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笙曲社发行的昆曲《与众曲谱》

好些画家见我父亲程十发画的戏剧人物很生动,出于画家画人物画的常识,他们认为我父亲是为了画戏剧人物而去听戏、学戏的。但这种想法错了。

我少年的时候,我父亲常带我去看戏,父亲叫“听戏去了”。父亲平时与我们孩子讲话是不多的,等到我渐渐有些入门了,父亲会主动问我晚上听的戏,哪个角儿出色,哪个段子唱得好。我按照自己的理解讲了,父亲认为我讲对了就笑着点点头,讲的不对了,父亲便会讲出他对这出戏的理解。特别是北京的大牌来上海演出,票价也是高的,父亲那时收入不高,而票又难买,父亲为了听戏,就托人去买票。每当听了这样的戏,虽然已经很晚了,父亲在回家的路上总是很高兴的,“人家都说我是为了画戏剧人物而听戏,其实……”我就是这样从父亲的口里知道父亲小时候就爱唱戏,乡里有戏他总是去听,有时为了听戏回家晚了,大人总要问一声孩子,但问归问,只要乡里有演出,父亲总是去听的,大人见阻止不了,而且知道孩子确实喜欢戏,不是顽皮,以后也就不说了。所以父亲唱戏与他钻研的画一样下功夫,只是当时家里的条件不许可,否则父亲就入行当了戏剧表演艺术家了。父亲到老一直是票友,不过在那时许多票友并不比专业的逊色多少。

等到我对戏了解更多时,我们家里就成了戏剧界人士经常互动的地方,父亲常邀名角来家里唱上几段,我在一旁伴奏。不过几日,父亲就有一幅精采的戏剧人物画创作出来了。

父亲常对我讲,画戏剧人物画最好自己会唱戏,而且懂戏,好些角色的每个段子的精华你要知道,这样就能把角色最入神的一个动作画出来。父亲画戏曲人物都是动态的,出神处写意的笔姿也是舞动的,真是笔下一见神,台下几十年功。父亲还对我讲了一句很深刻的话,画中国画最好能懂戏。据我的理解,中国戏剧是写意的,中国画也然,这一点是相通的,书画同源,戏与画也同源。

自然,父亲为了学唱好戏,自己也去买了好些戏剧方面的书,包括唱本。有些朋友知道我父亲爱好戏剧,便把他们珍藏的唱本送给父亲。这本唱本就是由合笙曲社发行的《与众曲谱》,父亲有空翻翻。现在就在我的书架上,我有时听昆曲,也拿出来翻翻,朋友知道我喜好昆曲,常邀我画些昆曲人物画,这些曲谱让我受益不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