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进一步加强民间对外交往工作的广度与深度,在促进党的对外工作,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服务上海的改革开放,促进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习总书记多次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近期,上海市外办、上海市友协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走访了全市相关单位,挖掘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对外交往故事。
我们归纳整理后将陆续刊登。本篇推送的是:“昆曲写意”式的哈姆雷特。
伦敦南岸艺术中心,丁香舞厅。
时光回流,画面切回到“中国变奏”艺术节的昆曲专场,昆曲王子张军正做着登台前的最后准备。开场前的最后一轮彩排,一对英国老夫妇途经排演厅,初闻张军版哈姆雷特的昆曲念白,便当即驻足,而后前来询问:“请问现在是否还能买票?”
尽管官方在演出现场准备了300个座位,尽管现场的工作人员已经在不停地加摆座位,还是不够——不少英国父母索性带着孩子来到第一排前席地而坐。在剧目正式开场前,连走廊都已经挤得满满当当。
这是“中国昆曲+哈姆雷特”的力量。
缘起:长久努力最终成行
上海青浦朱家角,有张军和音乐家谭盾一同创建的园林牡丹亭,这几乎是张军“民间外交”的地标。
全世界的艺术家,包括伦敦南岸艺术中心的总监Jude Kelly,常常会集聚在这里。在过去三五年间,Jude Kelly但凡来到中国,必会来听张军的昆曲。无论是在沙龙活动还是朱家角的江南水乡,他可以听昆曲一整晚而不停歇。
张军和Jude Kelly的故事,要从美国百人会主席、顾维钧遗孀严幼韵女士的女儿杨雪兰开始说起。在三四年前的一次上海之行中,杨雪兰来到了张军的昆曲工作室,并观看了他的昆曲表演。此后,杨雪兰对张军的昆曲念念不忘,并一直在寻找机会,把张军介绍给英国的艺术家和艺术机构,促成双方的交流。张军由此与Jude Kelly结识,并结缘伦敦南岸艺术中心。
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而言,伦敦与上海的昆曲互动,其实已经持续了三五年。对于张军而言,他也一直在找寻一个合适机会,把昆曲带到伦敦南岸的舞台。因此,当伦敦南岸艺术中心初步形成“中国变奏”这一艺术节构想并第一时间告诉张军时,他当即决定出演伦敦。
张军与伦敦南岸艺术中心艺术总监Jude Kelly(照片来源: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
幕前:昆曲抒情视角创新
对于当时的张军而言,应该把什么样的戏剧呈现给伦敦观众,是一个困扰他良久的问题。2016年恰逢汤、莎共同逝世400周年,他由此诞生灵感,尝试去创作一版中国味道的《哈姆雷特》。“这个剧目本身代表着中英文化之间的互动,总体上是比较恰如其分的”。
在张军的印象中,以往莎士比亚著作在中国的呈现,很棒但是很无趣。“拿《罗密欧与朱丽叶》来说,就‘哐当’一下变成了罗公子和朱小姐的爱情故事了。西方的戏剧讲究写实,但昆曲在于写意”。
这是张军理解哈姆雷特的独特视角。他所追求的,不在于讲全故事,而是用昆曲擅长的抒情方式来看待哈姆雷特的“To be or not to be”。他尝试刻画的,是人性的挣扎、彷徨和无奈,最终走向灭亡。归根结底,他试图讲述的,是人性。
父亲希望的是“To be”,“帮我复仇吧”!奥菲利亚则是“Not to be”,因为“爱是充满生机”;哈姆雷特既渴望为父报仇,也贪恋和奥菲利亚的美好爱情,在这个拉扯的过程中,他的极度彷徨和挣扎都将一一得到呈现。
在此剧中,张军一人分饰四角,分别用生、旦、净、丑四个行当饰演哈姆雷特、奥菲利亚、父亡魂、掘墓人四个角色,独自在莎翁故土的舞台上演出80分钟。
即便昆曲素有“独角戏”名篇——诸如《拾画叫画》《寻梦》《夜奔》——但以昆曲的戏统跨界英国戏剧题材,仍是少见的尝试。
英国观众将看到的,是一个“昆曲写意”式的哈姆雷特。
正剧:台本设计嵌入中哲意境
南岸艺术中心,灯光渐暗。
观众的目光聚焦在乐队席。大提琴声和鼓点逐渐急促,舞台灯光“哗”地亮起。
哈姆雷特已然端坐在舞台一侧,昆曲版《我,哈姆雷特》正式开场。
整场演出80分钟,一个人在台上唱念做打除了对演员功底的要求奇高,对张军的体力也是一个挑战。事后回想起来,张军自己也忍不住笑——演到下半场身体才告诉自己,时差还没倒过来。
在演出前,张军曾经担心过自己的个头扮上奥菲莉亚会不会奇怪,但在演出现场,当张军穿上奥菲莉亚的衣服后,一个回眸,引得观众席飘来声声“so nice”,总算打消了他的顾虑。
舞台四角的木偶,一端为生,转向为亡。
在扮演的四个角色中,张军最喜欢的并不是自己擅长的哈姆雷特,而是掘墓人。
“掘墓人是在坟墓前看透生死、感慨生死的这样一个角色”。正如张军在剧中的一句念白,“生死之间,不过是几块石头,一把泥土”。借助掘坟人这一角色,《我,哈姆雷特》中得以嵌入中国哲学中的生死观。
回音:经典重塑彰显文化自信
“大家好像只看见我们在用新的方式在写新的剧目,好像以为‘新’或者‘创新’是回避过去,或者说打破过去,重塑未来。但不是这样的……我们的‘核’是最传统的,无论是曲牌还是词都非常严谨。”
张军所言非虚。他尝试用古汉语的形式去呈现他们理解的哈姆雷特,整部剧都是以古汉语为基础。即便是《哈姆雷特》的核心宗旨“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它的逻辑也仍以古汉语为依托。
在张军和编剧商讨的时候,他们一致认为应该把“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这句经典原话保留。但难度在于,因为此前的念白均是古汉语,如何使得这样一句英文念白的出现不显突兀?
这个问题的解决要归功于编剧罗周。她敏锐地注意到,如果中英文念白的意旨能够保持一致,那两者就存在融合的空间。她创作的这四句诗,用的是歌台和泉台的意向,其实探讨的就是生死。
捕捉到这一点后,罗周在诗歌之后直接续上了“To be or not to be”。如此一来,两者的逻辑就接通了。张军很清楚,这句实在太经典、太著名,演哈姆雷特一定逃不过这句话。但它毕竟还是和古文放在了一起,到底怎么念才合适?张军其实有些摸不着头脑。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张军对此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2016年是纪念汤莎逝世四百年,他偶然间在网上看到了一段视频:“卷福”等九位英国明星政要,他们每个人都念出了自己理解的“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有的人把重音放在“or”上,有的则强调“‘not’ to be”……压轴出镜的是查尔斯王子,“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他强调了“question”。
当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张军豁然开朗。“我要告诉英国朋友,如果这九个念法是你们看待莎士比亚四百多年来经典不同侧面的话,我会非常自豪地告诉你们,我将创造第十种,属于我们中国人的方式。”
表演现场(照片来源: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
开到荼蘼恨春去,
萧萧落叶恼秋来。
凭谁看破春秋事,
不过歌台与泉台!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他的第十种,是用昆曲韵白的方式,把这段台词唱出来。
一声出,举座震惊。
他以念白的方式,让这段经典台词实现了由外而内的昆曲化。此幕一出,英国当地的观众也为之惊叹。“在英国朋友的面前,让他们惊叹于中国文化的创造力、包容性和自信心,以及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视角”,这让张军非常自豪。
英国本地的观众从来没有想到,昆曲的音乐和念白,竟然“还能用于英文台本的表达”。 在张军眼中,“这是文化交流中最友好的相互拥抱”。
世界创意经济之父约翰·霍金斯专程乘坐飞机赶回伦敦观看了张军的演出。演出结束后,他告诉张军,“我不是故意在捧你,但你真的让我重新认识了莎士比亚,重新认识了哈姆雷特。中国的传统艺术家,竟然可以这样理解一个我们熟之又熟、奉为圭臬的经典剧目、经典角色,原来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可以这样被东方哲学所理解,实在令人震撼。”
整整80分钟,无一人离场,这是英国观众对中国昆曲最大的褒奖,也是传统昆曲留给英国戏剧最美好的中国印象。
作者:钱威丞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