘宁给你二亩地,不教你一句戏’,尤其是绝活,就更是秘不示人了。我觉得应该提倡有艺术就为社会贡献出来的精神,有些人明明自己手中的艺术不行,却占着司鼓的位子不让别人顶替,那还能引进艺术竞争机制吗?”在从艺和晚年担任汾阳戏校教导主任、校长期间,冯煊先生亲手培养出了鼓师冯晋平(四子)、许合智,山西广播电视总台卫星频道《走进大戏台》晋剧首席乐队中的二股弦青年演奏家尤建民、三弦青年演奏家赵恩柱和吴新生(笛子)、许晋山(大提琴)、李保康(晋胡)、张绍荣等一批出色的乐队人员;此外,还有和连俊、王基琦、任玉根、任锡林、尤连生、赵乃革、和连秀、武承满、李学杰、王爱明、武奎、任建新、王海虹、韩贵宝、庞锦荣、李征彪、张泽民等一批鼓师和演员,可谓桃李满天下。
冯煊的妻子丁玉英(艺名小电灯)酷爱晋剧艺术,是有名的小旦演员,自年轻时就与丈夫志同道合、肝胆相照;女儿冯小平毕业于吕梁艺校,至今一直从事文艺工作;四子冯晋平深得其父真传,现就职于山西省晋剧院;孙子冯志毅在爷爷的精心培养下,就读于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真可谓梨园世家、英才辈出。
冯煊先生司鼓艺术的成就与特长在于:一是能吃透剧情;二是能把剧中人的性格特点、内心活动、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用合拍的打击乐表现出来;三是熟悉演员的性格特点和他们在“四功五法”运用中的独特之处;四是与演员、文武场音乐能相互照应,演出中能通览全局,和谐、合拍;五是善于抓住剧情矛盾冲突,以司鼓带动演员,使演员的技巧得到充分发挥;六是能打多种类型的剧目。唱功戏、做功戏、武功戏、文武带打戏以至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等都能打得挥洒自如、效果倍佳。综其司鼓技巧,特点有四快,即眼快、耳快、脑快、手快,打重鼓刚劲有力,击轻鼓清脆明晰,鼓点节奏明快,手法干净利落。
艺术上的卓越成就,使冯煊老早便成为汾州和三晋文艺界的优秀代表,享有“晋剧司鼓艺术一代宗师”的美誉,多次受到省、市各级部门的表彰。1986年、1992年在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44周年、50周年之际,中共吕梁地委、吕梁地区行政公署、吕梁行署文化局、中共汾阳县委、汾阳县人民政府分别为他颁发了“忠诚党的文艺事业”、“从事文艺工作30年,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做出显著贡献”、“优秀文艺工作者一等奖”等荣誉证书。“在目前健在的晋剧鼓师中,对晋剧传统锣鼓记忆最为丰富的,首推冯煊。”这是晋剧名家们对冯老的高度评价。是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由省晋剧院著名鼓师陈晋元整理创作、在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播放的《花锣套曲》就是取材于冯老亲自传授于他的“花二通”。为此,在1986年冯老花甲寿辰之时,省电台特赠先生“鼓声绕三晋”金字匾,汾阳县人民政府赠予先生“惠播艺苑”的牌匾;2005年5月,年近八旬的冯老再次被特聘为马玉楼艺术学校艺术指导专家。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冯老为晋剧艺术事业和艺术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晚年时常关心晋剧事业的发展,时常关心鼓锋剧团的艺术建设,时常给予弟子和从外地慕名而来讨教的鼓师、演员热情的辅导和帮助,时常吟念文武场锣鼓经、曲牌,腹中存有大量晋剧失传和即将失传的宝贵资料,先生常常虑及自己满腹的艺术无人能全面继承而将永远泯灭。
2011年逝世。
出生:1926年,农历丙寅年
逝世:2011年8月,农历辛卯年
人物分类
晋剧 鼓师
他自幼就深受浓厚汾州文化的熏陶,早在上学时便学戏数折,13岁小学结业后即进入王思明票社学艺,1942年搭班“福胜园”戏班,跟随老鼓师张怀礼学打梆子,继承了该师为人忠厚、功底扎实、善于打动弹戏的特色。1943年张师傅参加晋绥边区吕梁剧社,他又拜侯步高(绰号申公豹)老前辈为师,学习了侯师傅的打击技巧和记戏纯熟的特长。1946年又拜师于王德胜(小名宝二子)之门,学到王师傅谦虚、谨慎、以情击鼓、文武戏均能适当处理的艺术特点。到太原后,“福胜园”戏班和“复兴舞台”合并,1948年,王德胜师傅投奔晋绥边区七一剧社,青年冯煊便担任了复兴舞台的鼓师。1949年4月太原解放,人民剧社接管了复兴舞台,并改为光明剧院,后又转为太原市晋剧一团,冯煊在该团继续担任鼓师。由于工作的需要,加之对家乡的热爱,1950年10月,冯煊加盟了一度名流荟萃、英才济济的汾阳鼓锋晋剧团,并扎根于这片沃土,直至1974年退休。
在艰苦的从艺生涯中,青年冯煊追求进步、刻苦钻研,集三师之大成、融三家之特长于一身,逐渐形成了自己打击技巧独到的艺术风格,20世纪50年代,他已成为红极一时的出色鼓师。山西省晋剧院名琴师刘柱对他的艺术非常赞赏,曾说:“除太原等地的少数名鼓师外,冯煊是首屈一指的了。”对此,冯煊并不满足,他谦虚地说:“没有三位师傅的培养和教育,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永远不能忘记他们。就他们的高超艺术来讲,我仍然是个小学生。”
在漫长的司鼓生涯中,冯煊先生淡泊名利,潜心艺术,曾打过367出剧目,其中较为出名的有《炮烙柱》、《伐子都》等传统戏283本、《梁秋燕》、《山村供销员》等现代戏23本、《美人计》、《满江红》等新编古代戏16本。
在漫长的司鼓生涯中,冯煊先生默默耕耘、为人作嫁,曾为花脸王林山(牛头黑)、王虎儿(马虎黑)、王椤福(吃瓜黑),须生张美琴、史立世(老十六红)、马秋仙(筱果子)、郭云山(十三红)、韩俊山(十三红)、马玉楼,青衣梁小云、花艳君、冀增海(一千三)、筱桂琴、张金枝(二奴奴)、李宝香,小生孙福娥(周瑜生)、郑雅楼(三儿生)、阎宝生(丑儿生)、董小楼,小旦刘芝兰、筱桂花、尹有生(晒鞋旦)、丁玉英(小电灯),丑角韩怀俭(玛瑙丑)、杨崇义(鸡毛丑)、高长义(二大头),以及京剧武生刘武华、张树桐、邱树山、赵月楼、齐占福、任贵福等名角打过戏或长期同台合作,足迹走遍晋、冀、陕、内蒙古、宁夏,尤其在太原、晋中、大同、西安、石家庄、呼和浩特、包头、银川等地都有较大的影响。
冯煊先生对自己的艺术成就非但不保守,而且诲人不倦。1996年12月5日,在收徒仪式上他对弟子许合智曾说:“我们现在的风气太好了。过去的风气就不好,艺人们囿于‘教会徒弟饿煞师傅’的‘饭碗’偏见,‘宁给你二亩地,不教你一句戏’,尤其是绝活,就更是秘不示人了。我觉得应该提倡有艺术就为社会贡献出来的精神,有些人明明自己手中的艺术不行,却占着司鼓的位子不让别人顶替,那还能引进艺术竞争机制吗?”在从艺和晚年担任汾阳戏校教导主任、校长期间,冯煊先生亲手培养出了鼓师冯晋平(四子)、许合智,山西广播电视总台卫星频道《走进大戏台》晋剧首席乐队中的二股弦青年演奏家尤建民、三弦青年演奏家赵恩柱和吴新生(笛子)、许晋山(大提琴)、李保康(晋胡)、张绍荣等一批出色的乐队人员;此外,还有和连俊、王基琦、任玉根、任锡林、尤连生、赵乃革、和连秀、武承满、李学杰、王爱明、武奎、任建新、王海虹、韩贵宝、庞锦荣、李征彪、张泽民等一批鼓师和演员,可谓桃李满天下。
冯煊的妻子丁玉英(艺名小电灯)酷爱晋剧艺术,是有名的小旦演员,自年轻时就与丈夫志同道合、肝胆相照;女儿冯小平毕业于吕梁艺校,至今一直从事文艺工作;四子冯晋平深得其父真传,现就职于山西省晋剧院;孙子冯志毅在爷爷的精心培养下,就读于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真可谓梨园世家、英才辈出。
冯煊先生司鼓艺术的成就与特长在于:一是能吃透剧情;二是能把剧中人的性格特点、内心活动、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用合拍的打击乐表现出来;三是熟悉演员的性格特点和他们在“四功五法”运用中的独特之处;四是与演员、文武场音乐能相互照应,演出中能通览全局,和谐、合拍;五是善于抓住剧情矛盾冲突,以司鼓带动演员,使演员的技巧得到充分发挥;六是能打多种类型的剧目。唱功戏、做功戏、武功戏、文武带打戏以至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等都能打得挥洒自如、效果倍佳。综其司鼓技巧,特点有四快,即眼快、耳快、脑快、手快,打重鼓刚劲有力,击轻鼓清脆明晰,鼓点节奏明快,手法干净利落。
艺术上的卓越成就,使冯煊老早便成为汾州和三晋文艺界的优秀代表,享有“晋剧司鼓艺术一代宗师”的美誉,多次受到省、市各级部门的表彰。1986年、1992年在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44周年、50周年之际,中共吕梁地委、吕梁地区行政公署、吕梁行署文化局、中共汾阳县委、汾阳县人民政府分别为他颁发了“忠诚党的文艺事业”、“从事文艺工作30年,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做出显著贡献”、“优秀文艺工作者一等奖”等荣誉证书。“在目前健在的晋剧鼓师中,对晋剧传统锣鼓记忆最为丰富的,首推冯煊。”这是晋剧名家们对冯老的高度评价。是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由省晋剧院著名鼓师陈晋元整理创作、在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播放的《花锣套曲》就是取材于冯老亲自传授于他的“花二通”。为此,在1986年冯老花甲寿辰之时,省电台特赠先生“鼓声绕三晋”金字匾,汾阳县人民政府赠予先生“惠播艺苑”的牌匾;2005年5月,年近八旬的冯老再次被特聘为马玉楼艺术学校艺术指导专家。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冯老为晋剧艺术事业和艺术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晚年时常关心晋剧事业的发展,时常关心鼓锋剧团的艺术建设,时常给予弟子和从外地慕名而来讨教的鼓师、演员热情的辅导和帮助,时常吟念文武场锣鼓经、曲牌,腹中存有大量晋剧失传和即将失传的宝贵资料,先生常常虑及自己满腹的艺术无人能全面继承而将永远泯灭。
2011年逝世。
出生:1926年,农历丙寅年
逝世:2011年8月,农历辛卯年
人物分类
晋剧 鼓师
晋剧推荐
- 宋茂林(眉毛丑) 晋剧生行演员...2019-01-27
- 马林山 晋剧旦行演员 马林山2019-01-27
- 程玉英 晋剧旦行演员 程玉英2019-01-27
- 金喜京(七百黑) 晋剧生行演员...2019-01-27
- 筱桂花(晋剧旦角) 晋剧旦行演...2019-01-27
- 郑忠贤 晋剧净行演员 郑忠贤2019-01-27
- 马玉楼 晋剧生行演员 马玉楼2019-01-27
- 栗桂莲 晋剧旦行演员 栗桂莲2019-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