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昆”:50年守望一株幽兰

昨天,北方昆曲剧院在长安大戏院隆重庆祝自己的50岁生日。自1957年成立至今,50年的风风雨雨,北昆经历了两次低谷,却始终守望着昆曲这株“百花园中的幽兰”,坚持传承整理传统剧目、创作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剧目,在培养艺术家和青年演员、培养青年观众和对外交流方面不断耕耘探索。

特批26两黄金精制十蟒十靠1957年6月22日是北昆成立的日子,有两件事让这个剧院的成立颇具规格。一是院长韩世昌的任命书由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发;二是成立当晚的演出中,主要演员穿戴的十蟒十靠,是由周恩来总理特批了26两黄金,拿到苏州的绣坊中精制而成。

和高规格相匹配的,是韩世昌、白云生、侯永奎、马祥麟、侯玉山以及白玉珍、沈盘生、魏庆林、孟祥生等昆曲界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他们培养起了李淑君、丛兆桓等新一代艺术骨干,并会同金紫光、马少波等新文艺工作者创作了《文成公主》、《李慧娘》、《千里送京娘》、《晴雯》、《红霞》、《师生之间》、《奇袭白虎团》等一批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

建院时只有17岁的侯少奎先生说:“那时,结合时代需要创作的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不少,不过它们将古典和现代融合得很好,看起来非常舒服。”

多方寻求突破艰难前行

1979年,经历了“文革”低谷的北昆重新恢复了建制。在随后20多年里,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昆曲艺术几乎从复兴又走进了低谷。

北昆1982年招收的学员班学员魏春荣记得,全班45名学员,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毕业那年正是1988年,看到一年只有几十场戏的演出状况,很多人选择弃艺从商,没几年,全班只剩下了11个人。

但留下的人坚持着,多方寻求发展。这个时期,他们创作了北昆历史上第一部被搬上电影银幕的作品《血溅美人图》、第一部改编外国题材的作品《村姑小姐》、第一部戏曲电视剧《南唐遗事》、第一部获“文华奖”的剧目《琵琶记》。此外,还改编、创作了《牡丹亭》、《西厢记》、《长生殿》、《夕鹤》、《水淹七军》、《偶人记》等一批优秀剧目,并出现了洪雪飞、侯少奎、蔡瑶铣、杨凤一、刘静、王振义、史红梅7名“梅花奖”获奖演员。等了44年的机遇来了北昆院长刘宇宸记得,在自己上任后的第206天,也就是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很多昆曲人听到这个消息掩面而泣。“这个历史时刻,昆曲等了600年。北昆等了44年。”他说。

北昆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国家文化部、财政部每年拨款1000万元,实施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北京市财政每年斥资100万元作为北方昆曲剧院特殊扶持经费。

剧院先后排演了《贵妃东渡》、《宦门子弟错立身》、《百花公主》和《关汉卿》等剧目,并先后恢复和继承了一大批优秀传统大戏、折子戏。《贵妃东渡》两次东渡日本,收到了奇好的演出效果。《宦门子弟错立身》摘取了文华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大奖等奖项。

为了培养昆曲艺术的接班人,2001年北昆再次招收学员班。现在,学员们已经毕业,他们将成为剧院今后10年的主要力量。打造文化名片《西厢记》要说现在还有什么遗憾,刘宇宸引用了老院长韩世昌经常说的一句话“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了解昆曲,常来看昆曲的观众还是太少了。“每次我们进校园演出,我问台下几百名观众,有几个看过昆曲,通常举手的只有七八个。”刘宇宸说,但每场演出都会让昆曲的观众扩大几百人,于是,他们坚持不懈普及昆曲。“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经过北昆连续多年的昆曲进校园活动,很多学生都已经学会这句话。现在,北昆已累计在北京数十所中学和高校演出剧目达百折以上,演出场次达200多场。

50年历程,的确值得纪念。但刘宇宸说:“这不是逢五逢十的例行纪念,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明年,北昆将携新排剧目《关汉卿》迎接奥运,还将上演根据“大都人”王实甫的名著《西厢记》缩编的新版《西厢记》。目前,剧本已经完成初稿。“演出样式要尽量体现出大都勾栏杂剧风貌,显出北曲和南曲的不同。力图把它打造成北昆乃至北京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李洋)

(摘自 《北京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