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5月2日上午,昆曲名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刘静女士,在贵阳孔学堂举办了两场关于昆曲的讲座——“春色如许”和“姹紫嫣红”,她通过对昆曲历史、唱腔、服装、手势等元素的细致解说,引领现场听众感受昆曲之美,一览戏曲园林中的浓烈春色。

一出“良辰美景”: 昆曲美在何处?

讲座开始,刘静的声音便如唱词般穿过全场,清晰悦耳。她介绍起昆曲,历史的朱门被徐徐打开,“园林”中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渐次走来。

“昆曲具有典雅之美。”刘静说,昆曲之美,美在意境。中国传统艺术重写意而淡写实,音乐绘画皆然,昆曲同样如此。刘静介绍,在数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中,昆曲作品轻柔委婉、一唱三叹的特点十分符合当时文人的审美趣味,淡雅含蓄正是昆曲的艺术气质。

“昆曲具有音韵之美。”刘静接着说,美在委婉的歌唱和丰富的念白。昆曲以行云流水般的流畅动听和清风明月般的清晰悦耳,使听众通过听觉感官获得美的享受。她介绍道,昆曲分为北曲和南曲,南曲字少腔多,北曲腔少字多。引清代文人魏伯子的话:“南曲柳颤花摇,北曲水落石出,南曲如珠落玉盘,北曲如金戈铁马。”

同时,昆曲又以优美的音乐形象丰富了文学形象。“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牡丹亭》中区区十六字竟如泼墨山水,景中见情,清丽唯美,生动的画面跃然于眼前。

一件“赏心乐事”: 如何欣赏昆曲?

昆曲的美要如何欣赏?介绍完历史,刘静从服装说起,引导听众欣赏昆曲的要领。她拿起一件戏服说:“这是水袖,昆曲舞台上人物身穿的各式服装,在袖口都缀有一段白轴,称为水袖。”她介绍,小水袖里有大文章,演员利用水袖舞蹈,除了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还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抖袖、抓袖、翻袖各有所指,还利用它来观人、看云、遮脸……舞台上,水袖的作用大着呢,欣赏时不能忽视。刘静亲自将水袖穿在身上给观众做起示范,又邀请两位观众上台来感受,观众穿上后无不感叹“太有技术含量”。

“这可是基本功呢。”刘静笑说,昆曲演员的辛苦还不止于此。她说,眼神也是戏曲演员要特别训练的地方。舞台上,演员善用不同眼神表达情感,各有奥妙所在,所以细致观察其眼神是欣赏昆曲的正确方式。

惊眼、转眼、羞眼、媚眼……眼神传达着内心活动。“欲放先收,欲收先放。”刘静说,自己为训练眼神下了苦工,戏曲演员无不如此,当年梅兰芳先生盯飞翔的鸽子,终于练就“会说话的眼睛”。

此外,刘静还介绍了舞台上手势、道具、声音等其他要素,借口述和示范,让听众迅速收获欣赏昆曲的重点。

一位“南国佳人”: 昆曲尽显东方女性形象

讲座中,刘静特别介绍了旦角,她说旦角的舞台表现,体现出了中国女性的形象。

“旦角是舞台上女性角色的总称,又细分为闺门旦、正旦、老旦、武旦等行当。”刘静介绍道,闺门旦雍容大方、正旦深沉肃穆、花旦活泼伶俐,不同的行当对应不同形象,有闺房小姐、新婚贵妇、贞烈女子等等。

说毕,她放了一段视频,是“青春版”《牡丹亭》中的《游园》和《惊梦》二出。舞台上,杜丽娘步伐轻盈,眼波流转,无不显现一个闺中女子的复杂心事。她与柳梦梅间的缠绵悱恻被演员展现得淋漓尽致,经典桥段让观众连声赞叹。

“你看她的动作和言词,正是中国女性美的体现,优雅端庄,不事张扬。”刘静说,其仪态举止是很讲究的,承载了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礼教。见现场女性观众不少,她现场互动,教听众学起兰花指来。

刘静介绍,手势道出了角色的心事,国人细密不可言说的情思,就在这指间传递。她说,舞台上的动作可以端正我们的气质形象,希望大家都能了解昆曲,感受昆曲之美,所谓“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刘静与听众互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