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突然坏了左耳,一时间话剧和电影都不敢再听再看,因为右耳变得极其敏感:听到立体的和混杂的声音都很不舒服。

现在复杂声音袭来,我还是有种说不出来的难受。

所以我躲避着音乐声嘈杂的商场和任何人多的地方。

去年暑假的某个周末,突然想试试耳朵的反应。

几年前就有一个想法:看看几个很有名的不同版本的昆曲牡丹亭。

而我的耳朵似乎已经能够适应电脑里的昆曲音乐。

此前,不仅看过了电视里转播的青春版牡丹亭,而且也看过了现场版的青春版牡丹亭。

而园林版牡丹亭还鞭长莫及,好在张军和沈昳丽的非牡丹亭演出也已经浅浅看过。

那就厅堂版吧!

别无选择。

那个重庆女孩子和我一样,都是追戏的人,只是她比我年轻,比我漂亮。

我们自然地坐在一起吃了牡丹宴自助餐。

厅堂版凸显观众看戏前的舒适:吃饭、小酌后再去欣赏艺术。

这可能是古代贵族的生活享受吧?今日也成了像我这样的普通百姓的偶尔消遣。

厅堂版选了牡丹亭中经典的几出折子戏,惊梦中的水袖双人舞很美妙。

出彩的还有现场书写在灯箱上的折子戏回目的书法。

真正让我爱上昆曲那还得算青春版牡丹亭,从电视上看过一次后我就深深地喜欢上它。

然后就有了从H城到B城的追戏。

我看的是第198场 、第199场和第200场,也是此剧最后的商演。

前两场是在网上提前两个月就订好的,第200场是从票贩子那里弄的票,还好那个同姓的票贩子只赚了我六十块钱。

青春版牡丹亭完整而跌宕的情节和戏剧冲突,环环相扣妙趣横生。

灯光舞美简洁而又现代,全剧犹如旧树新发。

沈丰英唱功不是最好,但她演唱时感情的处理非常细腻,这就造就了沈版杜丽娘特有的风采。

就全剧来说,熠熠生辉。

此后,百度若干版本的游园惊梦寻梦,被单雯的扮相吸引,就唱功和感情色彩,那得首推张继青,可惜张继青的版本到归真就结束了,无法展示出牡丹亭的全貌,这真是千古遗憾。

如果张继青出演青春版里的杜丽娘,那该是怎样一番情景?

妄想归妄想,青春版只能是沈丰英。

那何不欣赏沈丰英?

第一次现场观看昆曲是请大哥看的上昆的《长生殿》,全剧四晚才演完,比后来看的青春版牡丹亭还多一晚。

可我当时只订了第一晚,以为是一出戏的连演四场。

看着送来的票上《钗盒情定》的戏名好一阵出神,纳闷长生殿怎么改了名。

看完才恍然大悟,但后面的票早已卖完。

看这出戏为的是看唐明皇蔡正仁,那天蔡正仁根本就没出场,演出前他一直在和观众签名留念。

我还给大哥和蔡先生拍了张合影。

蔡正仁的哭像叫画真是精彩。

我喜欢那些极富表演天赋的戏曲演员,因为他们视戏为生命。

张军和沈昳丽的霓裳羽翼舞美伦美奂。

我是第二年才补看完这出戏的后三部分的。

也许是上班间歇来回奔波看戏的缘故,或者长生殿实在是有些散漫,我没有后来看牡丹亭那般印象深刻。

其实第一次接触昆曲那还是电影十五贯,当时只是觉得被冤枉的苏美人和熊公子真该结为伉俪,况钟给娄阿鼠算卦的细节记忆很深刻,当时根本就听不出京剧和昆曲的区别,更不会去在意唱腔和演员。

那时的我正在喜欢京剧、评剧、黄梅戏、花鼓戏、吕剧、豫剧以及晋中冀北的一些梆子。

如此追溯,爱上昆曲和耳朵是否坏了并没丝毫的关联,但昆曲确实对耳朵的养护有利无弊。

如此追溯,也还是无法推出究竟为何爱上昆曲。

不追问了,就这样爱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