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在继续,她的行走无疑在我们这个时代预示着这个古老文明的精神本质的重新确认。正是由于我们身处这样一个高度技术商业信息化的快速时代(仅从博客-微博-微信来看。短短两三年发展迅速的无以复加),使得人性变的复杂,无所适从,甚至扭曲荒谬。这个时代性已经无可奈何地还要继续下去,完全不由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或停顿。人性情的粗糙鄙俗冷漠也就是个必然的事实,交易,是现代文明的本质,一切也就不得不自然而然了。但人还是要继续活下去的,所以,就有了许多被动刺激这样粗鄙情感的文艺作品。这个时候,从人性的至高角度来看,昆曲,这种以细腻温情的音乐,简单的程式化故事(不需要多动脑经去思考),温婉优雅的舞蹈,以及十分通俗易懂的诗词,高超的表演技艺多层次、综合性的演绎直观地传达一种审美情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人所需求的。昆曲和京剧正是能够对治我们这种粗鄙的性情。
正是昆曲这种从观赏的角度来看是无需动太多脑筋,又能准确明白地看懂弄明白的艺术形式,但同时又能达到“意境”高远的境界,正好契合了当代人喜好简单方便,无须多费神就能得到更多好处的心理。(就像人人都想当“富二代”——粗鄙的例子)所以,事实上昆曲的推广是符合当下人性需求的。我认为昆曲艺术的精神情怀有许多普适性,也正于此,昆曲才美艳般地高贵。昆曲艺术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情怀,不是一种日常经验性的表达。因为人性中,古今中外大部分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情结和才子佳人情结,一种简单而平常的温暖情怀。
之所以许多人,包括我们所有的专家以及从艺者都认为,昆曲难以被现代人接受,是因为“昆曲艺术不符合现代化文化的潮流,而现代人又缺少传统文化的精神性趣味”等等。而我认为,这个看法是偏狭的,甚至是错误的。表演艺术是一种精神,生命情怀的直观体验感觉,根本无需太过强调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差别。正是我们首先在自己的心理上人为地给自己提了一个先决条件,设置了一个障碍,一切唯心造。所以我们才会不由自主地寻找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的解决办法。在我看来,昆曲就像我们的儒学一样,是先验地存在于我们这个民族基因里的,而非后来人为地发明的东西,是我们先民包括现在及将来的我们人性美好情感的流显之情感。
同时,很多时候,恰恰是我们自己的理解的失误,错误地传达了一个概念。我们自认为昆曲艺术不符合现代文化审美之潮流,这似乎是把这种艺术审美概念化,道德化了。太多类型化的传达导致了许多人望而生畏。在许多人眼里昆曲艺术“是”“高雅”的艺术。是一种不同的艺术,这就无形中导致了我们就带着需要高雅的条件,去看待昆曲艺术,把昆曲贵族化,也就是把它形而上地看待了。就像许多人一看到装修豪华的酒店就认为那是富豪去的地方,和我没关系,而事实上对许多人来说,再没钱进去吃一顿饭住一晚上这个钱还是有的。去与不去,平常心就可以了,淡然处之。不过是自己的心理在作祟。更何况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信息的传达能力无与伦比。
现实中,我们很多电影都是老套的才子佳人的游戏,看看那些好莱坞的电影大片,无不是英雄最终胜利——这难道不是大圆满的结局吗,可人们都看的津津有味,并不觉得此个电影无趣,就是因为我们心中有这个情节在哪里,就是因为我们的审美前沿阵地被别的艺术占领了。昆曲表演艺术最重要的是要还给当下的人营造一种心理情怀,她是美的,最能体现我们人性美好情感的艺术。就像我们的茶文化,品茶,书法,禅宗中的静心打坐一样都是修炼我们的性情,陶冶情操。是一种使人美好、予人以细腻、温馨、柔软清明的东西,同时,也能够使具侵害性、商业性和野蛮的城市生存状态慢慢消隐,哪怕是观赏的这一会儿时间,在其中包含着每个社会中被认为是最优秀的精神因素。让自己摆脱出庸常的琐事,面对世俗的荒谬和混乱,清亮我们的心智。这不是自我欣赏的“清高”而是一种群体的人性尊严的共在。
所以,昆曲艺术的宣传和教育十分重要。但昆曲艺术的传播又有别于目前流俗的广告宣传,也是一种高度的教育行为。这一点可以借鉴电影的宣传片制作传播形式。同时,我们还要提升由于西方文明殖民侵袭下对我们审美情感的破坏从而造成的不自信。修复我们自我情怀的认知。比如那种自以为是的戏剧性审美的污染。
单个人也许可以,但作为一个共同体的“我们”,不可能生活在一个没有美好情感的追求,对审美的向往,对终极目标的想象的社会里。否则“人的定义”将会改写。
再回首,昆曲依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