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年在广州舞台大放异彩,屡演不爽一票难求的青春版《牡丹亭》,无疑是在不同年龄层、不同地域背景的观众中掀起了一阵“昆曲也可以很时尚”的风潮。

昆曲素有“百戏之母”的美誉,出自汤显祖之手的《牡丹亭》则是当之无愧的昆曲四大名剧之首。而为白先勇改编新造的青春版《牡丹亭》,更借用了西方歌剧的音乐创作手法、玩转“空舞台”的极简表现形式,让传统戏曲一下子“潮”了起,热演十年红遍国内外。如果你错过了或是未曾敢去挑战长达九个小时的全本演出,那么11月18、19日在黄花岗剧院上演的三小时“精华版”,无疑将是一次大饱眼福的机会。

从汤显祖到白先勇

出自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之手的《牡丹亭》,被公认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全剧采用抒情诗的笔法来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唱词之美,让杜丽娘与柳梦梅这一中国版“人鬼情未了”的故事动人心魄,传颂至今。

而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则是让年逾四百的这出戏焕发新生的人。虽然白先勇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编剧、导演,也不是纯粹的制作人,更不是经纪人,但有很强烈的观众意识的他制定了整台戏的规划。在他看来,昆曲的现状是“三老”,即是演员老、观众老、演的戏也都是老戏码。所以他要在青春版《牡丹亭》中做“三新”的工作,即是用新演员,演出耳目一新的剧目,来争取新的观众。当然,对于汤显祖笔下的基石,白先勇坚持只删不改,精心梳理出“梦中情”、“人鬼情”和“人间情”,一方面完整地体现了原著“至情”的精神,另一方面更是对昆曲特有的行腔优美进行精雕细琢。

以时尚缀饰“一唱三叹”

作为一个有着600年历史的老剧种,昆曲堪称是戏曲当中最古老、最优美、最完善的一种音乐表现方法,吴侬软语特有的委婉绮丽在一唱三叹中无论是闺阁闲愁、离人相思、兴亡之叹都淋漓尽致。

如何让古老的唱腔在今日的舞台重放光芒?青春靓丽的演员和符合当代审美的音乐无疑至关重要。青春版《牡丹亭》精挑细选出沈丰英和俞玖林两位昆曲界的后起之秀挑大梁,且全剧演员平均年龄只有20岁左右,白先勇希望这不仅仅是为昆曲艺术迫在眉睫的“传承”注入新血,更是藉此吸引更多年轻走进剧场,感受戏曲的别样之美。此外,在传统“四大件”基础上加入了配器让音乐更为丰满,采用西方歌剧主题音乐形式以丰富戏曲本身的表现力,都是非常成功的流行催化剂。值得一提的是,青春版《牡丹亭》还在传统的一唱三叹中加入了大量的幕间音乐和舞蹈音乐,很好地渲染了舞台气氛,引人入胜。

舞美造境赋予古典生命力

如果说“潮”这是一个引子,那么对于白先勇改编新造的最好诠释,其实都浓缩在一个“美”字里!“过去人们是 听戏 ,可以闭着眼睛欣赏。但是看青春版《牡丹亭》,你得睁大眼睛,因为每一个场景都是视觉的享受。”总导演、昆曲大师汪世瑜直言,这都有赖于白先勇对舞台和道具的苛刻要求。

首先,戏服均采用淡黄、粉红、嫩绿等主要色调的丝绸面料,辅以手工苏绣如梅、兰、竹等中国传统的意象图案,最后逐件审核几百套出来无一重复,既是传统的戏曲服装,又叫人眼前一亮;其次,舞台上虽仍是一桌二椅,但桌椅尺寸都有所调整,桌帏椅帔的色彩也全按剧情需要重新设计,别的大小道具也非常讲究,哪怕是一条柳枝、一面镜子、一块手帕、一把扇子都要精雕细琢,以保证观众视觉上的和谐美感。更值得关注的是,剧中传统的花神执花舞蹈,被改成用十二个月份不同的花来表现,从戏曲语言到舞蹈动作,再配合“空舞台”的设计,让舞台的整个气氛随花神的独具特色表演流动起来。这一点睛之笔,与其说是颠覆了传统,不如说是赋予了古典新的生命力。

抢票

《乐活周刊》将提供11月18日在黄花岗剧院演出的昆曲《牡丹亭》青春版门票10张(5个幸运读者每人两张),具体抢票信息请留意《乐活周刊》微信号:XKBLOHAS。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