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元

67岁的台湾作家白先勇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为推广昆曲,在连轴转的推广活动、讲座、访谈中,他一遍一遍地说让我们重新认识民族的美。白先生的话提醒了我们。
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没有多少吸引力,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经济了,其濒临灭绝的状态是由萌芽到发展到繁荣最后到衰落的自然现象,没有必要花人力物力财力去抢救和保护。
其实,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有的人从来就没有正眼看待过民族民间文化,认为民族民间文化“土得掉渣”,是“下里巴人”的产物。也有人认为民族民间文化不就是封建迷信的那一套嘛,有什么“闪光点”可言。这是偏见在作怪。正确认识民族民间文化,需要拥有一双明眸,需要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需要用真心真情去感受。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之下,一不小心,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将成为历史的回忆。我们的诗、书法、宋朝的瓷器、苏州园林等等,是我们这个民族独创的,为此,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应该坚定保护民族文化的信心,利用现有条件,大力推广民族文化。
追根溯源,要想继承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当先行。而现在我们的大学教育中却缺乏传统文化的教育。白先勇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我在美国加州大学教了几十年书。加州大学的课程中有一门《西方文明史》,每个学生必修。”中国的大学如今却没有一门类似以戏剧、戏曲为重要内容的《中国文明史》教材。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应予以关注的重要课题。

(摘自 《人民日报》2004年09月28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