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是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因为古代文化人的介入,所以唱词特别优美。川剧等剧种更多的是为下里巴人演出,插浑打科中甚至于有几分粗俗。而昆曲过去更多的是为士大夫们的演出,所以,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故被誉为“百戏之祖”。
而今天,摄影师陈远鸿便带来了一组关于昆曲《牡丹亭》在重庆演出的摄影日志。一起来看看在重庆人眼中的昆曲,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吧。
以下均摘自摄影师陈远鸿的摄影日志——说起昆曲,我们几个人在一起摆龙门阵时,一个朋友的朋友口若悬河,她是一个戏曲的狂热爱好者,可以打飞的到北京去看昆曲的。
小时候家住川剧院旁边,对川剧也算是耳濡目染,或看川剧演员们着便服的排练,或看他们的正式演出,幼小的心灵对《御河桥》之类的才子佳人戏印象深刻,而那时听到一个文化人说川剧许多东西是来源于昆曲,而昆曲是什么,过去仅仅在学习中国文学史中看到汤显祖的介绍时有所耳闻,那也是一笔带过,而从来没有真正见识过。
多年来戏剧在中国走下坡路,如拿破仑的滑铁卢,失败得一路不可收拾,许多戏剧团体均关停并转。而白先勇先生投资上千万资金来复活这个昆曲,过去不了解时以为他仅仅是为了圆他幼时的梦,后来看到有报道称他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演出两百多场,收获颇丰,场场爆满,在国内外演出均取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是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剧场,爱上戏剧,爱上昆曲。
我起初真的有点半信半疑,而当我走近重庆大剧院附近时不断的有人问你有没有多的票,还是不完全相信,以为是黄牛党的胡作非为,而当迈进剧场这后,才见到了真正的爆满,确实相信了,报道不虚。
在开演前,朋友的朋友就给我们普及昆曲知识,说昆曲是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因为古人中文化人的介入,所以唱词特别优美。川剧等剧种更多的是为下里巴人演出的,所以插浑打科更多,甚至于可以说有几分粗俗。而昆曲过去更多的是为士大夫们的演出,所以,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故被誉为“百戏之祖”。
说着说着好戏开场,台上《牡丹亭》字幕打过之后,演员粉墨登场,沈丰英饰演的杜丽娘先看有点小家碧玉般的美,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形貌唱作俱佳,大家闺秀的份出来了,象一碗好茶一开水二开茶三开四开是精华,过去以为是玩笑话,其实不然,真正的好东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如一块璞玉,渐渐被琢成大器,不失为第23届戏剧梅花奖得主。
整部戏中的舞美曲美人美,美不胜收,花神在戏中穿插行进,起到了穿针引线的角色,烘托了戏剧的氛围。阎罗王的一身正气,不假公济私,把鬼变成人,还很有几分人情味,以情动人。
同样的梅花奖的得主俞玖林饰的柳梦梅,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才子般的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玉树临风、举手投足,风度翩翩,气场十足,那个明眸顾盼生辉。在“叫画”中更是叫得动人心魄,“小娘子——美人——姐姐——我那嫡嫡亲亲的姐姐”,一声比一声真切,一声比一声更哀楚,把柳梦梅那一片痴情多情,纯真而有几分孩子气的性格展露无遗,好一出中国版的人鬼情未了,瞬间把获得奥斯卡奖的大片<《人鬼情未了》PK下去了。
而那声嘶力竭般的呼天抢地般地喊叫,好几分的缠绵,居然观众没有感到肉麻。特别是那一声声姐姐的长呼短叫,场内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笑出声来,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认为可笑到极点,而且是此笑与彼笑无关,优雅与艳俗无关。
在意犹未尽中,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高潮之后落幕,以昆曲大师汪世瑜的话来说。“过去人们是‘听戏’,可以闭着眼睛欣赏。看青春版《牡丹亭》,你得睁大眼睛,因为每一个场景都是视觉的享受。”,笔者认为此剧的观赏可以说是享受了一场视觉的盛宴,真的是昆剧中瑰宝!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