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昆剧曲谱年底出版 人才培养定出指标 提出全额拨款建议
前不久,中央最高层的几位领导,就全国政协京昆室提交的对昆剧的抢救和保护提案作出了重要批示,昆剧的“救亡运动”开始了。
“再不动手抢救,昆曲这个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就要消失在历史之中了!”回忆起前不久在全国政协大会上文艺界委员们呼唤抢救昆剧的场景,说起中央领导的关心,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京昆室副主任、京剧小生艺术家叶少兰大为动情。
剧目每代丢失三分之一
去年11月,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团考察时发现,被誉为“百戏之师”的昆曲,虽被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但这个喜讯,也恰恰表明了它濒临灭绝的事实。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选和北京大学教授叶朗委员在联名提交的书面发言中,描述了当下昆曲艺术的困境:演出市场不断萎缩,上演剧目急剧减少,历史上昆曲剧目可考的有3000多个,到“传”字辈演员还能演600多个,在那之后每一代大约减少三分之一。
京昆室副主任叶少兰直言不讳地说:“近年来,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为昆曲的保护和发展做了不少事情,但由于经费投入的限制,一些支持措施还没有落到实处。现在全国六个昆剧院团仍处在比较困难的状态之中,排练经费紧缺,演职人员收入得不到保证,人才流失严重。保护和弘扬昆曲艺术,资金是一个大问题。不管是成立已久的‘振兴昆曲指导委员会’,还是这两年制定的‘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十年规划’,都要有资金作为保障才能顺利开展工作。我们京昆室的成员都是戏剧界比较有名望的演员,虽然他们并不全是昆剧演员,但大家在全国政协会议上都曾经递交过保护昆曲的提案,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提出系列拯救方案
据介绍,京昆室的提案中指出,抢救、挖掘面临失传的传统剧目,是振兴昆曲的基础工程。以前演员能演的剧目多达700多出,而现在常演的不过100多出。必须组织力量,研究经典古本,制定规划,分批进行抢救;各昆剧院团应该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挖掘剧目;要增加资金投入,出台能够拴心留人的政策,建立鼓励创新的管理机制;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来关注昆曲艺术的保护和发展。
提案还指出,振兴昆曲光靠现在的六个半昆曲专业剧团是不够的,还要重视业余曲社。在专业艺人流散之时,正是由于业余曲社坚持活动,才使昆曲得以延续。业余曲社的作用是专业剧团不可代替的。同时大学生接受过比较全面系统的文化教育,是最为适合欣赏昆曲艺术的群体。因为昆曲文词深奥,曲调古雅,要培养观众就得盯着高知识层。而大学生前途无量,他们对昆曲产生兴趣后,会随着他们走上社会而把影响扩大到更多方面。
昆曲只剩“八百壮士”
从事昆曲艺术的艺术家们肩负着传承昆曲的重任,可以说,昆曲的抢救和保护人才是关键。叶少兰说:“继承问题的关键是向谁继承?由谁来继承?无非是两条,一是抢救对象,二是承继对象。”
叶少兰说,昆曲之所以入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于它是我国古典表演艺术的经典。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全国范围内一个职业昆剧团都没有。20世纪50年代,一出《十五贯》救活一个剧种,全国随之成立了6个昆曲院团。
一批优秀演员整理、编演了《牡丹亭》、《西厢记》、《千里送京娘》、《单刀会》、《桃花扇》等大量优秀剧目。而现在全国昆剧院团的人员,包括已经退休的,总数约800人,号称“八百壮士”。其中,20世纪20年代在昆曲传习所培养出的40余名“传”字辈艺术家,被喻为保留下昆曲的星星火种,现在只剩下3人,均已是耄耋老人,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传”字辈当年学习和继承了400余出经典折子戏,但到了以张继青、侯少奎、蔡正仁、汪世瑜等为代表的第二代表演艺术家,继承下来的经典折子戏,就打了对折,有200多折,他们也都年逾花甲。再到30岁左右这一代,能演的戏有上一代的三分之一就不错了。
20多位老演员要“抢救”
上海昆剧团团长蔡正仁忧虑地说:“继承,有了具体的人,然后就是具体继承什么戏。据粗略估计,目前够得上‘抢救’资格的老演员,全国不过20多人,又和50年前抢救‘传’字辈老师时的情形差不多了。而更严峻的是,这仅存的20余人中,行当分布不很合理,有些人本身会的戏也不多。”
因此,当务之急,是积极抢救一批濒危的经典剧目,加速挖掘整理已经失传的传统剧目。
据介绍,上海昆剧团两年前便启动了昆曲艺术抢救工程。至今,已抢录了20出、累计1200分钟的昆曲折子戏。在新一轮的昆曲艺术抢救工程中,岳美缇、计镇华等昆曲艺术家参加了折子戏《牧羊记》、《望乡》、《打子》等剧目的拍摄。
经典昆剧曲谱年底出版
在此次的提案中,专家们普遍认为,昆曲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抢救现有剧目和文献资料,首先要对全国中老年艺术家的拿手剧目进行录音录像,对珍贵的昆曲文献、演出脚本、曲谱和图片进行搜集整理。昆曲演出可以从老戏中讨生活,剧目应以继承、整理为主。
跑断双腿、磨破嘴皮,京昆室近日终于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经过他们的努力,国家对昆曲的抢救与保护工作也正在加紧进行,全国政协已开始了一项保护与抢救昆曲的重大行动,永嘉昆剧中人们所熟悉的《张协状元》、《杀狗记》、《琵琶记》、《荆钗记》、《长生殿》、《精忠记》、《连环记》等十大剧目将在今年年底被编集在昆剧曲谱中出版。
人才培养定出指标
文化部计划10年间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两个昆曲演员培训中心,为全国昆剧院团输送表演人才。昆剧院团的领导们则希望集中全国优秀师资,在中国戏曲学院等院校举办昆曲演员、编剧、导演、作曲和管理人员研修班。
对此,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会同各地文化部门和昆剧院团,做了切实的安排。有关昆曲人才培养的计划正在逐步实施——由上海和浙江等地的戏曲学校和昆剧院团每年培训60名至100名青年演员;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举办中青年进修班轮训演员90名。去年,中国戏曲学院第三期京剧研究生班首次设立了昆曲专业,这意味着昆曲高级人才的培养已经开始。
招人进人都困难
然而,昆剧院团在后备人才的培养上,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北方昆曲剧院院长刘宇宸直言,他们招昆剧学员很困难,许多孩子不愿意学。
湖南省昆剧团将委培的几十名中专生送到上海市戏曲学校学习深造,即将回团却遇到人员编制难题。该团团长张富光说:“如果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不能使这些委培生进团到一定数量以上,剧团就难以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
为促进剧目的生产,各昆剧院团采取了多种方式。如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用“剧组建设”来加强对众多昆剧折子戏的抢救和传承,并以“青年展演”为契机,加强剧院剧目生产和艺术质量的提高。
建议全额拨款 院团想招“自救”
政协委员们建议将浙江昆剧团、上海昆剧团等全国六个半昆曲院团列入纯公益性事业单位,由政府全额拨款,作为抢救和保护昆曲艺术的专项资金。
同时,各院团也应采取“自救”措施。江苏省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介绍,该院与风景名胜周庄联合打出了“看昆剧到周庄”的旅游文化品牌。他们周一至周五在周庄古戏台每日演出3场,周六和周日还加演一场。目前,他们已演出100余场,观众达300万人次,在当地影响很大,不但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也赢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周庄每年给该剧院80万元的演出经费。更可喜的是,青年演员有了演出的舞台,增加了收入,稳住了人心,提高了演技。该院还与苏州电视台合办了全国惟一的昆曲专栏——《昆曲电视专场》,每周两次播出。叶少兰认为,这种积极的“自救”方式,应当在争取政府扶助的同时大力提倡、推广。(唐雪薇)
(摘自 《北京娱乐信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