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讯 近日,江苏省政协就戏曲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提出建议,以社情民意信息报送省委、省政府,得到了领导的关注和重视,认为所提建议对更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戏曲艺术很有帮助,要求有关方面研究采纳。
据了解,江苏地方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剧团建制的剧种19个,其中既有被誉为“百戏之祖”、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也有仅限于一地的海门山歌、丹剧等小剧种。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坚持以“出剧本、出人才、出效益”为指导方针,以现代戏、新编历史剧和优秀传统剧目整理改编“三并举”为创作原则,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地方戏曲演员和编导人员。但是,部分政协委员在调研中发现,江苏地方戏曲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剧团的布局结构不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资源的优化配置;剧团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剧团经费保障程度普遍偏低;剧团演出队伍不稳定,人才不齐全;剧团基础设施陈旧,设备老化。这些问题让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忧心忡忡。
为此,江苏省政协建议重视戏曲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建议出台相应的保护条例,对于应当抢救、保护和扶持的剧种,一定要加大保护力度;保护要采取积极方针,在保护中求发展创新,在发展创新中保护;要挖掘整理一批濒临失传的优秀传统剧目,集中各方力量多创作一些贴近现实、贴近群众的新戏;多举办一些普及性、公益性演出,送戏到农村、企业、部队、机关、学校,在演出实践中打造观众认可的优秀演员和剧目。
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江苏省政协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要在财政支持、人才培养、优秀剧目培育等方面舍得投入、加大力度;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播出戏曲节目特别是昆曲等传统戏曲经典节目;对地方戏剧团排演的优秀节目实行政府收购,以促进文艺生产;对昆曲这样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予以更多的政策扶持,有关部门应就如何振兴昆曲积极筹划,成立集研究、创作、演出为一体的研究性机构,挖掘整理濒临失传的昆曲优秀传统剧目,尽快将昆曲舞台艺术的声像、文字资料,尤其是老艺术家的音像资料,集中保存在档案馆中,以供后人研究、传承。
江苏省政协还建议要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要着力培养一批潜心钻研戏曲艺术、德艺双馨的专门人才,培育一批热爱戏曲艺术的忠实观众。(记者 刘松汉、郑伟)

(摘自 《人民政协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