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的苏州拙政园,几百年间换过无数个主人。清朝康熙年间,这座园子的真正主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的康熙皇帝。公元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南巡至苏州,行宫就设在拙政园。

据清初文人姚廷遴的笔记《历年录》记载,这一年的农历12月26日下午,康熙皇帝刚到苏州,在园子里小坐了一会儿,就急忙要到苏州织造祁国臣的家里去。

进了祁家,康熙刚坐定,就问祁国臣:"这里有唱戏的吗?"工部曰:"有。"这里的工部指的就是祁国臣。

就苏州织造祁国臣而言,伺候皇帝看戏,是他份内的工作。

当天晚上,康熙皇帝留在祁家用膳,一口气看了二十出昆曲戏。所有戏目都由康熙本人来点,可见他对昆曲的熟悉和喜爱。

现在的苏州市第十中学,是清代的苏州织造暑遗址,也就是祁国臣当年办公的地方。苏州织造暑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替皇帝在苏州遴选昆曲演员,然后送到北京的南府。

"南府"是当时朝廷里专门负责戏曲演出的机构。据史料记载,康熙年间,南府里的苏州昆曲艺人有数百人之多。他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后来被称为苏州巷。

1684年的这次南巡,是康熙皇帝第一次南巡。此时的苏州,经过清初几十年的恢复生产,已经成为南方主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对于自幼饱受中国传统熏陶的康熙皇帝而言,苏州无疑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第二天上午,本打算去苏州近郊游玩的康熙皇帝却临时改了主意,又看了一上午的戏,用了午膳才动身。江南的无限美景,似乎还不及昆曲舞台上的一方春色,令康熙心醉神迷。

康熙皇帝是个标准的昆曲戏迷。整个大清,像康熙这样的戏迷又何止千万。不要说朝廷里的达官贵人,就是地主乡绅,甚至于平民百姓,对于昆曲都非常地喜爱和痴迷。

有趣的是,无论是贵为九五之尊的康熙皇帝,还是苏州城里的这些平民百姓,看的昆曲都是 折子戏。

戏曲有一个特点,有些观众对于故事都很熟了,他不是在看由头到尾怎么发展,故事怎么曲折,不是这样,他看表演,听他的唱,看他的表演,但是在这一折戏里头表演确实充分地有发挥,就是有他那个艺术魅力.年代久远了以后,就有一些折子戏就成为昆曲的主要演出剧目。

从全本剧到折子戏的演出,昆曲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在昆曲发展到巅峰时期出现的折子戏,究竟有着怎样独特的魅力,能够赢得社会大众的普遍青睐?

在今天的苏州昆曲博物馆,我们找到了清初戏曲家李渔留下的很多传世的传奇作品,《意中缘》、《风筝误》、《比目鱼》等,后人将它们统称为《笠翁十种曲》。

不过和一般传奇作者不同,李渔还有另外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他还经营着一个职业化的昆曲家班。

李渔不仅会写诗文、写剧本,还会教歌舞。他带着以自己的姬妾为骨干的家庭昆班到处演出。慢慢地,李渔的家班就逐渐转变为职业戏班。

李渔的昆班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职业昆班之一。职业昆班在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开始纷纷涌现。

与康熙相比,雍正是一位皇权极重的帝王,在他即位后的第一个月,就降旨"禁外官蓄养优伶",一时间各位官员家里豢养的戏子,迫于生计,都纷纷加入到民间职业昆班之中。民间学戏的人也越来越多。

而此时,在北京、南京、苏州等一些城市里开始出现戏园和戏馆。

据当时的苏州文人顾公燮《消夏闲记》记载:雍正年间,苏州的郭园始开戏馆,到乾隆年间,发展到"戏馆数十处,每日演戏,养活小民不下数万人。"

这是一幅刻于乾隆年间的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庆春图》。说的是苏州一个叫"庆春楼"的酒楼戏馆。馆子里的人正在喝酒看戏,馆子内外的墙壁上都贴有戏单。这幅画真实地为我们描绘出当时戏馆看戏的场景,昆曲的演出对象和演出场所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与此同时,传奇创作的高潮正在逐渐消退,昆班想演新剧,也苦于没有好剧本。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