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昆曲属于昆曲在浙江范围的一个支流,广泛分布于浙江东南各县,其中以温州、瑞安、平阳等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历史上通称“昆班”。自1999年始,永嘉昆曲已经连续参加多届中国昆曲艺术节会演,获得由文化部颁发的“戏曲学会奖”“文华新剧目奖”等,并且多次去到台湾、香港进行文化交流演出。2005年,永嘉昆曲代表浙江省昆曲艺术申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获得了成功。江南曲圣俞粟庐之子、昆剧大师俞振飞曾赞誉:“南昆北昆,不如永昆”。永嘉昆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对中国戏剧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一、永嘉昆曲的艺术特点

永昆的表演艺术吸收了很多温州当地的民俗风情,使其具备了古朴、自然和明快的特点,相比其他昆曲更加贴近生活。

从角色特点来分析:生角的穷生戏占了很大比重,因此有了“拖鞋戏”的称号,民间有“无丑不成戏”之彦,宾白多用温州方言,常演的戏是《严寿》、《狗洞》、《醉皂》、《罗禁》等。

从唱腔方面来分析:其南北曲联套与伴奏体制,和苏州昆曲一样,只在实际演唱时才有些差异。主要表现为:1.腔板方面,苏州昆曲特点是曼歌缓唱;永嘉昆曲则腔促板疾,一般没有赠板。2、韵律方面,苏州昆曲幽细软绵;永嘉昆曲则腔情朴素,将难懂的唱句或诗词换成较易被群众接受的词句。

另一特色是烟彩特技,有一定的章法和格局,烟彩各具名目,有“天王托塔”、“太公钓鱼”、“白蛇出洞”、“双龙抱珠”等称呼。演《九龙柱》、《天喜柱》、《火焰山》时,因放烟彩较多,故又称“彩头戏”。

二、永嘉昆曲的现代传承

在这里不能不说永嘉昆曲传习所。永嘉昆剧团是全国昆曲团体中唯一由属县管辖的艺术团体,其得到的系统支持力度也是最弱的。很难想象,排演出《张协状元》这些优秀剧目的永嘉昆曲传习所,当年竟然是租住在永嘉上塘镇的一间普通民房里,水泥地面,没有装饰,看上去显得有些寒酸。整个传习所的正式职员,包括所长在内,总共也就8个人。然而困难并未阻挡永昆人求新求变的步伐。《张协状元》在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引起了轰动,也让国内外艺术界人士见识了“永昆”的风采,同时,《张协状元》也拿了不少国家级大奖,在国内外影响广泛。

三、永嘉昆曲文化创新和发展

永昆一般演绎的是市井百态,多服务于平民百姓,俗称“草昆”。在永嘉,游楠溪江必到苍坡古村,到苍坡古村必看永昆。“咚咚咚”开场的锣鼓声敲响了,将要上演的是折子戏《琵琶记·吃饭吃糠》,一阵悠扬的笛声沁人心脾,仿佛洗净了旅途的疲劳。赵五娘身着昆曲传统淡蓝色素褶子,头戴银泡头面,在小锣声中缓缓出场,正旦持重的身段一亮相,整个古戏台顿时注入了生命力,古朴而凄美,游客也随着“赵五娘”穿越千年的光阴。《山坡羊》“乱慌慌不丰黏的年岁”,赵五娘徐徐展开对观众的述说,当蔡母“这点淡饭叫我怎样吃”,误以为赵五娘“背地里吃什么好东西”,场景转到《吃糠》时,赵五娘那委屈、无奈、凄苦一起涌上心头,受着饥饿的逼迫,无奈吃糠充饥,一口糠噎住,赵五娘双目圆睁,把碗顶在头上,用筷子垂直敲击,痛苦楸心,一曲《孝顺歌》声泪俱下地唱出了赵五娘吃糠时“肝肠痛珠泪垂”的痛苦和思夫、怨夫的情怀,充分地塑造了中国传统女子贤孝的形象,也体现出了永昆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意境。赵五娘的《吃糠》,让人想起高则诚的一句话“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

永昆创新和发展“接地气”,声腔复杂多变,腔少而字多,速度明快、火炽,但也有曲调舒缓、忧伤、抒情。漫步在楠溪江畔,伴着永昆袅袅的余音,这山更秀了,溪水更清了,连岸边的鹅卵石也仿佛有了生命。

四、结语

在新老永昆人的奔走下,在永昆人倾其毕生精力的不断创作下,永昆在坚定地走着自己所要走的创新发展道路。永昆是非常有特色的乡土戏剧,是永嘉乃至温州的一张文化金名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认为,永昆在很长一段时间还将处于推广创新阶段,永昆需要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来认识,从而发现其魅力所在。因此,我们要首先了解永昆的历史渊源,明确永昆的创新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责任,把这种有历史价值的产物保留下来,尽量把这个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施病鸠.由仙霓社谈到昆曲之优点[J]半月戏剧,1938(02):01.

[2]周传瑛.昆剧生涯六十年[M].洛地,整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

许珂英(1977-),女,籍贯浙江嵊州,目前工作于永嘉昆剧团,舞台技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