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杭州下了一场大雪。鹅毛飞雪,夹着冷雨,让人想窝在屋子里,炸鸡加啤酒。

但是,别让“教授”一竿子屏蔽人们对雪天的所有想象。杭州网友@从今只作人间客 就发了一条微博:“在大雪中奔跑,忽然想起800多年前林冲风雪夜奔的情景,脑海里盘旋起方卿跌雪的唱腔:一夜功夫大雪飘,漫天风雪路难跑……”

《夜奔》,和下雪天最登对,它也是昆剧、京剧、河北梆子戏的经典剧目之一。今年北京电视台春晚上,女武生裴艳玲素颜便装,一段两分钟的昆曲《夜奔》选段,让很多没看过昆曲的人惊艳不已。

“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但是为啥怕,怕什么,难在哪里,估计又说不出个一二。所以,衬着大好雪景,记者采访了演过《夜奔》的浙江昆剧团团长林为林,看看究竟有多难。

这是武生启蒙戏侯派昆曲代表作

昆曲《林冲夜奔》是《宝剑记》中的一折。《宝剑记》是明代剧作家李开先根据施耐庵的《水浒传》创作的传奇。演《夜奔》最有名的武生侯永奎,外号“活林冲”,他又传给了儿子侯少奎,《夜奔》成为了侯派昆曲的代表作,而裴艳玲的《夜奔》,就是侯少奎教的。

看过《水浒》的人都知道,林冲为啥要夜奔。

工作上,他得罪了高俅,高俅的儿子又看上了林冲的老婆,图谋霸占,于是父子二人设计陷害林冲,将他刺配沧州牢城充军,看守大军草料场,后来又派陆谦火烧草料场,置他于死地。林冲连夜投奔柴进,后来听到朝廷派遣徐宁带兵追捕,于是在柴进的推介下,冒着大雪连夜投奔梁山。

林为林说,他14岁学武生,嗓子还没开呢,学的第一出戏就是《夜奔》。

这是武生的启蒙戏。当年,林为林学了一年半才学出,要知道,现在一出戏,学一个月已经算慢了。“因为它难,所以把这出戏学会了,后面再学其他戏都能找到感觉。”

这出戏,从开始的大段念白,到唱“点绛唇”套的八支曲子,演完要半个小时。林为林光是学林冲亮相,就学了一个多月。

“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这句名言,就出自这出戏。很多人看武生戏,习惯为帅气的唱念做打翻叫好,但这位末路英雄不同,内心的无奈和痛苦,才是重头戏。“夜,是环境,也是心境,林冲逃跑时,眼神不能散,要始终跟着云手走,用眼神和表情来表现当时身处的环境和内心的波动。”

整出戏就是林冲一个人在战斗

你是不是发现了,这出戏就是林冲一个人在战斗,这也是武生最怕的,行内人称为“一场干”—从头到尾一个人在舞台上半个多小时,唱念做打翻,载歌载舞,除了幕后的乐队,没有其他任何外来支持。

“任何一点纰漏,都不可能逃过台下观众的眼睛。从这个角度讲,《夜奔》是考验武生功夫的‘标准’,你基本功怎样,能不能抓住人物,一出《夜奔》就全看出来了。”林为林说。

其实,如今武生常演的“最怕版”《夜奔》叫“小夜奔”,在它之前,还有一个“大夜奔”,京剧武生宗师杨小楼等人演过,倒没这么难。

林为林说,“大夜奔”是改编后的大武戏,不是林冲的独角戏,很多人会串场演出,比如,戏里加上了金枪手徐宁追赶林冲的情节,梁山好汉杜千和宋万迎接林冲,这样,林冲就有时间多次下场休息。

但是,按照《夜奔》的戏词,根本就没有这些人。演员按老词唱,表演按新法子演,有点奇怪,演完要40多分钟,剧情的紧凑劲也没了。所以后来的《夜奔》就按“一场干”的方式来演。

四个字唱一个字做一个动作

一个人战斗也就算了,问题是,还得打得漂亮。

林为林说,这半个小时里,要演5场“走边”。什么意思?

走边是一种戏曲表演程式,在京剧、梆子、昆剧等戏曲中,表现武士侠客、绿林好汉轻装夜行或潜行疾走,演员要做云手、踢腿、跨腿、飞脚、旋子、翻身、铁门坎、踢鸾带、飞天十响等一系列动作,相当于每个“走边”,就是一套肢体动作的大集合,《夜奔》里,林冲一个人就要做5组动作戏,这在武生戏里,几乎是最多的。

但是,这还不是最难的。裴艳玲在北京春晚上演的《夜奔》,属于第二场“走边”,唱的是“折桂令”,这是《夜奔》的中心唱段,也可以说,《夜奔》的成败,就在这段戏上。如果点开网上视频,一帧一帧分解裴艳玲的唱与作,会发现,她每唱一个字,身上就接一个动作,也就是行话说的“一字一式”。

“每个字上都有动作,如果唱没跟上,动作就赶不上,而动作先走了,节奏也会跟不上,所以这段戏要求身上动作非常准确。”

比如,这段最后一句高潮“高俅,管教你山沸海摇”,最后四个字,“山”要退左腿,抖右腿三下,再来一个“顺风旗”,就是把左腿提起来,转身跨右腿,再让左腿“翩翩起舞”。

最复杂的是这个“沸”,嘴里咬牙切齿,身上要玩一个“360度探海”,身子往下探,右手平抬左腿回盘一颤,右腿金鸡独立,左腿平伸九十度向后慢画圈旋转……具体动作请自行脑补,“反正要快,慢了戏就砸了。气息也要匀,不能叫台下听着你呼呼乱喘,这些是非常吃功的。”林为林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