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苏州市6个专业剧团的6个精品剧目进京献艺。富于苏州地方特色的滑稽戏《探亲公寓》、苏剧《柳如是》,以及锡剧《一盅缘》、昆曲《玉簪记》、舞剧《桃花坞》、中篇弹词《雷雨》等地方戏剧(曲艺)优秀剧(节)目,于10月9日起在梅兰芳大剧院及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轮番上演。这些优秀剧(节)目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苏州地方戏曲近年来传承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也向新中国成立65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昆曲:主打青春版 再推《玉簪记》
昆曲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发祥于苏州昆山,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昆曲集中国戏曲艺术之精华,熔诗、词、乐、歌、舞、戏于一炉,在中国戏曲史、文学史、音乐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被喻为“百戏之祖”。苏州原有苏昆剧团,兼演苏剧和昆曲。2001 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苏州昆曲便从苏昆剧团中独立出来,后来成为苏州昆剧院。
让苏州昆剧院名扬天下的是青春版《牡丹亭》,2004年4月,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用青春的演员演青春的爱情故事,来吸引青春的观众,在全国高校巡演,受到莘莘学子的追捧。之后在世界巡演,更给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在美国上演时场场爆满。“青春版”也成为苏州昆剧院的一张亮丽的名片,2008年,苏州昆剧院又一次集合两岸文化戏曲精英共同打造了青春版昆曲《玉簪记》。该剧沿用了青春版《牡丹亭》的全部主创人员,入选2007年度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项目。新版《玉簪记》融合了抒情、诗化、象征、极简等特征,书法、绘画与昆曲行云流水的配合极具文化况味。主演仍是主演青春版《牡丹亭》而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的俞玖林和沈丰英。此外,剧院近年来排演的《长生殿》、中日版《牡丹亭》,以及《西施》《西厢记》《满床笏》等更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成为昆剧界乃至文化界的盛事。
滑稽戏:关注现实 佳作迭出
苏州市滑稽剧团是文化部首批“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该团近年来佳作迭出,反映当代生活的《快活的黄帽子》《一二三,起步走》《青春跑道》《笑着和明天握手》《顾家姆妈》《探亲公寓》等均获全国性大奖,并风靡全国。其中《一二三,起步走》已上演6千多场,并被全国上百个剧团十几个剧种移植演出,主要演员顾芗获得梅花大奖。
滑稽戏《探亲公寓》
苏州滑稽戏人才辈出,著名滑稽戏表演艺术家张幻尔,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冷面滑稽表演流派,方笑笑、叶霞珍等老一辈艺术家在滑稽界享有盛名。苏州市文广新局局长、曾是滑稽戏演员的徐春宏介绍说,如今剧团建立了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梅花大奖”、三度“文华奖”“白玉兰奖”获得者顾芗,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二度“文华奖”“梅花奖”“白玉兰奖”获得者张克勤等为代表的骨干艺术团队,传承了苏式滑稽“冷隽幽默、爽甜润口、滑而有稽、寓理于戏”的艺术风格,年轻一代的演员也培养起来并接演这些优秀剧目。本次进京演出的《探亲公寓》,将焦点对准“外来务工人员”这一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特殊群体,围绕在探亲公寓所发生的一系列矛盾冲突,着重表现他们在努力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迷茫。通过原住民和外来者从排斥到互慰,从疏离到融合的心理变化过程,深入浅出地诠释出“和谐包容”的发展理念。反映现实生活,在笑声中感悟美好,是苏州滑稽戏的一贯追求。
苏剧、评弹、锡剧:在传承中求发展
苏剧是苏州的独有剧种,其前身是“苏滩”,原名南词或对白南词,俗称“打山头”,由花鼓滩簧与南词、昆曲合流衍变而成,是一种围坐清唱的曲艺形式,其曲调优雅清丽,对白吴侬软语,颇有地方特色韵味,是典型的吴门戏曲,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苏剧曾有过辉煌岁月,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苏剧走红上海滩,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州观前街的新艺剧院是苏剧的专用剧场,观众踊跃,上座率常常爆满。
锡剧《一盅缘》
但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口流动频繁,苏州方言逐渐发生异变的情况下,苏剧也逐渐被观众冷落。而苏剧正是正宗吴侬软语的表现和传播的载体,是苏州方言的最好教材。苏剧得到有效的抢救与保护,纯正的苏州方言也等于有了一个长久保存的语音博物馆。此外,苏剧作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代表了苏州的城市文化,因而苏州市十分重视苏剧的传承与发展,8年来努力挖掘、严打细磨,相继传承、演出了《快嘴李脆莲》《十五贯》《花魁记》《柳如是》等大型苏剧剧目,并创排了《那个雪夜》《茉莉飘香》《春香闹学》《断桥》《岳雷招亲》《出猎》《访测》《醉归》《情探》《庵堂认母》等精品折子戏。
本次进京演出的《柳如是》,由二度梅花奖获得者王芳主演。王芳本来苏剧、昆曲两门抱,苏剧与昆曲分开后,同行都去演昆曲,王芳不忍苏剧受冷落,便经常去团里教戏,把自己会的大戏、折子戏一出出传承下去。2010年,王芳还专门邀请国家一级编剧郑怀兴为苏剧创作新戏,这才有了《柳如是》。王芳说:“尹斯明等老艺术家,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苏剧。如果我们不把这些剧目传承下去,怎么对得起他们?现在,继字辈、承字辈的老先生都已经不演了,我们这一辈还在舞台上,到了我们要反哺的时候了,要尽自己所能,为苏剧传承出一份力。”
苏州市评弹团近年来一方面始终遵循“三贴近”的原则,深入乡镇,服务社区,全团以平均每年6000余场的演出场次位居全国曲艺院团之首,极大地满足了长三角地区最基层广大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紧贴时代脉搏,努力坚守艺术水准,《大脚皇后》《风雨黄昏》《雷雨》《四郎尽忠》《君臣议政》《约会》《重逢》《姑苏水巷》等优秀作品接连夺得全国性奖项,并相继推出了“双月书会”青年艺术传承个人专场以及“光前裕后”优秀青年演员联袂展演等系列品牌,深受群众喜爱。
锡剧也是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张家港市艺术中心素以实力雄厚、台风严谨、演艺精湛、朝气充盈而名扬省内外,相继推出了《厂长和他的妻子》《荒唐王爷》《半把剪刀》《秦香莲》《珍珠塔》《彼岸花开》《一盅缘》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并造就了钱瑛、蒋盘芳、宣扬等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跨入新世纪,又涌现出了高惠法等一批知名度高、造诣深厚的表演艺术家。近年来,通过舞台实践,一批优秀青年演员如董红、谢志刚、夏敏莹、朱宝根、朱燕君等脱颖而出,挑起了大梁,成为苏州锡剧未来的希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