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不再高高在上,内容更接地气,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并且它正一点点向市场化靠拢,有望靠票房收回成本。是的,没错,如果您来到上周六深圳保利剧院的豫剧《清风亭上》现场,就会发现上面所说的一切都在逐步成为现实。事实上,当天不仅仅有近千名观众前来捧场,而且不少人看后感动落泪,
我们需要看到的,正是传统戏曲走出低谷,渐渐复苏,各个剧团、各个戏种也在不断谋求自我创新、自我突破,力求在新时代展现出戏曲的新内涵,以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以及市场的需求。比如此次第二届深圳市戏曲名剧名家展演剧目,无一不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清风亭上》由于经过新编,内容不再是简单的道德评判,而是直指人性深处,传达一种具有普遍价值的人类情感。而9月26日即将上演的《慈禧与德龄》则是话剧与京剧联姻的结晶,散发着清新的时代气息,却依然弥漫着浓郁的传统艺术之美。相比起传统京剧,该剧增添了不少新鲜元素,如剧中慈禧接见俄国公使的情节,大胆采用英文戏等,更加活泼,也更符合历史。
在进行创新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戏曲依旧保留了传统的精髓。9月3日将上演的昆曲《长生殿》就继承了昆曲优雅精致的传统,在细节之处精益求精:剧中的服装是手工绣织的;乐器“瑟”是根据出土文物复制的;云锣、编钟再现古代宫廷乐队的编制;杨贵妃“舞盘”用的翠盘等物都是琉璃工房的作品……
传统戏曲本身作出的努力固然值得赞赏,但深圳市民的热情捧场似乎更值得称道。《清风亭上》首场演出,上座率达到7成,尽管最低票价仅售50元,但是综合前几年戏曲演出大多以赠票为主,这一次能有7成的上座率,实属难得。同时,千万不要以为来看的观众都是票友,现场有不少80后以及穿着校服的学生。对于他们来说,戏曲的内涵未必能够看懂,但去看一场戏曲演出的理由却可以很简单,1989年出生的王小柠说:“看着美,听着美,就想在剧院里做一个优美的女子。”(白帆)
(摘自 《晶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