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去年迁回绍兴路9号,上海昆剧团终于有了自己的剧场——俞振飞昆曲厅,几代昆曲人的心愿得以实现。自从秋季剧场正式开张后,上昆每周末都推出演出,不少传统折子戏得以与观众见面。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观众感觉,上昆在团外剧场演出的“声势”减弱了。是不是把精力放在小剧场,就减少了在外面剧场的演出?上海昆剧团副团长梁弘钧直称委屈:“事实上,和去年上半年相比,今年上昆在团外剧场演出的数量还多了十场。”但他也承认,如何平衡好团内外剧场的演出,依然是上昆人要研究的课题。

有剧场并不代表就能走市场

每周末,俞振飞昆曲厅都安排昆曲演出,多数是由青年昆曲演员担纲的传统折子戏。剧团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剧场160个位子时常坐不满。“毕竟‘藏’得太深,来的都是一些昆剧铁杆粉丝,数量不会很多,剧场气氛肯定不如在逸夫舞台等演出效果好。”

俞振飞昆曲厅不红火,更多还是因为运营刚刚起步。据介绍,现在俞振飞昆曲厅的演出不与大型票务公司和网站联网,只有在上昆的网站及微信、微博能看到。“不是不能让票务公司和网站代理,可我们票价不高,又常对会员优惠,这与票务网站的诉求对接不上。”梁弘钧说。

说到底,俞振飞昆曲厅并不是为了“赚钱”。平时小剧场演出,票价低至100元,就算160个座位卖光,也要抵掉每场1万元的成本。即便如此,还是有观众嫌票价贵,理由是“某些交响音乐公益场票价只有50元”。

而原先预想的“出租场地”也不顺利。由于至今还没拿到演出许可证,俞振飞昆曲厅还不能出租场地给社会演出。“有人说,租场上昆能赚好多钱,这是不可能的。”梁弘钧说,“就算一年租出去200天,按市价4000元一晚算,一年是80万元。和剧团整个盘子相比,不是一条创收路。”更何况,在上昆人看来,俞振飞昆曲厅不能什么演出都接,“必须是弘扬传统文化的,这样选择面就相当狭窄。其实,文化性强的演出会觉得我们的剧场太小。”

有自己剧场能促进昆曲传承

小剧场演出过半年,演出内容上的问题也凸显。在外租场演出,上昆的策划是一年五到六个重点演出系列,内容的衔接要求并不高。如今,在俞振飞昆曲厅演出的折子戏,由于间隔太近,要求剧目不能重复。虽然现在依然维持着,但演员所擅剧目毕竟有限,到今年秋冬,剧目重复就在所难免了。

“昆剧团经营一个小剧场,和话剧院团经营一个小剧场有太大不同。”梁弘钧说,“话剧营收靠票房,票房多少看内容——这样一套体系在传统戏曲市场并不存在。话剧可以不断创作演出新剧目,但我们只能从历史中挖掘。这是一项精细的工作,要求传承、教学等各种力量投入。我们也害怕演出剧目积累得不够,小剧场会沦为平淡的、无实质作用的舞台。”

在梁弘钧看来,如今上海各剧场走的路都不适合俞振飞昆曲厅。“它对外应是传播弘扬传统文化艺术的场所,对内应是促进传统文化生产创作的基地。”如今上昆正在努力,以开设论坛、讲座、开放日活动来增加剧场曝光率和利用率。今后,团内外演出互动,或许也能为俞振飞昆曲厅带来生机。一位上海戏曲院团负责人告诉记者,几乎所有戏曲院团都想拥有一个自己的剧场,“俞振飞昆曲厅的发展,我们都在 ‘围观’。不管有多少成功、什么时候成功,它对团内小剧场运营模式的探索,对整个上海戏曲市场都具有借鉴意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