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在江苏省苏州市,几乎每所中小学校都有自己的“杜丽娘”与“柳梦梅”,这得益于苏州开展的“昆曲为在校学生公益演出普及工程”。今年是该工程启动十周年。苏州市“昆曲为在校学生公益演出普及工程”十周年成果展演暨“姑苏文化名家王芳工作室”走进乡村社区启动仪式,日前在江苏昆山周市镇春晖小学举行。普及工程兴办十年来,已覆盖百余所学校,面向全市中小学生提供1300余场公益演出,惠及学生逾30万人,15个学校和社区建立了昆曲教育传承基地,传统古戏雅韵在年轻人中渐渐流行起来。
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但也曾面临如何“活下去,传得开”的问题。10多年前,常常是一场演出,台上的演员比台下观众还多,观众也都是中老年人。“戏曲的传承,首先是演员的传承、观众的传承,‘人’是最重要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名誉院长、苏州市未成年人昆曲教育传播中心主任王芳告诉记者,“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末,演出很少,剧团有时一年也演不满10场戏,办公楼改成了招待所,很多老师去当了服务员,不少青年演员在歌厅当歌手,我也曾在婚纱公司兼职当化妆师。”
2007年,苏州启动了“昆曲为在校学生公益演出普及工程”,成立未成年人昆曲教育传播中心,启用昆曲剧场“沁兰厅”为学生公益演出,并且建立了宣传、文化、教育等部门协同配合传播昆曲艺术的工作机制,力争让苏州市的每一位中小学生,一年内都可以观看一次以上昆曲等戏曲演出。每周一到周五,在典雅的“沁兰厅”,来自苏州昆剧院的演员们会针对不同学生的年龄段,挑选不同的昆剧优秀折子片段进行约一个小时的演出展示。24岁的杨寒是苏州昆剧院的一名青年演员。除了在“沁兰厅”演出,她还经常参加昆曲进校园活动。6月23日,杨寒来到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用专业的一招一式,手把手地教孩子们,用声腔告诉他们,没有什么比昆曲更能诉说苏州的韵味。
让昆曲走进学校,让青少年走近昆曲,促使艺术美育与学校德育有机融和。苏州还探索开发有效的戏剧校本课程,通过拨发专项资金和建立专家库保障昆曲等校本课程的开发,推进戏剧文化在校园的普及。
“观众在哪里?像昆曲这样一种人文艺术,我们感觉主要是在大学。”江苏省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说,希望能在大学形成一种关注经典的传承氛围,从昆曲艺术本身讲,大学生是我们未来审美和消费的倡导者。去年9月,在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之际,苏州昆剧院携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大学进行公益演出。自2005年启动校园巡演起,这是青春版《牡丹亭》第四次来到北大。北大中文系大四学生陈曦告诉记者,通过昆曲进校园的演出,她感到“昆曲的唱腔很独特,服装很美。虽然是古老的艺术,但我感受到了一种时尚的气息。”台上昆曲“姹紫嫣红开遍”,台下不时响起笑声和掌声,证明了昆曲在今天依然能吸引年轻观众。
苏昆的青春版《牡丹亭》,被认为是昆曲传承的典范,自2004年首演至今已有13年,在海内外演出300余场,直接进场观众有60余万人次。其中在世界各地的28所大学演出85场,创造了校园演出单场观众7000人的纪录,成功培养了青年观众群。
通过不断送戏进校园,苏州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昆虫”,他们不是被动地看、学,而是真的领悟到了艺术的美。在苏州市实验小学传奇昆曲社,孩子们因为在这里邂逅了昆曲,遇到了苏昆剧院的陈晓蓉、严亚芬、朱慧英老师,从此便爱上了昆曲。在苏州大学,创建于1991年的东吴曲社,至今仍在开展教唱、观摩、讲座、研讨、对外交流及组织演唱等形式多样的昆曲活动,让当代大学生体悟雅韵,传承经典。
“昆曲进校园,让我们找到了昆曲传承的一个路径。”王芳表示,让戏曲真正成为教育的一部分,要根据不同剧种的不同情况,找到最适合它的生存环境和推广手段,接下来要在剧目上下功夫,开发、挖掘更多适合孩子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剧目。目前,苏州市文明办、苏州市教育局在修订《文明校园测评细则》中,专门针对“戏曲进校园”设定了相应的测评标准和考核权重,确保“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每一所学校,惠及每一个学生。
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小荷艺术团”的小演员在表演《牡丹亭·惊梦》选段。王琳琳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