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礼堂内座无虚席,所有观众都在等待一场精彩的昆曲《牡丹亭》。在《惊梦》一折中,岳美缇扮演的杜丽娘一出场,观众就报以热烈的掌声,蔡正仁在《叫画》中的唱段也得到观众的喝彩,梁谷音更是把《离魂》演绎得出神入化——这正是上海昆剧团倾其全力推出的典藏版《牡丹亭》,由上昆三代昆曲人同堂演绎的经典之作。

上海昆剧团的《牡丹亭》只是这个冬日里绽放的“牡丹”之一。12月13日至26日,“名家传戏——2014全国昆曲传承汇报演出”在京进行,全国7个昆曲院团共同推出《牡丹亭》: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南昆版《牡丹亭》,湖南省昆剧团的天香版《牡丹亭》,永嘉昆剧团的永嘉版《牡丹亭》,北方昆曲剧院的大都版《牡丹亭》,江苏省的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浙江昆剧团的御庭版《牡丹亭》,一部经典传承数代,如今风采依旧而且各具风韵。

同时,由18位老艺术家联袂出演的大师版《牡丹亭》更是史无前例,参演的老艺术家来自各大昆曲院团,均为昆曲界顶级艺术家,大多年近七旬,其中年纪最长的张继青已经76岁,最年轻的石小梅也已65岁。这场演出在开票两小时后,上、下两本的演出票就已全部售罄,现场的盛况更是空前。在每场演出结束后,全部参演艺术家上台与观众见面,在观众中掀起又一波高潮。

此次汇报演出由文化部艺术司、北京市文化局共同举办,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关于“要尊重和遵循民族审美标准”讲话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此次展演除了昆曲大师们的精彩亮相外,俞玖林、沈丰英、黎安、沈昳丽等优秀中青年昆曲演员也相继登台,集中展示了各团不同风格、不同版本《牡丹亭》的绚烂风采,也体现了昆曲人才培养的良好现状。

事实上,昆曲人才梯队的建设正在逐步完善,青年观众在昆曲市场上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自2001年昆曲艺术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特别是“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10年以来,在全国昆曲艺术工作者的努力下,昆曲艺术已经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昆曲的保护和扶持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是自2005年起,由文化部和财政部共同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一场前所未有的整体性昆曲抢救、传承、保护工作。10年来,每年有目标、有重点地资助扶持全国7个昆曲院团恢复上演了一批传统名剧,共推出了包括中国五大古典名剧《琵琶记》、《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在内的59台优秀整理改编剧目和新创剧目,抢救性地录制了由当代昆曲名家主演的200出昆曲优秀传统折子戏。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推动和资助全国7个昆曲院团持续进行昆曲进校园的公益性、普及性演出,推动全国昆曲院团赴众多国家及港澳台地区进行对外交流演出,抢救和保护了一批珍贵的昆曲文物史料,举办了中国昆剧艺术节和一系列有影响的昆曲展演活动。

“过去10年,昆曲的保护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各院团都在剧目建设、人才培养方面下足力气,昆曲在全国戏曲界屡获佳绩。”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说,继《班昭》、《长生殿》之后,上海昆剧团的昆曲《景阳钟》又获得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及中国戏曲学会奖。

“从2015年开始,上昆还将开展剧目抢救工程,在未来3年的时间内,梳理家当,恢复100出折子戏,以及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的6台大戏。”谷好好说,这期间将邀请以上昆为主的老昆曲人作为指导,并会将传习过程录像,保留下来。“看似一部《牡丹亭》,戏外却是昆曲人的不了情。”谷好好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