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玲郴州的家中,摄影记者给雷玲拍照,端坐着的雷玲总嫌自己身体僵硬,姿势摆不满意。后来,她灵机一动:“不然我边表演你边拍着吧!”
右手捏一块枚红色手帕,雷玲对着镜子轻甩水袖,嘴里念念有词“如此这般姹紫嫣红……”周围气场立马变了,摄影记者连声“咔咔”,雷玲则颦笑间忘情地跳了十多分钟。
“你们瞧瞧,这就是昆曲的魅力嘛,让人变美变自信。”雷玲笑。
雷玲,湖南省昆剧团演员,2013年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得主,也是“你好,春天”甲午·潇湘风尚大典风尚文艺人候选人。雷玲说,“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我相信知音会越来越多,对于遗忘的对抗终究会胜利。”
本报记者王欢 郴州报道
困局
艺术如果没有观众……
10多岁时,唱不懂《牡丹亭》里的伤春;20多岁时,找不到太多愿意听的人。她当时想,“艺术一旦没有观众,那艺术家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
昆曲也叫昆山腔,发源于苏州昆山,有六百多年历史,是一门精致成熟的戏曲艺术,无声不歌、无动不舞,被称为百戏之祖,中国所有的戏曲都曾受到昆曲的滋养。早在明代万历年间,作为中国戏曲的主要声腔之一,昆山腔传入湖南,并形成后来独树一帜的“湘昆”。
1956年12月,梅兰芳到长沙巡回演出,听说嘉禾县昆曲发掘,第一次正式以“湘昆”称呼。
雷玲父亲,便是当年郴州昆曲班子中的“师鼓手”,母亲是“琵琶手”,雷玲从小便在父母的吹拉弹唱中长大,后来考上湖南戏剧学校,便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昆曲。
“那个时候还谈不上多热爱,只是觉得可以解决就业问题,父母也觉得女孩子学这个还不错。”上世纪90年代初,雷玲从学校毕业,顺利进入湖南省昆剧团。但很快,本来就不多的热情便被浇熄得所剩无几。
她还记得,她和几个演员去乡下演出,轮到她上场时,台上却响起了鞭炮声。原来是当地的青年农民不满意他们的演出,吵着要听的士高,以“鞭炮”表达抗议。
“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嘛,外来的东西好多都进来了,录像啦、的士高啦等等,电脑、电视机也兴起来了,别人就说,谁还看你台上唱啊,看电视不就行了。”雷玲说。
在长时间舶来西方文化的焦虑和震荡之中,与几乎所有传统艺术所面临的处境一样,昆曲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阵地。它被口味渐渐开放多元的观众们抛弃了。
有那么几年,雷玲没有登台。在这漫长的间隙期里,她结婚、生子、跟人合伙开饭店、做生意,她的丈夫甚至建议她去做音乐老师。但始终无法离开昆曲。于是,她北上学艺,上名师培训课,并在此期间结识了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张洵澎,成为其入室弟子。
变化
昆曲要赏,更需要观众的耐心
不是说昆曲没有观众吗?作为昆曲界的一分子,这些年,雷玲坚持和对抗着的,何尝不就是这些?“昆曲,不是困曲。”
2012年4月26日到29日,郴州,由全国六家昆曲院团带来的折子戏专场正在上演。雷玲主演的《白兔记》是压轴曲目。
后台的雷玲有些激动。她说,这几乎是湘昆“收复失地”的一次绝佳机会。她看到观众席上不仅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尚未成年的小孩,大家看得津津有味。
《白兔记》后来被观众评价收尾稍微匆忙。雷玲跟相熟的“昆虫”(昆曲爱好者)们解释,这也是考虑到了现代人的口味,大家有多少耐心在两个半小时里看完一个故事呢?所以高潮之后,结尾部分就收得快了点。
有人说,《白兔记》的改编史,就是一部昆曲的境遇史。最新的这一稿,被压缩到极致,传承传统唱法,又要照顾昆剧符合现代审美特点而应该有的节奏和创新。其所抵抗的,不过就是这个充满焦虑而缺乏耐心的时代。
“其实我们演员自己的理解是,这也是我们的创新。台上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唱腔、动作,都是我们深思熟虑过的,我们得考虑观众们的情绪,不能让他们没看完掉头就走。”
雷玲说,“我还是认为,艺术不能脱离观众。昆曲,应该是更多人的昆曲。”
这牵扯到一个“如何让艺术更接地气”的问题,“昆曲不比京剧,唱词直白易懂,昆曲的曲词美,是因为都是古诗词,对于词的平仄、押韵和长短句很有讲究。昆曲要赏,用眼睛、耳朵和心去感悟,这就更需要观众的耐心。”
“艺术家越成长到最后,对于艺术越存敬畏之心,对于观众也是这样的。”时隔两年,雷玲如是说。
传承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雷玲玲的微博签名是,“昆曲是值得我用一生去追求的爱人!只是我会老去,而他永远年轻!”雷玲说,虽听上去不免“豪言壮语”,却是自己这几十年来最大的小心思了,“昆曲太多内容,太美了,我到现在还远远没追上他,恐怕这一生都追不上了。”
2014年2月13日,雷玲转了一条湖南省昆剧团的微博:“湖南政协委员建议专项扶持戏曲‘活化石’昆曲发展。”
这条微博,雷玲给了一个赞,外加5个“鼓掌”。
传承,正是她认为这一代人最该做的事,“你不能把那么好的东西弄丢了。”这段时间,她在忙着找剧本,“你看《牡丹亭》《玉簪记》写得多美啊……现在写昆剧的人还是太少了。我对剧本的要求是,不能被那些经典作品比下去太远,不然我宁可不演。”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年轻一代昆剧演员的期待。
雷玲的家中,最打眼的不是别的,而是整排整排镶嵌在墙上的镜子,她说她每天对着镜子唱昆曲,拖地、整理房间也是练习时间。去小同事家里,看人家家里没几面镜子,便跟别人说,“你这功夫还不够啊,赶紧多装几面镜子!”
台上“才子佳人”莺莺燕燕,台下的雷玲却性格直爽,大大咧咧。团里的青年演员喜欢看综艺节目,雷玲说,“那有什么好看的啊,那是娱乐,不是艺术!”她甚至因为某台每天放流行歌曲而非常生气。去年,湖南某文化单位邀请雷玲等人去演出,昆曲、京剧、祁剧、越剧等大串烧,“排练时分段演唱了半个多小时的节目,到最后上台时每个演员只唱了一句,而一首流行歌曲就占了好几分钟,你说这……”
得知入围“风尚文艺人”,雷玲说很欣慰,“《牡丹亭》中说,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我相信知音会越来越多,对于遗忘的对抗终究会胜利。”
第1期
风尚文艺人候选人雷玲
湖南省昆剧团演员,工闺门旦,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张洵澎入室弟子。曾获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首届全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兰花优秀表演奖、湖南省戏剧芙蓉奖等。曾主演昆曲大小剧目几十出,并应邀参加央视“戏曲春节联欢晚会”“戏曲名家名段”等演出。
截至2月14日17:00,雷玲总得票数为——
15418
“你好,春天”甲午·潇湘风尚大典第二阶段票选正在进行中。从今天起,我们将陆续推出风尚大典10个奖项30个入围候选人的人物报道,如果你对他们感兴趣,就赶紧为你青睐的候选人投上一票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