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昆工作了三十年,当院长当了9年,杨凤一可谓是甘苦自知。从戏曲演员转型艺术管理者,多年来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带着全团的兄弟姐妹向着更好的未来一步步地靠近。尽管守着昆曲这个金饭碗,但杨凤一不希望靠政府养着,要出人出戏培养市场。2017年是北昆建院60周年,杨凤一说,他们计划拿出10部经典剧目在北京的舞台上集中展示,同时其中的一些剧目会开启全国的巡演。

● 发展


促进南昆北昆取长补短

信:您认为,前些年昆曲发展举步维艰的问题在哪里?

杨:昆曲是一门很好的艺术,只是我们宣传推广不到位,一个好的产品必须要靠自己宣传推销,做出一部好戏往家里一放不去告诉别人。我总说,我们是每天拿着金饭碗去要饭,去向政府要钱。这样一定不行,我们要做的是,把金饭碗擦亮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只有你自强了,你自己有东西、有作品了,才能得到别人的支持。我觉得尤其是近三四年,年轻的观众相对多了一些,这跟我们的宣传,还有媒体的宣传有着直接的关系。

信:您作为全国院团长联席会主席,在这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杨:原先,南昆和北昆界限分明,这样对昆曲发展非常不利。作为全国院团长联席会主席,我希望打破这种观念,打造一种大昆曲的概念,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在昆曲这个共有的名字下相互取长补短。比如说,我们派老师去南方,也会请南方的老师到北昆来,互相学习和交融。当然,也有人对这种做法表示质疑,说这样会让戏曲走歪了。我想说,我们不能太狭隘地理解昆曲,在保持各自的特色剧目的同时,必须要融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和发展。

● 人才


年轻演员需要更多平台

信:跟您刚接手院团的时候,年轻演员有什么变化吗?

杨:从2009年至今,剧院的年轻演员的精神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北昆年轻人的艺术风气很好,你追我赶的多学戏,他们顶住了社会上各种诱惑,他们影响和感动着我。还有他们的经济收入也发生了变化,经过常年的演出推广,剧目演出的频率越来越高,演员的收入也自然有所提高。

信:现在院里的年轻演员,如果有机会出去拍戏,作为院长您会支持吗?

杨:在不影响剧院整体安排前提下,他们都可以出去演戏或者排戏,没问题。市场需要很大,而且作为年轻演员也需要各种手段和平台去展示,同时经济收入又有所提高,他们会更踏实的坚持在这个舞台,因为这里是他们心中最爱的地方。

信:您会担心人才流失吗?

杨:不会,不仅人才流失很少,而且出现了一个很好的现象,这么多年随着北昆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全国各地的优秀昆曲演员甚至音乐作曲、指挥、创作等人才纷纷加盟北昆,大大提升和加强了北昆的实力。

● 创新


尝试推行剧目项目制

信:在继承和发展方面,北昆都做了哪些努力?

杨:2001年,昆曲成为非遗项目之后,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鼓舞,让我们有了一种自身价值的重新认识和提升。这十几年间,从恢复传统剧目到创新剧目,北昆做了很多工作。除了《西厢记》《牡丹亭》这些经典剧目,也推出《红楼梦》《董小宛》等一些原创剧目,此外也创排了《狮吼记》《望乡》等小剧场剧目。当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必须要两条腿走路,继承和创新,首先不能失去我们的根和遗传基因,同时也必须要往前发展。不然就会失去年轻观众,路就会越走越窄。

信:今后,在管理方面有什么其他的设想吗?

杨:我希望打破铁饭碗的概念,在艺术创作上尝试一下真正的项目制,体验一个剧目一条龙生产创作的形态,从而调动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与事业心,提升他们的人生价值,当然也让戏曲演员在待遇上更上一个台阶。

● 新址

将是昆曲文化园区

信:未来的新院址在什么地方?在剧场方面有哪些设想?

杨:地点就在陶然亭原先的院址,总面积大约一万平方米,其中有一个大剧场和三个小剧场,另外还有一个体验式的能播放戏曲电影的地方。这里将是一个昆曲文化园区,同时也将是一个国际艺术交流的平台。未来,这个剧院不只表演昆曲,各个地方剧种甚至各个国家的剧目都应当可以在这里展示,逐渐成为一个中国戏曲的演出基地。同时,这里还有一个昆曲博物馆和开放式的图书馆。预计2018年左右,新院址可以落成完工。

规划


10部经典剧集中展示

信:2017年是北昆建院60周年,到时候一定有很多大动作。

杨:是的,我们计划拿出10部北昆经典剧目在北京的舞台上集中展示,同时拿出其中的一些剧目开启全国的巡演。同时推出两到三部原创剧目,其中包括品牌演员魏春荣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此外还将推出《甲申记》和《清明上河图》。此外,还将为本院几位优秀的青年演员举办专场演唱会。明年的任务很重,我们还计划出版“北方昆曲史稿”,它的出版将填补北方昆曲的一项空白。同时,也计划出版一本直观感受昆曲艺术的画册以及录制一部北方昆曲六十年风雨历程的纪录片。

信:请您谈谈北昆的“十三五”规划。

杨:在“十三五”规划上,我们继续出人出戏,同时也会梳理一下多年来北昆排演的精品力作,我们希望能够整理上演10台大戏、10台中型剧目以及10台小剧场剧目,我们也希望通过院址改建开创一条新的管理模式,让昆曲艺术更健康的向前发展。(记者 张学军)

(摘自 《北京娱乐信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