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昆曲事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各地昆剧院团和曲会曲社欣欣向荣,研究工作也就紧紧跟上。1978年4月,由江苏省昆剧院发起,在南京举行了三省一市昆曲工作者座谈会,讨论昆曲艺术的继承和改革问题,发表了一批论文。如俞振飞的《试谈昆曲发展的道路》、周传瑛的《昆曲艺苑又一春》,从理论上为“文革”后重振昆艺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
改革开放的思想路线给昆剧工作带来了蓬勃的朝气。80年代初,在苏州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昆艺活动。1981年11月举行的是“昆剧传习所成立六十周年纪念会”,1982年5月举行的是“江浙沪两省一市昆剧会演”。各报刊围绕两次会议发表的剧论剧评合计有180多篇,江苏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编印了《兰花集萃》一书,其中收辑了《同甘共苦为繁荣昆剧而奋斗》、《继承发展昆剧的优良传统》等文章。1992年4月,在昆山又举行了“昆剧传习所成立七十周年纪念会”,同时召开了“昆剧理论研讨会”,会后编印了论文集《幽情逸韵落人间》,收辑了《谈昆剧专业剧团与业余曲社的结合》、 《把昆剧的理论研究再提高一步》等论文。
1986年1月11日至14日,文化部在上海召开保护和振兴昆剧的重要会议,成立了“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简称“昆指会”),公推俞振飞为主任委员。同年3月15日至20日,在北京又成立了“中国昆剧研究会”,公推张庚为会长。在“两会”的推动下,各地昆剧院团上演了大批传统戏和新编剧目。至20世纪末,报刊发表有关昆曲的文章已达1800多篇,各地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昆剧论著,充分显示了昆曲研究队伍的壮大和实力之雄厚。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19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的昆曲艺术名列榜首,标志着昆曲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了举世公认。消息传来,昆艺工作者备受鼓舞。文化部为此专门召开了“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座谈会”,制定了十年规划;“昆指会”又提出了“保护、继承、创新、发展”的八字方针,极大地激励了昆曲界的士气。在加强艺术实践的同时,为了鼓励理论研究,文化部决定,于2001年12月12日在苏州成立“中国昆曲研究中心”,与历届昆剧艺术节呼应,目前已举办了四次“中国昆曲国际艺术研讨会”,出版了《中国昆曲论坛》专刊。2004年3月,中央领导批复了全国政协报送的《关于加大昆曲抢救和保护力度的几点建议》,文化部依照“批件”的重要精神,在2005年初成立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颁布了《实施方案》,除了资助各昆剧院团排演继承创新的剧目和培养人才等多种措施以外,还主持出版《昆曲与传统文化研究丛书》和《昆曲艺术家传记文献丛书》。新世纪的新气象,激发昆曲的评家和记者纷纷撰文,或报道消息,或发表剧评,总数已过千篇。随着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开放,七大昆剧院团先后应邀访台巡演。台湾的昆曲专家曾永义和洪惟助等热心倡导,创办了“昆曲传习班”,聘请大陆的专家任教,培养了一批昆曲人才。他们和大陆的专家都推出了一系列昆曲研究的专著。
回顾这三十年来,昆曲的研究工作突飞猛进,成果累累,面广量大。本文限于篇幅,只能以专著为主(顺带提及一些单篇文章),分门别类地择要简述。
名家谈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使十年动乱中备受伤害的文艺园地迎来了灿烂的春天。老一辈昆曲艺术家摆脱了极左思潮的精神束缚,重新登上舞台,但他们年事已高,记录他们的艺术经验,成了刻不容缓的急事。有关部门为此组织了研究人员,为俞振飞、周传瑛、王传淞、侯玉山等艺术家整理了谈艺录,或作为专文发表,或编辑成书出版。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原来的中年一代也进入了老年阶段,他们继承了前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在舞台上取得了新的成就,他们的艺术经验也应及时总结。好在新一代名家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除了有些专文是由别人撰写的以外,他们自己也能动笔。如张继青、汪世瑜、岳美缇、侯少奎、张世铮等,都出版了精彩的谈艺录。这里归纳在一起,列目举要:
(一)《俞振飞艺术论集》,王家熙、许寅等整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本书收辑文章29篇,有些是俞老自撰的,有些是别人帮助记录的。俞老专工小生,书中记下了他演唱《太白醉写》、《写状》、《见娘》、《断桥》、《琴挑》和《墙头马上》等剧的艺术体验,反映了他的艺术思想和美学观点。还有4篇是俞老总结昆曲唱念的专论,是研究“俞派唱法”的珍贵文献。
(二)《丑中美——王传淞谈艺录》,王传淞口述,沈祖安、王德良整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出版。本书辑集王老谈艺之作20篇,先讲他从苏州昆剧传习所到仙霓社的艺事经历,然后谈《吃茶》、《狗洞》、《下山》、《议剑献剑》及“五毒戏”的表演心得。
(三)《昆剧生涯六十年》,周传瑛口述,洛地整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出版。全书分两篇,《春秋篇》自叙从昆剧传习所、新乐府、仙霓社、国风苏昆剧团到浙江昆苏剧团共六十年的舞台经历;《春泥篇》结合自身的演唱实践,对昆剧行当的表演技巧作了具体的论述,并总结了在《醉写》、《小宴》、《琴挑》中扮演李白、吕布、潘必正三个角色的体会和经验。
(四)《优孟衣冠八十年》,侯玉山口述,刘东升整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初版,1991年再版。本书是北昆名净侯玉山的谈艺录,包括从艺往事、演出经历和艺术见解三方面的内容,既谈演剧史实,又谈表演经验。
(五)《郑传鉴及其表演艺术》,胡忌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全书收录文章19篇,内中有郑老口述,张世铮整理的《说〈卖书·纳姻〉中的简人同》、《谈〈搜山·打车〉的表演》等。
(六)《荣庆传铎》,为纪念北方昆曲剧院建院四十周年,由王蕴明主编,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年出版。书中选辑北昆老一代艺术家韩世昌、白云生、侯永奎、马祥麟、侯玉山的单篇谈艺文章。如韩世昌口述《我的昆曲艺术生活》,是张琦翔整理的,马祥麟口述《北昆沧海忆当年》,是刘炎臣和郑新笔录的。因白云生(1902-1972)早已仙逝,便选录了他的四篇旧作。白老有文化水平,过去曾自己动笔,发表了大量艺事文章,所以在“北昆建院四十五周年暨纪念昆曲大师白云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由刘宇宸主编,从白老二百多万字的著述中精选了三十多万字的文章(如理论技艺之作《昆曲的表演艺术形态》、《漫谈昆曲小生表演》等篇),交由中国戏剧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了《白云生文集》。
(七)《张继青表演艺术》,中国昆剧研究会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本书精选了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专家评论首届梅花奖榜首张继青的论文24篇,还收录了张继青自己写的《从艺札记》2篇。在此之前,江苏省昆剧院丁修询曾撰著了《笛边梦情——记张继青的艺术生活》(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出版)。
(八)《艺海一粟———汪世瑜谈艺录》,章骥、程曙鹏主编,香港金陵书社出版公司1993年出版。内收文章45篇,如《随周传瑛老师学艺散记》、《谈〈琴挑〉的表演》、《三演〈西园记〉有感》等。
(九)《我——一个孤独的女小生》,上海昆剧团岳美缇著,文汇出版社1994年出版。本书是作者从艺的回忆录,共分八章,其中第五章记叙了她从旦角转为女小生的历程,总结了塑造各种人物形象的心得体会。
(十)《昆曲艺术家传记文献丛书》之一《大武生——侯少奎昆曲五十年》,北方昆曲剧院侯少奎、胡明明合作,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出版。全书分四章:一“家”,二“戏”,三“艺”,四“文”。内容记叙少奎继承乃父永奎的家传,其代表性剧目的表演、身段、唱腔、锣鼓、服饰、脸谱等,在父子两代百年的传承关系中,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规范性、系统性的侯派昆曲武生艺术风格。
这套由“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组织出版的《昆曲艺术家传记文献丛书》,准备将七大昆剧院团中的艺术家汇集立传,当前已有十多位昆曲名角正在作传之中,而侯少奎这位大武生是最早完稿的出书者,正好赶上北昆建院五十周年。在此之前,为昆艺家立传的曾有唐葆祥写了《俞振飞传》(1977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石楠写了梁谷音传——《从尼姑庵走上红地毯》(1991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等,但国家工程这套丛书的定位不是单纯的传记,而是着眼于新中国培养出来的一代名角,把昆曲艺术与附着在“人”身上的那些非物质形态的演唱遗产,真实地通过一个个传记鲜活地呈现出来。其宗旨是不仅传事,更重在传艺,所以定名为“传记文献丛书”,可见其立意与一般的传记书籍不同。
2004年6月3日,上海市戏曲学校毕业的昆艺家举行了“艺海春秋五十载”的纪念活动,叶长海和刘庆主编了《魂牵昆曲五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内容是对“昆文班”蔡正仁、岳美缇、计镇华、张洵澎等九位名家进行采访,总结演艺经验。叶长海又和蔡正仁联手,主编了《无悔追梦——上昆名家从艺五十周年风采实录》,已由上海文化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
这期间,浙江昆剧团在编撰《浙江昆剧五十年》的同时,推出了《张娴舞台艺术回忆录》和《王世瑶舞台艺术传》。北方昆曲剧院推出了《走进〈牡丹亭〉》,还有《歌台何处——李淑君的艺术生涯》。苏昆推出了《比翼长生(殿)》,江苏省昆剧院推出了《1699·桃花扇:中国传奇巅峰》,上昆推出了《守望者说——昆剧〈班昭〉文集》和《全本〈长生殿〉演出丛书》。这时候,文化界名人也热情地投入到弘扬昆艺的工作中,如余秋雨推出了《笛声何处——关于昆曲》,白先勇在海峡两岸推出了《姹紫嫣红〈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梦》、《曲高和众》、《牡丹还魂》和《圆梦》等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了《白先勇说昆曲》,中华书局于2007年出版了《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应该提出的,台湾《中国时报》记者陈彬热爱昆艺,她从2000年至2006年自筹资金,在台湾陆续出版了浙江昆剧团张世铮的《我是昆剧之“末”》,北方昆曲剧院蔡瑶铣的《瑶台仙音——我的昆剧艺术生涯》,上海昆剧团岳美缇的《临风度曲》(《昆剧巾生表演艺术》),周志刚、朱晓瑜伉俪的《万里巡行》等谈艺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