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下,一婆娑女子翩然入目,杏眼低敛,明眸闪动,煞是动人。看她碎步点点,徜徉回环,粉妆玉琢之下,颦笑顾盼之间,几点婀娜,几许轻盈,几多梦幻。”5月15日下午,著名的昆曲表演艺术家梁谷音老师莅临秦汉胡同七宝分馆,举行了一场名为“谷音绕梁”的昆曲主题雅集活动。

秦汉胡同媒体中心有幸对梁谷音老师进行了独家专访,让我们走近从艺50余年,早已和昆曲融为一体的她,细述和昆曲的那些事儿。

昆剧演员在后台扮妆角色,称为扮戏,又称扎扮。其步骤为先作脸郎化妆,称为『上彩』,然后戴网巾,后扮角色必须同时吊眼睛,其间并包含发式的处理:旦角须贴片子,梳大头;生、末,净、丑等角色戴水发或发帚、鬓发等,然后系水纱。旧时戏班有『一扮三像』和『早扮三光,晚扮三慌』的谚语。

现场化妆展示

而今天在雅集现场,到场嘉宾也有幸看到专业化妆师的现场化妆演示,了解到昆曲艺术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学艺生涯

虽从艺昆曲50余年,但梁谷音老师对昆曲的热情有增无减。讲起自己的学艺生涯,梁谷音老师坦言,并不是一开始就钟情昆曲,甚至不知昆曲为何物。全因儿时家境贫苦,父亲去世后母亲无力抚养孩子们,就被寄养在姨娘家甚至尼姑庵里。幸运的是后来考中戏校,即便那时瘦矮的她是以备取生的身份,但练功对于十岁的她来说,却是一段美好而不苦的回忆。

梁谷音老师说,昆曲是寂寞枯燥的,过去学习要八年,现在要十年之久。看昆曲同样,只观赏一两次并不能进入其中,起码要两年才能看懂。但是一旦投入其中,就真的难以割舍。所以梁谷音老师此生也算嫁给昆曲,一生别无二夫。她对现在众人喜爱昆曲表示了欣喜,更表达了昆曲的前程会很好,但她不奢求能大紫大红。台下看的人群是精英,台上表演的永远是经典。

昆曲之美

昆曲之美,美在语言文字。这是昆曲流传五百年最大的魅力,文本可以留下,但戏要人演。文字的美妙,在于浓缩凝练,在于饱含多意,只可意会之美。

昆曲之美,美在音韵唱腔。文本代代相传磨练而出,百转千回的音韵更是如此,柔肠百结的唱腔,将观众带入其境。

昆曲之美,美在舞姿身段。不是繁冗的动作,而是配合音乐文字。你看,现场75岁年龄的梁谷音老师那一小段《寻梦·懒画眉》,仍然身段娇媚,姿态婀娜,展现了自己闺门旦的功夫。

昆曲之美,美在思绪情感。一切以人物为中心,以一段《蝴蝶梦·扇坟》示范,娇嗔的眼神、缓步轻移、碎步点点,即使未着戏服,也美得不可方物。

昆曲之美,美在意境。台上台下合为一体,梁谷音老师以一段《思凡》为例,对贴旦角色的展现一番。观众们回以热情掌声,这就是意境美,在一种朦胧的空气中,在一种回味无穷的追思中,看得见、摸不着,仙逸飘渺、难彻难忘,远山近水,若即若离。

集百家之长的梁谷音老师,对昆曲的理解较他人更为宽泛深刻。梁谷音老师表示:“我的昆曲观是传统的,但技艺学习是博采众长的。”各地方戏的发展,会从百戏之祖的昆曲中吸收,而昆曲的发展亦要如此。

雅集现场,由梁谷音老师的得意弟子汤泼泼为观众带来了经典昆曲剧目《思凡》。扮相秀丽的汤泼泼,前半折依托她甜美细腻的唱腔,给众人小露一手自己的唱功;后半折更是以繁重的身段,多变的姿态把自身优秀的身段功夫展现的淋漓尽致,以贴旦应工,又有闺门旦的含蓄,整场表演下来,博得众人的连连喝彩声。

汤泼泼老师现场演唱

唱词:(山坡羊牌) 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傅削了头发。每日里,在佛殿上烧香换水,见几个子弟游戏在山门下。他把眼儿瞧着咱,咱把眼儿觑着他。他与咱,咱共他,两下里多牵挂。冤家,怎能够成就了姻缘,死在阎王殿前由他。把那碾来舂,锯来解,把磨来挨,放在油锅里去炸,啊呀,由他!则见那活人受罪,哪曾见死鬼带枷?啊呀,由他,火烧眉毛且顾眼下。

在汤泼泼老师的精彩表演后,秦汉胡同·有戏学员王抱一也登台表演,虽然上课时间不久,但扮相、身段已表现的有模有样,赢得众人阵阵喝彩。

昆曲清雅婉丽,正如梁谷音老师所说的那样,昆曲是需要静下心来感受的艺术。今天的这场雅集观众除了感受到昆曲艺术的魅力,更多的是思考在现今浮躁的生活下如何欣赏昆曲这样都古老艺术、并将这些艺术传承下去。雅集最后,秦汉胡同创办人王双强先生致辞,呼吁大家能洗尽铅华真正走进昆曲的世界,触摸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感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